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大腸鏡檢查揪出息肉該切嗎?怎麼切?該注意什麼?

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更新於 2019年07月23日00:22 • 發布於 2019年07月22日16:00 •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大腸直腸癌(以下簡稱大腸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加上陸續都有名人罹患大腸癌或因大腸癌離世,使得愈來愈多民眾有所警惕,願意接受大腸鏡檢查。大腸鏡不單只有檢查的功能,若發現具有癌化危險的息肉,也可以當下予以切除,避免後患!
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邱瀚模、好心肝門診中心院長邱世賢,在接受《好心肝》會刊諮詢時表示,不是所有的息肉都要切除,而是需先釐清息肉的類型。
大腸黏膜表面的隆起組織通稱為大腸息肉,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增生性息肉」,二是「腺瘤性息肉」,臨床上看到的息肉95%皆屬於這兩種,其餘5%則是良性的發炎性息肉、青年性息肉等等。
大腸增生性息肉很常見,台灣50歲以上民眾約半數都有。好發位置在乙狀結腸或直腸部位,通常呈現微小的黏膜突起,形狀偏平坦,顏色通常和周邊黏膜同一顏色或略呈白色調,這種息肉日後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非常低,所以多半不需處理。
但有一種息肉外觀上看起來與增生性息肉很相似,稱為扁平鋸齒狀腺瘤,惟此種息肉較好發於近端大腸(盲腸、升結腸、橫結腸),與一般增生性息肉有所不同,由於長期仍有癌化風險,仍需要予以切除。
若是另一種「腺瘤性息肉」,就需要處理了,因為此類息肉可說是癌症的前身,可能生長在大腸的各個位置。比起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的顏色偏紅,形狀較為多元,又可分為隆起型(0-Ⅰp、0-Ⅰsp、0-Ⅰs)、平坦型(0-Ⅱa)、凹陷型(0-Ⅱc, 0-IIa+IIc, 0-IIc+IIa)等類型。
雖然不是所有的腺瘤性息肉都會演變為癌症,但由於腺瘤性息肉未來癌化的風險相對高,所以原則上都需要處理(切除),至於處理方式,根據息肉類型及息肉大小。
切除息肉的方式也有多種,對於較小且型態適合的息肉(0.4公分以內),可用切片夾,直接把息肉摘除;而較大的息肉(0.5公分以上),單用切片夾可能夾不乾淨,此時就會採用其他方式。其中一種稱為稱為熱切除。進行方式是利用一種特製的金屬套環,或稱線圈把息肉套起來,之後將套環收緊,接上電燒機器,通電後把息肉切除。息肉切除後視傷口狀況,必要時可使用止血夾將傷口夾住、縫合,以預防術後出血或穿孔。
電燒除了切除外,也兼具有凝固止血的功能,但有一個缺點是當下雖看起來已止血了,燒灼後術後的發炎反應會讓切除的傷口腫脹,甚至導致遲發性出血。而什麼樣的病人會腫脹、出血,事前實難以預測。所以通常會提醒受檢者回家後要注意是否有血便情形,若糞便帶有鮮紅色的血液且量較大時可能就是患部出血,應立即回診或至醫院急診。
近年來,有些醫師開始改採冷切除方式,就是一樣用金屬套環切除息肉,但不通電,切除當下雖然會出一點血,很快就會停止。適用於1公分以下的息肉。
冷切的好處是出血率較低,且切除小息肉所需花費的時間也縮短許多,且相關研究證實,上述冷切的優點跟病人年齡或息肉數量等都沒有明顯關聯。不過目前仍亟待大規模隨機分派試驗研究證實是否可以真正降低術後嚴重出血的發生。
除了冷切熱切方式,對於不適合直接用金屬套環切除的腺瘤性息肉,或是一公分以上的腺瘤性息肉,還可能得採取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MR)或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EMR通常用於較平坦的息肉,因為這種息肉沒有頸部,所以必須在粘膜下層注射生理食鹽水等液體,讓病灶鼓起,之後一樣用金屬套環將病灶圈起後,通電切除。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