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企銀總行日前遭新北地檢署搜索,爆出臺企銀董事長劉佩真休假卻領取績效獎金,引發喧然大波。據了解,由於立法院即將開議,劉佩真涉案可能成為箭靶,傳出劉佩真已向政院高層口頭請辭,最快可能在本周五(21日)的董事會上決定人事案。
臺企銀本月8日遭新北地檢署搜索,因董事長劉佩真涉及特別背信罪,複訊後以50萬元交保,震撼公股金融圈。隨後又遭到立委黃國昌爆料,指控劉佩真在2023年共請假91.5天,但事後卻以居家辦公等名目銷假,讓請假天數驟減至22.5天,得以領取高達191萬的績效獎金,引起高度質疑。
劉佩真居家辦公銷假惹議,財政部認定報告不完整
據了解,臺企銀內部在上周已針對相關事宜,並提出報告送至財政部、金管會等單位,內容指出,劉佩真辦理銷假是因病住院及在家療養期間,洽詢人力資源處,經評估後認為確屬符合「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公司治理實務守則」第47條之1的居家辦公,但人事系統並無建置居家辦公的選項,因此以銷假方式辦理。
臺企銀內部指出,劉佩真並非請長假期間都申領業務費及獎金,而是有居家上班紀錄的日期,才依規定請領。
但財政部認為,臺企銀給的報告不夠完整,目前則是透過行政程序調查中,進一步查核該事件的真實情況,等待完整調查報告的結果;另外,由於案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基於偵查不公開,相關部會難以對外公開說明。
除此之外,財政部官員也對於劉佩真本人是否請辭?何時請辭?向誰請辭?皆不方便替本人發言,「由當事人自己決定」,但到目前為止,至少財政部並沒有收到劉佩真本人的辭呈,強調一切尊重當事人決定。
因此儘管案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但事件已鬧得沸沸揚揚、檢舉函滿天飛,推測劉佩真可能是直接向政院高層提口頭請辭,為避免因她的案件引發政治口水,造成行政團隊的困擾。
最快本周五董事會討論人事案,公股人事再搬風?
劉佩真頂著政大財稅系碩士學歷,畢業後就進入中國輸出入銀行體系,一路從業務部副理、輸出保險部經理、總稽核、副總、總經理當到理事主席,2023年6月16日接棒出任臺企銀董事長後,去年也順利續任、至今已超過一年半;她的先生是總統蔡英文任內的主計長朱澤民,一直到賴清德上台後,朱澤民並未續任而下台。
隨著劉佩真傳出已口頭請辭,外界都在猜測後續將由誰來接棒,據了解,臺企銀原本就預計將在2月21日(本週五)召開董事會,最快有可能本周五的董事會上討論董座人事案,不排除先由總經理李國忠暫代董事長職務。
但包括臺企銀總經理李國忠、土地銀行總經理張志堅、彰化銀行總經理周朝崇、高雄銀行董事長鄭美玲、第一銀行總經理李嘉祥也被點名可能是接任臺企銀董座的潛在人選。一旦拍板敲定人選,懸缺之位也可能成為後續的角力戰,持續關注。
只不過,一旦劉佩真正式請辭,這也是臺企銀近5年來第二樁「外部來的董事長被拉下大位」的案例,第一樁是前台企銀董事長黃博怡,他是在2017年11月從金融研訓院院長轉任台企銀董事長後,2021年3月意外請辭,當時金融圈盛傳,黃博怡是因為嚴辦遠航旗下的遠向案而成為下台的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