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四接環評今闖關 台電強調唯一方案 謝國樑盼最高標準把關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01月17日10:10 • 發布於 01月17日03:42 • 劉品希採訪

基隆協和電廠四接環評今天(17日)再度闖關,環境部預計整天召開初審會議,開發單位台電在會中表示,經評估潛在廠址及各種發電方式,現地改建、以氣換油是唯一方案;基隆市長謝國樑則要求以基隆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為最優先考量,應絕對避免在具有軍事戰略意義的基隆港設置高風險設施,也希望台電重新檢討裝置容量,以免造成更嚴重的空氣污染。

環境部17日召開基隆協和電廠四接環評第六次初審會議,開發單位台電說明開發必要性與計畫內容,基隆市長謝國樑親自出席說明市府立場,現場旁聽的公民團體與民眾眾多,經協調後,會議開放45人登記發言。

台電指出,由於北東電網自主不足、外援有限,用電缺口達470萬瓩,因此台電規劃在協和電廠內拆除既有4部燃油機組,改建2部總裝置容量260萬瓩以下的燃氣複循環機組,空污減量96%、碳排減量52%;設置天然氣卸收碼頭與儲存槽的填海造陸面積縮減至3.0版本的14.5公頃,並將填海區東移,可全數保留電廠外側潛堤區珊瑚及大海扇區,落實「迴避、縮小、減輕、補償」策略,達成生態零淨損失。台電代表:『(原音)本計畫是確保北東電網供電穩定的關鍵計畫,故有開發必要。低碳天然氣發電是邁向淨零碳排的重要橋接能源,可有效配合再生能源調度,而且可以減低空污、減碳,對於改善空氣品質有正面幫助。』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針對外界相當關切的港埠營運、操船安全及儲槽安全,台電表示,更新改建計畫新增建3道堤防,讓港內空間更大、航道變長,港區更安全,台電也執行3種商船試驗,不論漲退潮都能成功進出港。此外,天然氣儲槽採雙層設計,有安全的圍護系統,全球數百座同型儲槽從未發生過爆炸,接收站也已完成安全風險評估,符合國際認證標準。

謝國樑則指出,基隆港緊鄰基隆市區,而基隆港具有軍事戰略意義,應避免設置高風險設施,雖然台電指儲槽安全無虞,但美國德州2022年便發生相關爆炸事件,他要求環評委員詳加調查,必須以最高標準把關,保障基隆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他說:『(原音)我們認為協和電廠更新改建的建設應該絕對避免設置高風險的設施,不能讓基隆市民的生命財產受到任何的安全威脅,所以希望台電必須要嚴格的針對於安全這件事,要來做最高程度的把關。』

謝國樑強調,四接東移方案涉及保育區填海範圍變異,與2020年9月基隆市府原則同意的範疇不同,市府已數次函請台電,要求台電就3.0版本重新提送市府審查;基隆市府也認為新建的燃氣機組容量高於現有發電機種容量,很可能大幅增加汙染,希望台電重新檢討裝置容量,並優先考量優化目前效能或增加防污設備。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