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兩度成功把公司賣掉:從新創導師、連續創業家蕭一白的經驗,可以學到什麼?

創業小聚
更新於 03月18日09:39 • 發布於 03月15日09:32 • 曾令懷

新創最重要的競爭力是什麼?

「如果你問台灣新創,他們會說是技術、是專利;如果你問矽谷新創,他們可能會說是品牌、是其他的關鍵資源。」天使投資人蕭一白淺淺一笑,點出台灣新創與矽谷新創在思維上的不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蕭一白是擁有兩次出場經驗的連續創業家,如今成為天使投資人,更帶著在美國的創業與投資經驗回到台灣開設創業課。但是創業能教嗎?台灣新創與矽谷新創的差距又有多少?

「失敗也是成功」的創業環境,促成更多Risk Taker

對蕭一白而言,上創業課的重點不在「教」,而是「鼓勵」。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一直以來我身邊都沒人創業,大家都是拿薪水的。」蕭一白表示,台北出生、國中畢業後就跑去美國紐澤西,後來在紐澤西大學念完電機系後在無線通訊領域工作,一路以來平靜如水。

不過工作期間,蕭一白突然冒出一個想法:這間成立20年、擁有上千名員工的公司是怎麼來的?

帶著這個好奇,蕭一白來到MIT的MBA。其中創業競賽、創業課程、創業家校友分享等活動絡繹不絕,其中最特別的是——就連創業失敗的人都會回來教課,「MIT把創業當成是一種思維、一種學習的過程,雖然可能會失敗,但失敗可以學到經驗。」

連續創業家、天使投資人蕭一白認為,在創業思維中沒有所謂的失敗與成功,重點是學習與經驗。

1998年,蕭一白結束了MIT的課程,迎來網路大爆發時代,當時的每個年輕人都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茲,「你看Jerry(雅虎創辦人楊致遠),這麼年輕就從VC身上拿到100萬美元。」蕭一白笑著說,當時周遭有許多創業的人,自己也受到鼓舞、有了創業的信心,因此成立簡訊技術服務InphoMatch(後更名為Mobile 365)。

InphoMatch結合了網路與簡訊通訊,讓當時的網站可以用類似現在App跳通知的方式傳即時訊息給瀏覽者,「但是後來有網路泡沫化嘛,我的用戶崩了,所以我們也崩了,」蕭一白說,泡沫化時團隊注意到:簡訊跟即時通訊還是大家有興趣的應用,因此轉型成簡訊技術服務,讓當時不同通訊規格間的簡訊可以互通,並在2006年以4.25億美元賣給了軟體公司Sybase。

上市等於創業成功嗎?到底有沒有創業成功?

在多數人眼中,蕭一白的經歷屬於「第一次創業就成功」,但他認為,創業裡面沒有所謂的成功。

「台灣新創把上市設為目標其實是被逼的,因為企業併購在台灣不常見,上市成為唯一出場選擇。」蕭一白解釋,如果把創業當一種思維,那這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路。所以就算選擇放棄創業改做其他事情,那也能算是一種成功,「因為你知道自己適合什麼、該做什麼,而不是胡亂又盲目地浪費時間。」

蕭一白舉例,因為創業是學習的過程,所以沒成功的人會想繼續嘗試、成功的人會覺得學了這麼多,不繼續用很可惜,因此在InphoMatch後自己也嘗試過移動支付、手機社交平台等領域的創業,不過因為iPhone的問世、App Store的崛起、Facebook的轉型,原本的創業點子在大型資本企業加入賽道的情況下變得嚴峻,「順風永遠勝於逆風,這是我學到的寶貴的一課。」觀察到市場趨勢轉變後,雖然這幾個創業題目不致於賠錢,但是套用創業思維後,抽身而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也就是說,創業思維的重點在於找到動機的源頭並且驗證猜想,找出痛點遠比推銷自己的解決方案來得重要,「台灣99%創業家都會這麼跟別人介紹自己的事業:我們的產品是什麼、產品多好、獲什麼獎、專利有什麼,而不是為何要創業、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給別人什麼價值,這就好像十年磨一劍,磨完卻不知道要往哪裡砍。」

蕭一白表示,由於台灣以代工起家,都是別人驗證完了想法後才請台灣代工廠製造,久而久之就缺乏思考與驗證訓練的創業環境,成為蕭一白回台與SparkLabs Taiwan合作開設創業課程的契機。

無論是區塊鏈還是食品創業,蕭一白認為需要具備的創業思維都相同:理解自己為什麼要創業、想法從何而來、如何設計出MVP、驗證的手段、護城河的建立與拓寬等等,「這是一套工具而不是理論和公式,就看創業家們可以怎麼使用。」

創業課程不是為了讓創業家知道必勝公式或成功法則——就像前面說的,創業的過程中或許根本不存在這種詞彙——而是讓更多人勇於創業、多點開花,最後促成創業生態的蓬勃發展。「我想讓台灣的創業家能與矽谷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我相信台灣的創業社群會越來越好的。」蕭一白說。

延伸閱讀

創投一定要有創業經驗?Paul Graham一席話掀起熱議,矽谷創投深入解析
獨角獸產量跟市場大小無關!詹益鑑:台灣必須不斷栽培「連續創業者」
台灣連續創業家龔南葳:就算曾被Google收購、創辦3家公司,創投更看重的是⋯⋯?
越是緊急的事情,越要慢點決策!全美第二大尋人平台Spokeo創辦人的Pivot心法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