2021 年臺灣《2030 雙語政策》正式上路,矢志將 4 年新臺幣 100 億元的預算投入英語教育,提升新世代的全球競爭力。有別以往改善學生英語能力的政策,《2030 雙語政策》將英語授課導入非英語學科,若長期實施,勢必會影響年輕世代的語言使用習慣,也因而引發社會的高度關注。
喊了 20 年,英文進步沒?
政策原名「2030 雙語國家政策」,延續蔡英文政府在 2017 年喊出的「雙語國家」口號,但推行過程招致部分學者的強烈反對。2022 年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舉辦了一場「預知平庸與貧乏:反思『雙語國家』」論壇,批評現行政策不切實際。論壇結束兩日,國家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國發會)隨即刪去政策名稱中的「國家」二字,強調現行政策並不打算將英文列為國家語言,而是透過增進國人的英文能力,培育能夠接軌國際的雙語人才與就業機會。
其實回顧過去 20 年,陳水扁與馬英九政府都曾提出類似的國家發展計畫,與各式強化國中小乃至大學的英語學習政策,足見歷屆執政者不分黨派,都相信國人的英文能力將影響臺灣的國際競爭力。相應地,儘管國人針對是否應將英語納入官方語言的看法分歧,但認為臺灣人的英語能力需再提升,仍是多數人、包括許多對於現行政策看法相反的專家學者們一直以來的共識。
然而 20 年過去了,綜觀各式全球英語能力評比,臺灣人的英語程度進步幅度有限,且整體社會環境仍稱不上「國際友善」。曾持就業金卡來臺的美國杭茲曼家族投資公司(Huntsman Family Investments)合夥人 Benjamin Wu 便曾對《換日線》感嘆,他和身邊持有金卡的朋友都認為,「真正要在臺灣安頓,並不像在香港、新加坡這麼容易。」
2022 年瑞典教育機構英孚(EF)發佈的《全球英語能力指標報告》(EF EPI 2022)顯示,臺灣的英語能力得分略高於全球平均 502 分,但在 111 個國家/地區中屬中間偏後,且落後於鄰近的香港、馬來西亞、韓國和新加坡。
圖/換日線編輯部 製作
領先臺灣的幾位鄰居,都擁有比臺灣更為更多元、國際化的職場組成,與更常使用英語的環境。換句話說,若要達到《2030 雙語政策》的願景,將英語力轉化為從事國際工作、連結國際市場的能力,就得向亞洲英文能力的前段班看齊。而在這當中,以華人為主要人口、並由官方主導落實雙語教育政策者僅新加坡──這也是《換日線》夏季刊選擇以新加坡為案例,探索雙語教育可能性的主要原因。
借鏡非照抄,新加坡與台灣的根本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曾經留學臺灣、之後進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任教的吳英成教授,還是同樣任教過南洋理工大學、現執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的林子斌教授都在在呼籲,「不要盲從新加坡經驗」,提醒任何人在對照臺灣與新加坡之前,必須先意識到兩者在歷史、社會與政策方面的根本差異。
歷史方面,新加坡曾受英國殖民,在落實雙語教育之前,即有一半學校為英校,累積了一定的英語教學師資與經驗。社會方面,新加坡作為多語言、多種族國家,人民間要能相互溝通、和諧共存,需要共同語言。政策方面鑑於前述條件,加上經濟發展考量,新加坡將英語設為與馬來語、華語和坦米爾語擁有同等地位的官方語言,並推行「英語為第一語言,母語為第二語言」的雙語教育政策。
對於華人年輕世代而言,儘管母語政策並行,甚至部分華人家庭仍以華語或方言溝通,但這些對年輕世代的影響力,還是不及學校教學與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的英語。新加坡國立大學碩士生 Nancy 就表示:「我不太記得以前上英文課具體學了什麼,我不覺得我有特別在『學英文』,因為這就是我每天沉浸其間的環境。」換句話說,英語是更接近「母語」的存在,而華語之於他們反而更像外語。綜合上述原因,新加坡人的英語程度會遙遙領先臺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若是罔顧先天條件的差異,只是依樣畫葫蘆地照抄新加坡模式,恐怕也無法達到一樣的效果。
那麼,臺灣究竟能從新加坡經驗裡學到什麼呢?
