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一是存款與放款之間的利差,二是手續費收入。而台灣的銀行超過30家以上,每位民眾都有與2至3家以上銀行打交道的經驗,平均每人皮夾中也有3至4張信用卡,但你曉得銀行如何從最基本的存款、刷卡消費開始,就默默地賺你的錢,而沒讓你知道嗎?從最簡單的活存起息金額,到計算利息的單位,處處都是「眉角」,再進一步到信用卡消費,循環信用如何算、分期提前償還會被收違約金,這些事跟你的認知有相當大的落差,你存在銀行的每一塊錢,都不見得會生利息。
1、超過一半銀行,活儲1萬以上才給利息
眾所周知,台灣人最愛儲蓄,但愛存錢的台灣人想要從銀行賺到利息,不是那麼簡單。在存款前,該做的第1件事,就是先搞懂銀行給利息的規定,才不讓銀行A走你的錢。跟銀行借錢,每1塊錢都要算利息,但你存入的每1塊錢,不見得都能賺到利息。超過一半的銀行規定,活存金額必須達到1萬元才計息,活存計息方式是以天數計算,也就是說,如果當日存款沒超過1萬元,那一天就沒法從銀行賺到利息。當然,並非每家銀行的起息門檻都是1萬元,也有部分銀行門檻較低,以5,000元起跳,而這些「小事」在開戶時,銀行不見得會主動告知你。
2、計息以「百元」為單位,小額存款沒息賺
除了活存有起息門檻,超過10家銀行規定,計息以「百元」為單位。也就是說,如果你存入10,099元,好不容易達到銀行規定的標準,超過1萬元,但該家銀行若以百元為計息單位,99元就不計入利息,只有1萬元計息。現在活期儲蓄存款的利率1年平均多為0.2%,存1萬元、1年都不提領,利息也才33元,看起來並不多,但儲蓄就是靠積少成多、聚沙成塔而來,每1塊錢都該好好珍惜。
而且如果一家銀行的存款是以百元為計息單位,累積許多客戶存款的99元都不計息,這些錢對銀行來說,全部變成沒成本的存款,再拿來放款、投資,創造更大的收益。愛存錢的台灣人更該篩選一下手上開戶的銀行,有哪些是以百元為計息單位,走在儲蓄的路上才能更順暢。
3、戶頭透支動用借款服務,存錢變成欠錢
存款業務在銀行端發展越來越多元化,幾乎每家銀行都有提供帳戶透支的自動借款服務,一不小心你可能就會從單純的存款戶變成借款戶。最常發生的狀況,就是戶頭申請自動扣繳公營事業費用,餘額不足時,戶頭啟動自動透支功能。
舉例來說,帳戶內有活存5,000元、定存100萬元,並且設定自動扣繳水電、瓦斯、電話費等,萬一某個月總扣款金額為6,000元,透支的1,000元會依定存利率加上1.5%以日計息,並從定存利息中扣除。出現透支、轉成向銀行借款的狀況,銀行並不會主動告知客戶,如果不想要開啟透支功能,必須在開戶時,就請銀行關閉透支功能。
4、貸款分期提前還款,會收取違約金
銀行的收入來源有一部分來自手續費,從存放款臨櫃業務到信用卡、金融卡,不管是掛失補發存摺、匯款等,每申請一項服務,都要付出手續費,小則50、100元,大的如貸款開辦費等要數千元…
(全文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