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知道自己財富自由的瞬間,我卻哭了!才發現人生最該追求的是...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2024年12月27日08:09 • 發布於 2024年12月27日07:00 • 瑪妮莎.塔克爾

二○二○年四月,一回去做全職工作,我的大腦就立刻「啪」的一聲回到它舊有的求生模式,我以往一直仰賴的那些追求安全的行為。但沒過多久,一件讓我覺得自己暴露無遺的事情發生了,那就像一個成癮的人自己干預自己的癮。

事情發生在同年六月中旬,我安排了一場和一個準客戶的會議,我跟她認識多年,而這次她想深入了解如何為退休作財務規劃。那是個溫暖的夏日,我們約在一間光線充足的會議室,我對面坐著我的同事:兩位同公司的女性財務顧問。我的朋友坐在我右邊:她是六十多歲的成功藝術家,有一頭俐落的褐色短髮,戴著一副時髦的紅框老花眼鏡。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因為她很注重隱私,不肯確切表明自己的財務狀況,那天我決定嘗試不一樣的方法:我要赤裸裸攤開自己的財力,讓顧問同事現場分析我的財務狀況。如此一來,我們就又能尊重她的隱私,又能充分展現我們可以為她做的事情。

汲汲營營取得財富自由了,然後呢?

於是,那一個小時,我的同事帶我重走一遍我的個人史和職業史。我談到我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十七歲領最低工資、在印第安納州哥倫布的殼牌 69 加油站敲收銀機,也幫需要全套服務的顧客加油。我說我由衷感激爸媽能夠(且想要)負擔我所有高等教育的費用。以及大學畢業後,我怎麼跟他們借兩千美元支付我在紐約和兩個女朋友合租公寓頭尾兩個月的租金。接著補充,我在六個月內把錢還清,此後沒有再向他們借過一毛錢─話中流露不小的驕傲。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我們穿越了三十年的生涯轉換、投資決定、離婚後搬到奧勒岡波特蘭,同一時間,顧問在螢幕上用投影片分析我的財務狀況。依據我的退休目標,我們檢視了萬一今後我的投資帳戶不會再增加半毛錢,我平均每年可以花多少錢,以及如果我活到不同的年紀,把錢用光的可能性分別有多高。

當那些財務資料點不斷在白板閃現,我忽然想起,這些數字對我並不陌生─我曾經為自己作過分析。而且,其實做過很多次。然而,我從來沒有在個人生平故事的脈絡下思考過這些財務數據。隨著我們走過那數十年,我近距離看到我的人生是如何被數字驅使,或者更具體地說:是如何被達成某個我以為能帶給我安全感的退休數字所驅使。

一路來到今天,我勞動的果實顯而易見:我再兩個月滿五十歲,而我如果想退休,已經可以退休了,我已經達成目標了。就在這一瞬間,眼淚開始從臉頰滑下來。

我的朋友轉頭跟我說:「妳告訴我這個過程很強大,但我沒想到那會讓妳自己哭了起來。」

我工作一輩子就是為了這一刻,為了這個魔術數字。來到這裡是不小的功績,而我知道自己該慶祝一番。但在我道了歉、擦掉眼淚,好讓我們回到我朋友和她的需求後,我感覺自己慢慢沉入某種存在危機。

隨著顧問回到簡報,話題轉向利率、信託和生前遺囑,我覺得一陣噁心蔓延全身。看到白板上那些數字─這是我第一次真心覺得我自己財務安全。但換來安全的代價未免太高,那名副其實要了我的命。 換種說法,我是財務健康的模範,但我毫無情感財富可言。

明白這點,感覺就像臉上被重重甩了巴掌。我有多少積極進取的經歷是為了追求更多工作、更多金錢、更多名望呢?我要怎麼把那些時間拿回來呢?

我明白,事實是我拿不回來。即將過五十歲生日,我過半人生一去不復返,而除了可以提早退休的特權,我沒有什麼可以展現的─這個事態令我滿心恐懼,因為如果我現在停止工作,那就表示我再也無法躲在工作後面了。我終究得思考如何開始生活。開始生活,這就是我想要的,但也是我最害怕的。

我們為什麼會困在「永遠不夠」的滾輪下不來,有無數種理由。如我們在〈第五章〉所見,就連我們的生物學也可能把我們拖向賽場。但既然我們已經探究過許多可能導致我們和金錢、工作、成就建立有害關係的原因,在第六和第七章,我想改弦易轍,開始檢視一種新心態的要素─一種可以熱烈接受我們所擁有和我們是誰已經足夠的心態。

就我而言,要到我放棄這個內化已久的信仰:自我價值=淨值,才可能建立這種心態。

以往,深信賺得愈多,我身而為人的價值就愈高,我圍繞這個公式來使人生盡善盡美。我相信只要達成我的魔術退休數字,就一定會感覺安全和強大,再也沒有人可以傷害我了。當然,寫下前一句話的時候,我已經明白這種信念有多荒謬。再多錢也無法保護任何人抵擋人生無可避免的痛苦。

財務健康和情感財富一樣重要

「如果你還在跟『足夠』奮戰,再多錢也解決不了那個問題。那是錯誤的工具,」友人卡爾.理查茲曾這麼告訴我。「這是因為『足夠』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情感問題,是滿足感的問題,是需要治療的問題,我們賦予金錢一個它本來就沒打算做的工作。」

當我告訴理查茲我的親身經歷:四十九歲,終於達到那個將帶給我心靈平靜、保證我總算擁有「夠多」的魔術退休數字,他笑了笑,問我:「所以那有用嗎?」
「沒有。」
「那是因為『足夠』是不同層面的問題,那是孤寂的問題、是連結的問題、是放棄的問題,這些是更深刻的問題。」

他說得對。讓我們感覺完整不是錢的職責。別誤會我的意思,我不是說(理查茲當然也沒有這樣說)錢不重要,或你只需要愛就夠了。財務穩定對於我們的健康和幸福不可或缺,是不容爭辯的事實。但作為一個花了一輩子琢磨賺錢本領,卻付出關係和健康等慘痛代價的實例,我可以斬釘截鐵地說,光是金錢富有不足以描繪出活得充實的人生。

光是金錢無法把我們送達讓我們覺得安全或足夠的境地,金錢就像一部沒有汽油的車,有車很好,但沒有好奇、連結、創造性的追求等情感燃料─你能上哪兒去呢?

我現在明白這件事了,非常肯定:情感財富就算沒有比金錢財富更重要,也一樣重要。

事實上,我會主張,關於金錢該在我們人生扮演何種角色,徹底翻轉敘事的時候到了。讓我們別再用「忙碌徽章」遮掩「小寫 t 的創傷」了;讓我們抵抗「偽金融文化」無法維繫的需索;讓我們拒絕向「奮鬥文化」的壓力低頭;讓我們奪回我們生物學的掌控權,重新引導原始衝動來幫助我們,而非傷害我們。以上那些元兇唆使我為無法達成的「淨值=自我價值」等式努力再努力─而它們也可能致使你對於金錢在人生扮演的角色,抱持某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因此,我們何不改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思考工作、金錢、成就和讚美呢?何不停止追求這道沒有盡頭、要我們永遠為更多、更多、更多努力不懈的等式(自我價值=淨值),把目標放在一道新的等式呢─

(本文摘自《心富》,平安文化)

延伸閱讀

不內耗、長期投資成顯學!2024 年 6 本暢銷各通路的書,你看過了嗎?
48 歲是人生幸福的谷底?一份橫跨 145 國的統計揭露:中年階段為何最難熬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