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蔡穎卿
圖片 : shutterstock
開始成立工作室,踏踏實實、親力親為地實踐杜威的「生活即教育」。
轉眼已過十二年,從一天相處,到有了高雄工作室,能日昇日落地相聚,以隔代之力、隔代之情、隔代的觀念來教導孩子,既是榮幸,也是苦力。
榮幸的是,假如沒有孩子和我之間,那座由父母搭建起的信任橋樑,以現今的社會,我有很多理想是堅持不下來的;而自以為十分努力掘出的意見溝渠,也不一定能相通。
説苦力,是因為二十四小時照顧孩子的身心平穩,又期待實踐生活即教育,單靠熱情是不夠用的。全方位的能力,我問心無愧,但體力就絕對要受挑戰。然而,因為父親對教育的愛,因為母親札實的生活能力,也因為擁有自己認為足夠理想的環境,來進行家庭和學校的折衷教育,所以,我就這樣「撐下去」!
十二月中旬我重返歐洲,完成自己在九月旅途中,接獲母親病危傷心離開時的一個心願。飛機航行中,我看了一支短片,非常感動。片子記錄的是,科學家想知道沙漠象是如何在挑戰不斷增加、難上加難的環境中,取得牠們的生活成就。被紀錄的幼象,是八年來第一隻挺過六個月的後代。
片中説,小象這一項大成就,不光是對牠的家人,也是對整個物種的榮光。我看著影片中那隻小小的、頑固堅強、別無他顧,只是跌倒又爬起,爬起又跌倒,卻一直、一直盡力走下去的小小大象,沒有辦法描述心中的感動。
又看著環繞在這隻小象身邊的母親和長輩,牠們除了以勤奮的身教不斷走、延長哺餵期之外,既不能代受小小身軀的任何挑戰,也無法代勞減輕辛苦。
兩代大小身影如此懸殊,但環境的嚴苛完全相同,靜默的行進、覓食之途,只見跟隨的腳步如此艱難,但愛的感覺卻清晰可見;從困難生活編織的細密網眼間,漉漉流出的愛,使我汩汩淚下。
紀錄的結語很美,科學家說,他們認為,這些大象之所以能夠在看似毫無生跡的地方繼續活下去,是因為:牠們調整自己的習性,牠們掌握了沙漠的祕密,牠們仰賴彼此,牠們聽長輩的話,牠們也將自己掌握的知識,代代相傳。
能將自己掌握的知識代代相傳,聽起來很理所當然,也好像是一件大家都能了解,並且已經順利進行的生命工程。但實際上,我認為每一個時代,面對這個問題都如身臨波濤洶湧的困難。
特別在教育理論百家爭鳴的今天,在地理上與精神上從未達到過的全球化之後;舊的存留與新的進取,更展現了一個未知的、如賭局一樣的未來。
所以,以我的年齡、我的經驗和我並未故步自封的進取心,我想的是:去保護、去守望,用自己擁有的環境和力量,像大象長輩那樣地去完成我可以完成的生活使命,不用貪心,不用去過度解讀自己所能擁有的影響力。
因為,說的人已經夠多,做基礎工作的人還遠遠不夠。因此,有不少時候,我得用我所知道,且親自體會的事去告訴孩子,說服他們相信,我的要求不是沒有根據的。而關於閲讀,就是一件我也許會與許多人有不同意見的教育觀。
我的母親文字能力很好,閲讀很廣。
父親病倒後的近四年中,我們倆在承受很多壓力的同時,最輕鬆自如的時候,就是談彼此都讀過的書、知道的詩,和歌。
以一個九十幾歲的人來說,她對文字與閱讀的熱情,單從一種習慣,就不難被了解。比如說,當我跟她談話的時候,如果用了一個她不了解的成語,或說起她已經有些遺忘的哪一本書或某一個文段,她會很執著地跟我說:「去拿紙筆來,寫給我看。」
沒有見到字,她是不會輕易放過這個談話的。記得,有一天,我們談起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媽媽除了把所有書中主角的名字一字不誤說出來之外,還很挑戰地問我:「妳知道這本書翻譯成日文叫什麼嗎?」還好我知道,立刻說:「北京好日」。
然後,她很嚴謹地架起她的眼鏡,認真地檢查我是否能把這四個字好好地唸正確。這樣一個到九十幾歲對文字還深感興趣的人,可以想像,她曾如何沉迷於閲讀?然而,她是一個在八十年前,被一對小學都沒有畢業的父母,白手起家努力讓女兒成為光復後第一屆高雄女中高中部的學生。這樣的父母不會輕看生活,自然也不會任由女兒一昧沉迷於閲讀之中。
終於,有一天,母親挨了外婆的一巴掌。首先聲明,我講述這個家庭故事,並不是鼓勵父母體罰,但我完全可以了解,在那個年代,即使家中經濟已十分富裕,但事業還在擴展時,外婆因喚不醒整日埋首於小說的女兒,氣得一巴掌把她從恣意的閲讀夢中打回現實生活,告誡她跟著佣人認真學做飯菜,別自以為是。
外公和外婆對母親說:「我有婢錢給妳,未必妳就有使婢差奴的命。」母親的性格是特別的。這一巴掌,完全沒有在她心中埋下任何怨恨,或從此不滿母親的嚴教,也沒有為此放棄閲讀的興趣,或加碼地為反對父母權威而合理地、暗地更放縱自己的興趣。母親告訴我,她從那一巴掌學到一件事:節制是為了負責。
所以,媽媽不學麻將。她告訴我,自己對玩很認真,以她的個性,她會沉迷。所以當大家都在玩的階段,她因為整個家庭,身上背負太多責任,總是節制。
從一個女兒對母親的角度,我覺得「欣賞」不是一個夠敬重的語詞,我會說:我仰慕母親對自己的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智慧。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寫給生活的情書: 生命中的每一個相遇, 都會在你身上留下印記》 ,時報出版,蔡穎卿著)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別讓子女陷入「救與不救」的道德綁架!安寧緩和簽署破百萬人次「這年齡層」最多:不留遺憾道別
Antonio 阿彌陀佛
18小時前
Thomas 所以是建議父母要打小孩巴掌?是這樣子喔!
一堆蠢洗腦文害死了台灣下一代
1天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