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吳孟昌》明明是能念書的孩子,卻整天放飛自我;身為父母難道也說不得?不能要求孩子積極面對人生?

未來Family
發布於 2024年04月22日01:19 • 吳孟昌

教養路上的「陪伴」,對象除了孩子,你也是主角

「陪伴」孩子成長,說來輕巧,歷程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風光明媚。尤其是孩子的狀況離你的期待越來越遠的時候,無助、擔心、焦慮、難過……種種情緒如烏雲罩頂,更需要陪伴的對象,反而是自己。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最近有位讀者來訊,跟我分享了她陪伴高一的孩子時,內心堆積的苦:

「我那孩子,整天玩手機、看古裝劇,和同學IG聊天忙社交,成績一塌糊塗,看了我好傷心難過。……如真努力過,不會念書,那就尊重孩子的發展,行行出狀元。但對能念卻放飛自我的孩子,我深深覺得浪費天賦,不懂得惜福感恩。

「我每天都得練習好好照顧自己,安頓身心。不能多說,因為説了,只有衝突,只能靜靜關心食衣住行。然後要賭一把,會不會覺醒,還是一去不復返,一直放飛下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卡住了,就是停下來相互理解的時機

回覆這位讀者的來訊時,我對他表達了欣賞,因為面對孩子的「脫軌」,他展現了包容與開放,並且願意等待,這真的很不簡單。只不過,「恨鐵不成鋼」的想法仍會不時啃蝕著內在,所以他說:「每天都得練習好好照顧自己,安頓身心」,同樣為人父母,非常能同理這種感受。

面對孩子的表現未符合我的期待時,我也會有這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不過,我不會憋著讓它變成「內傷」,而會找適當的時機對孩子表達。所以,我建議他:

「內在對孩子有擔心,並非完全都不能對孩子說。我有時也會對沉浸在網路世界裡,而忘了學校課業的孩子,表達我的擔心。只是會留意目的不在批判或指責,而是關心他會因沉迷而忘了正事。

「我在表達關心後,通常就會讓他們自己做選擇,因為功課畢竟是他們的事,不去在意的後果是什麼,需要承擔的人是他們。這時就是考驗父母心臟強度的時候了。」

這位讀者的孩子,念的其實是人人眼中的「明星」學校,可見資質優異,但為何上了高中之後失去學習動力,我也提醒他要試著去觀察、理解:

「他現在放飛自己,可能因為有許多過去未釋放完的升學壓力,或者其他原因。中學階段在台灣求學,一直都不是件開心的事,他可能需要逐漸去摸索出對於學習的興趣,才能驅動自己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課業上。」

如果你是孩子的「教練」,就不能期待他只能贏、不能輸

談到「陪伴」,我想到另一個角色,就是運動員的教練。經驗老道的教練面對一個有潛力的運動選手,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選手技能的持續增長上,而不會執著選手上場比賽的輸贏。

勝敗乃兵家常事,面對選手的表現失常、身體受傷、心情低潮……,教練都必須全盤接納,而不能總是用「常勝軍」的角度來期待選手。陪伴所發揮的寶貴功能,往往是在選手陷入低潮,無法突破瓶頸的時刻。教練只要確保選手持續在進步、成長的路上,即便必須等待一段時日,他也會願意把速度放慢,悉心理解選手的困境,並引導他逐步升級、進化。

我們在陪伴孩子時,不也需要如此嗎?孩子在學習上放飛自己,成績不如以往亮麗,其中必有緣故。如果此時仍抓住原先對他的高度期待不放,只會徒增失望、傷心,甚至到頭來自責教養不力,同時也破壞了親子關係的和諧。

所以,面對孩子在成長中卡關,父母更需要的是,先穩住自己的內在,然後暫時擱置(不是放棄)原先對孩子的期待,深入去理解孩子遭遇的難題,並適時表達對孩子的觀察和關心。把步調慢下來,親子才有機會在面對挑戰時,仍能相互理解。而身為父母,也才有機會藉由重新理解孩子,在他即將突破、進階的時刻,知道如何助他一臂之力。

好教練要調教選手前,得先調自己的心。為人父母要陪伴孩子成長,也得先懂得陪伴自己。陪伴自己跨越扮演「父母」這個角色時的侷限,及由於這個侷限所引發的種種不安,隨著孩子成長的步伐,也順勢讓自己再長大一次。

吳孟昌的「靈性」教養書:《孩子越倔強,我越溫柔——30個關鍵指引,陪孩子、也陪青春期的自己再長大一次》(寶瓶文化,2022.12)

吳孟昌的FB專頁:吳孟昌的心靈小舖

Photo:shutterstock
數位編輯:黃晨宇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5
  • Latte0❄🍼
    整天玩耍不讀書的,父母很體諒,以後也未必不埋怨父母當初沒有多踢一腳。 這才是真正父母難為。 父母走過,努力過,才知道高中是多麼重要的觀念關卡。不會讀所以不努力,還是只是不想努力但能力可以?前者勉強不來,聰明父母會放下。後者真的只是浪費時間。但沒關係,年輕就是有時間。但有時,錯過就是錯過。態度,真的很重要。如果只是當作年輕有得浪費時間,那可能終其一生也就如此。 父母未必真多在意成績,而是浪費青春無所謂的態度。
    2024年04月22日09:05
  • bing-yu
    這篇無法認同
    2024年04月23日14:01
  • Monika
    感覺父母面對放飛的未成年子女只能禁默,父母難為⋯
    2024年04月22日07:40
  • R N M
    父母真的不適合當自己孩子的教練 因為太過期待,造成親子衝突 易子而教, 讓父母學會交給專業人士去訓練 當自己孩子的老師、 父母、老師角色都很吃力又不討好
    2024年04月22日06:33
  • Ken
    孩子有錯一定要說!問題是學業成績不好好讀 算是錯嗎?所以問題在於父母的智商 把學業成績當對錯好壞本身就是個大問號 你父母自己有讀過書嗎?很多工作與薪水與興趣是讀出來的沒錯 但那不是你要求小朋友讀書的藉口
    2024年04月22日07:3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