近六十年教改,仍是現在進行式
2011 年,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出版回憶錄《My Lifelong Challenge: Singapore's Bilingual Journey》(臺灣版《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由時報出版社於 2015 年出版),自述他如何傾注 50 年光陰打造新加坡獨有的雙語政策。
書中他反覆強調兩個觀念:第一,真正能夠精通雙語的是極少數人,大多數人都只有一種主導語言。要求華人學習華語的目的,除了鞏固其文化認同外,固然是為增加其語言優勢,但他深知一個人的華語說得再好,仍難以達到和英語作為第一語言相同的水準。他甚至勸新加坡家長認清現實:「學習雙語是零和對策。英語多用,華語就弱。華語多說,英語就沒有那麼好,這是沒有辦法的。」
李光耀並非一開始就有此領悟,他坦言新加坡在發展語言政策的路上,因為沒有其他國家可以借鏡,一切只能靠自己實驗;但一旦發現既有作法行不通,他也願意邊做邊調整──這正是他強調的第二個觀念:「新加坡的雙語政策很複雜,要不斷求變,不能說這是最理想的辦法,以後可以一直沿用,不做任何修改。」李光耀離世至今已屆 8 年,新加坡的教育政策仍隨時代變動不斷進化。
臺灣此時要推雙語政策,已有新加坡作為參照,即使無法完全複製其作法,還是可以從他們的經驗裡學會務實與彈性。
英文好還不夠,何謂「素養教育」?
新加坡另一點值得臺灣學習之處,在於其素養教育。新加坡當年選擇英文作為官方語言,原因之一是希望能夠突破其小國限制,「做全世界的生意」;這也是臺灣現行政策的思維。而要能和世界溝通,文化包容力、敏感度等素養教育的重要性並不亞於英文。作為多種族與多文化國家,新加坡顯然比任何人都更早意識到這點。
圖/換日線編輯部 製作
儘管在新加坡569 萬人口中,華人佔比逾七成,但為了維持社會公平與安定,新加坡小心翼翼地應對種族議題,避免任何人感到被忽略或歧視,這也反映在他們的各科教育中。新加坡教育部副教育總司長(課程)孫振煒表示,「在學校,品格與公民教育、歷史、社會研究和母語課程,均會教授多元種族主義和種族和諧的重要性。透過這些科目,學生得以從新加坡的今與昔學習文化多元性,和在多文化新加坡生活相關的議題,例如種族和宗教敏感度等。」
每逢國家四大節慶──全面防衛日(Total Defence Day)、國際友誼日(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Day)、種族和諧日(Racial Harmony Day)與國慶日(National Day),學校也會機會教育學生「我們雖然來自不同文化、種族背景,但共享新加坡歷史,都是新加坡人」。而在教室之外,課程輔導活動(Co-Curricular Activities)和戶外探險學習營(Outdoor Adventure Learning Cohort Camps)亦有助於學生與多元背景的同儕建立友誼。
根據我國內政部 2018 年的調查,及至 2030 年時,25 歲的青壯世代,將有 13.5% 為新住民子女,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尊重多元刻不容緩。若未來臺灣教育與產業界能夠吸引更多外籍人士前來,同樣需要裝備學子在英文之外的跨文化溝通能力。
新加坡小學的「品格與公民教育」(Character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CCE)分別以英文和母語授課,讓學生在學習包容、關懷與和諧等核心價值之外,也能連結其文化認同,並透過各種族的文化故事,深化道德價值學習,比如華文版課本便以漫畫形式呈現論語故事。圖/林欣蘋 攝影
「認識亞洲」倡議,放眼東協鄰居
新加坡透過素養教育建立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並不只是為了順應國情,也有放眼世界──特別是亞洲地區──的格局。近幾年教育部推出「Knowing Asia(直譯為「認識亞洲)」倡議,其內涵認為全球經濟重心已轉向亞洲,應挹注資源培養學生對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關注與興趣。
2020 年時任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受訪時表示,他知道學生出國偏好選擇歐美國家,但他也希望學生切莫因為和東協國家離得近,就「視為理所當然」,忽視其重要性,反而要善用新加坡的地理優勢,發掘鄰國的經濟潛力:「在我的職涯剛起步的時候,新加坡的經濟成長有賴外國直接投資,所以我們引入非常多跨國企業與投資者⋯⋯現在儘管跨國企業對我們的經濟仍然重要,但我們也希望以新加坡為據點的企業能出海到東南亞,因為這是一個快速成長的區域。」
其實早在倡議發布前,新加坡便已開始培力區域人才,如 2008 年推出的 Regional Studies Programme(區域學習課,以下簡稱 RSP),提供以馬來語或印尼語作為第三語言的非馬來裔學生赴東南亞國家參加文化營和沉浸式旅行的機會。每年約有 400 名中學生參與 RSP 課程,其中 100 名領有獎學金,多數為華人學生。
