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與川普當選關係不大,但川普上任卻肯定有助此趨勢:歐美的「反覺醒」、反淨零正逐漸擴散到大型的跨國企業,這是短暫的頓挫、還是長期趨勢?
從覺醒文化、DEI、到淨零、ESG的企業
如果不刻意上推到上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時期,這個「覺醒文化」(woke)大致上可說是自2010年代以來,歐美(主要是美國)對有色人種、同性戀社群和女性身份認同政治的左翼政治運動的稱呼。
當覺醒文化傳到企業時,反映在企業上就是「DEI」(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多元、公平、包容)政策,不僅要打造DEI的職場環境,而且在召募上也要遵循DEI政策。例如,從全公司到部門、甚至團隊,是否來自單一背景或族群?如果是則需要「增加多元性」。現在的「反覺醒」反映在企業上,就是DEI的重要性降低、甚至完全不再重視。
從2015年全球195國為因應氣候變遷、遏止全球暖化而簽署「巴黎協定」後,相關的倡議、聯盟非常多,以企業而言,主軸就是承諾多用、甚至只用綠電(如RE100),對客戶與上下游供應鏈都要求減碳、碳足跡,終極之道則是達到淨零碳排、ESG當道。但現在企業再宣稱努力達到零碳排,已經沒那麼「香」了。
上周全球速食業龍頭麥當勞宣布將取消部分多元化政策,包括不再要求供應商就特定DEI目標做出承諾,同時退出評估企業多元化的外部評鑑,其多元化委員會也將更名。
著名跨國企業不再相挺、選擇退出時
麥當勞既非獨特的案例、更非「發第一槍」者,去年7月微軟就宣布解散DEI部門,而微軟在3年前更早Zoom就解散了 DEI 團隊,其它如Google、Meta等科技巨擘雖然未解散DEI部門,但實質上從2023 年開始就已減少了對 DEI 的相關計劃。
近年麻煩事不斷的波音,也在去年11月宣布解散DEI部門,宣布後還被全球首富馬斯克發文譏諷::「你想搭乘一架他們優先考慮DEI招募而不是你的安全的飛機嗎?」12月美國最大私人雇主沃爾瑪宣布逐步取消DEI政策規定:結束供應商多元化計畫,關閉種族平等中心,並退出著名的同性戀權利指數。還有如福特、哈雷….等著名都採類似作法。
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上周用一封信中告知其機構客戶說,公司已退出淨零排放資產管理者聯盟(Net Zero Asset Managers)─這個聯盟是一個宣稱致力於到2050年(或更早)要實現淨零目標的全球自願組織。為何要退出如此目標高尚、遠大的聯盟?公司高管說:「(NZAM的成員資格)造成了貝萊德做法上的混亂,並使我們受到來自不同政府官員的法律質詢」。
貝萊德可以大聲的說「吾道不孤」,因為最近幾周,美國最大的6家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團、美國銀行、摩根士丹利、富國銀行和高盛,都退出了類似的銀行集團─淨零銀行聯盟。另外一個宣稱要百分之百使用綠電的組織RE100,在亞馬遜退出後,也面臨「退群風險」。
風險與成本增加,不再是名利雙收
企業不管是出現反覺醒或是反淨零的原因,既有外在因素、更有內部現實因素。
2016年當選、集反覺醒、反淨零之大成的川普(及共和黨的勝利),原本被認為只是一個短暫的特例,但現在看起來,卻很可能是一個長期趨勢。在此之前,即使白宮是民主黨的拜登,但共和黨在各州早已祭出上百項各種法律、法案,用來懲罰那些支持覺醒文化或淨零的企業。
例如,產煤的維州以「參與抵制能源公司」的理由禁止6家全美大銀行參與與州政府有關的所有銀行業務;石油大州德州,則毫不掩飾飾的擬定一張抵制化石燃料的金融公司的「撤資名單」,懲罰方式包括被禁止參與德州養老基金、不得承購德州的債券─原本承購超過30多億美元的大摩、美銀,因此承購金額降到接近零。
至於內部因素相對「單純」:原本宣稱重視DEI或加入淨零,可塑造好的社會形象、帶來好名聲,顯示企業「善盡社會責任」,但現在這一切都在消失中─投資人、股東已不再那麼關心此事,例如貝萊德對環境和社會問題的股東提案的支援率,從2021年的47%下降到微不足道的4%。
歐美雙標帶來價值觀與國際信譽的破產
更且因此帶來的大麻煩─失去生意、增加成本,如那些在各州因「歧視石化廠商」而失去生意、甚至被告上法院的企業,當然對此不再願意投入,貝萊德那句「受到來自政府部門的法律質詢」,其意在此。
歐美這股反覺醒、反淨零之風潮,其實已經開始幾年,遠一點當然可從川普首次上台開始見端倪,但更明確里程碑式的應該是2023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禁止大學招生時使用種族和族裔為基準,接著以加戰火爆發、美國精英學校學生挺巴,並引伸出的各種事件(如校長被迫去職等)。
此外,對比民主黨拜登政府(甚至也包括歐洲)在俄烏戰爭與以加事件中毫不遮掩的「雙標」,「西方的偽善」跟原先他們倡導與代表的價值也一起沉淪、破產。當去年11月川普與共和黨勝利回歸時,情況就更清楚了─曾經的進步價值與主義變成說教、強加至全民甚至全世界頭上,大家都耐煩了、也累了。
非常自由派的紐約時報評論大選結果時有篇名「一個自命不凡、自以為是的政黨遭遇慘敗」,算是頗有著墨於此;文中提到「最好的民主黨代表著公平和自由。但是,當今左派政治卻強調根據群體認同進行社會工程。它還越來越多地支持將奇怪的文化規範強加於數億美國人….」。(推薦閱讀:反覺醒的川普2.0:「女兵就不該上戰場!」準防長赫格塞斯的性別偏見錯在哪)
當歷史列車轉彎時…..
現在或許仍難斷言歐美的「反覺醒」、反淨零短暫頓挫還是長期趨勢,但看起來全球要經歷一次反轉的可能性更大了;還是強力挺ESG、淨零等的台灣企業要多注意,別再歷史的列車轉彎時被摔出去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