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飲食研究者徐仲品味帶路,我們終於了解台南人為何這麼會吃魚!
文字、照片/李佳芳
從肉臊飯必佐的虱目魚丸湯、香腸熟肉店招牌的蟳丸、羹湯裡的浮水虱目魚羹,乃至飯店裡的宴席菜,花跳湯(彈塗魚)、五柳枝魚、紅蟳米糕、烏魚子切盤等等,瀏覽台南這座城市的眾家飲食,輕易發現海味無所不在。尤其是,一碗台南式的鍋燒意麵裡,那湯面更是精彩,以魚漿為原料的竹輪、炸魚或炸蝦天婦羅,勾上一匙用小魚小蝦煉成的沙茶,彷彿點燃引信轟然爆炸的海味,使人瞬間恍然回溯至數百年前的時空,海就在我家後門出去的五條港時代。在桑田底下,滄海的記憶仍然浮動,不過是化為累世相加的味覺偏愛,擱在台南人的飯桌上,成了一筷子也夾不完的故事。
在飯桌仔優雅吃一尾魚
身為美食偵探者,解鎖味道之謎的線索,先從閱讀菜單開始。走入台南小吃店裡,如橫幅捲軸打開的牆壁上菜單,宣告玲琅滿目的魚料理:筍絲虱目魚頭、虱目魚腸、乾魚皮、豆瓣草魚、草魚蛋、吳郭魚味噌湯、土魠魚湯……那多魚多吃的豐富菜餚裡,呈現出台南人「從頭吃到尾」且「分部位烹調」的吃魚哲學,頭暗藏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精細。
台南人的吃魚態度可用「優雅」兩字來形容。在大清早坐在沙卡里巴市場的基明飯桌仔,常見上了年紀的老先生與老太太,穿了一身標準的正式服裝,端坐在飯桌上喫飯。而他們的桌前都有盤魚,且是一人一條,各自訴求所愛,並不分食。在他們夾肉挑刺的仔細動作裡,那專注近乎虔誠的品嚐態度,與鄰桌熱鬧吃一頓的觀光客強烈對比,散出在地生活的從容靜慢。
有時可見一二熟客,向店東指定要好一點的魚,店東即使生意再忙碌,也很願意為客人單獨烹調,盛出蒸魚或煮魚熬出的湯水,額外煮成一小碗魚湯,給客人配著所點的魚一起享用,就彷彿是精品咖啡館裡的1+1咖啡套餐,用不同萃取方法展現單品的多元風味,不胡亂混雜的單「魚」品嚐之道,從品嚐者到料理者都透露出台南人對於吃魚一事的重視。
河口縮寫了土地的豐味
台南具有豐富的水文與海岸地形,自北而南有八掌溪、急水溪、曾文溪、鹽水溪、二仁溪等,淡水跟海水交替的出海口是生態匯聚之處,不僅水產資源豐富,同時也是養殖漁業的重要場域。海口盛產有虱目魚、臺灣鯛、石斑、鱸魚、午仔魚、鰻魚等魚類,沿河流上溯至南化水庫,淡水裡可捕撈到草魚與大頭鰱,河鮮與海鮮爭相競美,端上了台南一桌精彩的食魚文化。
來到曾文溪出口海,新浮崙汕向海突出的地形,劃分了溪北和溪南的氣候之差,光是從海埔地上不同的蚵田景色,便窺見風味是如何在海陸之下推拿往復的暗潮裡孕生。來到溪北,北門蘆竹溝與七股大槽溝採用平掛式養殖法,前者肉質脆口且海味濃厚,後者則是甜韻迷人;跨越到溪南,安平以及安平商港南堤的蚵農改用浮棚式養殖法,呈現出的蚵仔肉質格外軟滑……一粒小小的蚵仔彷彿是土地記錄器,可以解讀出泥土、苔蘚、黃瓜、堅果、昆布等風味,縮寫了台南海味的豐富性。
水產相乘農產的變奏曲
身為台灣首座開港的城市,台南的港埠建設歷史悠久,現存七個漁港都有不同特色。從安平、將軍、四草、下山、青山、北門至蚵寮漁港,涵蓋了近海與沿岸漁獲,使得台南不同季節裡都有不同流行的魚鮮。從一月的土魠魚、二月的黑鯧魚、三月的白帶魚或肉鯽仔(刺鯧)、四月的劍蝦、五月的金目鱸、六月的鹹水吳郭魚、七月的沙梭魚、八月的虱目魚與沙蟹沙母、九月的蚵仔與文蛤、十月的火燒蝦與龍膽石斑、十一月的鮸魚、十二月烏魚與午仔魚,而水產結合當地當季盛產農作,像是三寮灣的蚵碗粿、學甲的西瓜綿魚湯、新營用粗糠為柴炒鱔魚,便是海與陸交叉結合出來的獨特地域滋味。
總結台南常見的魚料理,手法不外乎乾煎、清蒸、鹽水煮、麻油薑,那作法簡單,吃得卻不單純,不只展現出魚本身的鮮美,更投射出台南人對於怡然生活的追求。在建城四百年的當下,重新回顧台南人的「飯桌仔」,一碗一盤上所乘載的滋味與美感,只要細細咀嚼,便會發現那裡頭也有與義大利慢食運動(SnowFood)相應的精神,而我們應當更加深入探討,看見台南自身的「慢魚文化」(Snow Fish),每道盤飧的背後,都有對土地與海洋的敬愛。
信潁 不敢去台南,怕得登革熱
02月26日10:5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