如今在「認識亞洲」的框架下,官方積極整合並持續推進歷來各式與亞洲相關的項目與資源。舉例來說,教育部鼓勵所有學校至少與一所海外學校(以亞洲、東南亞學校為佳)建立夥伴關係,促進學生間無論線上或實體的交流互動。政府也透過「國際體驗旅行基金」(The Trips for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IE)贊助學校安排亞洲旅行,疫情期間教育部還特地修改辦法,讓學校仍可利用這筆經費,在國內為學生安排其他國際化項目。
而在高等教育端,教育部恪守「70-70」目標,意即讓「70% 身為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的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間都有一定程度的海外體驗;而在這群人之中,70% 的經驗與東協區域、中國或印度相關。」本期報導中幾位 1990 年代出生的受訪者,在小學、中學或大學階段都曾出國參訪或交換,甚至有人在一年半內就參與了兩所學校的交換項目。
新加坡小學四年級的品格與公民課本最後一個單元「我們的新加坡和世界」,不只談新加坡,也介紹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加強學生的區域意識。圖/林欣蘋 攝影
跟上國際趨勢,走出臺灣模式
談到東南亞與新加坡案例,我國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也頗有感觸。他表示:過去人們常覺得東南亞國家比臺灣落後,其實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的語言能力都比我們更好。
臺灣從前的經濟模式以傳產代工為主,不需要人人都會說英語,但時代變了,臺灣的國際知名度增加、更多外資來臺,加上「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註)有賴與國際更密切的合作,英語溝通能力也變得更加重要,「你要站在國際舞台上,國際語言不能不通。有些人會說新加坡講 Singlish 也不是非常標準,但那不是重點,重點是能夠溝通。」這也是他目前迫切推廣雙語政策的原因。
面對外界質疑政策「操之過急」,龔明鑫反問:「我們做政策規劃的人必需看趨勢,對現在的高中生、國中生來說,未來的 10 年、20 年就是他們的時代,如果他的國際語言沒有去處理的話,競爭力落差會有多大?」
但他也同意,改變並非一朝一夕,政策仍需持續修正,除了平時國發會會和教育部以及相關部會每月固定聚會,滾動式地檢討問題,也計畫每 2-3 年檢核學生英語程度,確認方法是否有效。更長遠來看,則是希望成立行政法人「雙語國家發展中心」,整合中央與地方、政府與民間的資源和意見,促進政策的永續發展。
截至 2023 年 4 月底,「雙語國家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仍在朝野協商階段,臺灣能否奠基在新加坡的雙語教育經驗上,走出臺灣模式,有待時間驗證。
註: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由蔡英文總統在 109 年 5 月 20 日就職演說時宣示推動,包括:資訊及數位、資安卓越、臺灣精準健康、綠電及再生能源、國防及戰略、民生及戰備。
【延伸閱讀】
●重英文、輕華文,「兩頭不到岸」?──新加坡雙語教育效果,看一個世代就知道
●荷蘭人的英文為何那麼好?──分析「排名第一」的四大原因,以及外語教育如何施力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志娟 拜託,從小學生生開始要選學的是台語、客語、 越南語3選1,英語不在此列喔!
沒有英語的環境是能多會講啊?
還被迫一定要學上面語言三選一
家長為了讓小孩學習成績不要太難看,當然是選擇家裡常講最熟悉的語言
英語會講會流暢才怪!
10月30日03:21
王淳弘 一位著追求國際第一,爭相模仿先進國家的語言,並非符台灣國內的社會實際狀況,新家坡是個擁有法治,卻沒有民主,政治專制獨裁的小國,它們的政策不一定適合自由民主法治的臺灣,一個國家共同的語言,是由社會和市場機制自然形成的,我們各族群共同常用能溝通的共同的語言是國語,但又不會強制各族群一定要將國語定為官方語言,雖然國語是國去威權時代制度下的產物,但這也是歷史自然的演進,就好像英語也是過去英國在世界各地殖民通治各國,所自然演進而成為世界語言的產物,一個國家要與世界接軌是多方面的,並非要強迫一國國家人人到要英語很厲害,才是真正跟國際結果,反而是世界要包容不同語言和文化,才是人類最珍貴的寶藏,
10月29日17:58
Frank 很難,因為社會上有一個看不見的階級制度,大眾不願討論也不願意承認。蠻多人心裡根深蒂固的看到東南亞人種就是外勞,白人說話就是高級,職場上會說英文的收入就應該高些,工作就是高級些。試想平民老百姓的小孩每個都會講流利英文,以後還怎麼怎麼管。
10月29日17:5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