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不想要得到失智症!這1招比社交互動更有效,還不會快點學起來

常春月刊
更新於 12小時前 • 發布於 12小時前

失智症被稱為「世紀之癌」,由於至今醫藥界仍無法找出有效的治療藥物,因此,找出預防失智症的方法,便成為科學家最迫切的課題。近幾年專家一直在呼籲大家要增加社交和互動,可以預防孤獨感和增加大腦反應以預防腦部退化,不過最新的研究出爐,有交際恐懼的人不必擔心,常常寫信、寫日記預防失智的效果更好。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失智症患者人口激增,根據統計,每3秒鐘就增加一位失智症病患,全球每年約新增1000萬名失智症,推估到了2050年,全球將有超過1.52億人罹患失智症。失智症不只影響個人健康,全家人生活都受到影響,該如何預防失智?近幾年的研究都鼓勵民眾維持良好社交生活和人際關係,不過現代人忙碌,有些人則是有社交困難,很難照專家建議去維持人際互動,該怎麼辦?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根據澳洲墨爾本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的研究指出,寫日記、通別人通信或是經常操作電腦,都有預防失智風險的效果。

這項研究針對1萬名70歲以上的澳洲年長者,進行長達10年的追蹤,其中98%為白人。結果顯示,長者如果經常從事與讀寫文字有關的活動,如寫日記、寫信、操作電腦,失智症的風險可降11%。

其他可增加腦力的活動,包括下棋、玩填字遊戲、玩桌遊、玩牌、猜謎等,也可降低9%的失智風險;這類型的活動主要屬於競爭性質,或者是能考驗老人家儲存新資訊的能力,屬於主動式心理活動。另外,像從事木工、金工、油畫或素描等藝術活動,或看報紙、看書、聽音樂等被動式心理活動,也可以降低7%的失智風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研究人員指出,無論是從事文字讀寫、學習新技能、上課、藝術創作、主動或被動式的心理活動,都有助於降低失智風險,從事多元休閒活動,日常例行生活多些改變,都有刺激神經細胞突觸活化的作用,能藉此預防大腦退化,進一步預防失智症。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
2025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1疾病將帶來衝擊,尤其有8成患者不知道已經生病了
.醫條列「10跡象」都是失智徵兆,不是老化! 突然忘記某事但想不起來中了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
  • k
    病榻中常夢見被哄騙開刀裝腰椎止滑夾前還能工作謀生養小孩,假日全家出遊景像!人在做天在看,這種造孽醫畜還能善終嗎!對病患脊椎亂診亂開刀的這魎冥醫,趁你病害你命騙你棺材錢!要算計你就沒人躲得過!走路右兩腳趾才會麻痛,給部屏醫畜髒勳看!半年開了兩次刀,五次止痛術又植入止滑脫彈簧!每次都騙我講:-)手術後上山下海都沒問題!結果亂開到坐骨神經劇烈酸麻痛腰無法站坐!再去高長庚醫畜髒饒說這要開骨融合裝支架!術前晚還跑來問我你到底怎麼了?刀後症狀更嚴重,脊椎神經都開壞了!健康的椎間盤也被搓成泥挖走了!住院三天就要讓床給下個病患,開刀也是練刀助手開的!還笑回:-)你開刀前就是這樣子啦!訛詐上百萬止痛藥吃到洗腎成冤鬼!真是羞愧一大把年紀還被魎醫畜戲耍嘲笑亂開成殘,造就萬千醫療冤鬼!🤕🤕🤕
    6小時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