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大多重視外表,卻不重視自己的腸道。生活作息不正常,暴飲暴食,過度使用腸道又沒保養的結果,就可能導致腸道提早老化。董氏基金會就曾統計「全台15-59歲青壯年平均腸年齡為47.9歲,比實際年齡高出11.3歲,顯示現代人腸道超齡!」有70%的人在35歲到45歲出現消化不良、便秘的情形,到了55歲至65歲時,瘜肉、腸癌就不知不覺爬上身!要怎麼知道腸道老不老?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邀請專家教您如何判斷腸道是否老化,以及分享有什麼祕密武器幫助腸道延年益壽,腸壽更長壽!
要知道腸道是否有老化的跡象?彰基胃腸肝膽科范泉山表示:「腸道開始老化,大便的狀態會突然改變,像是大便次數頻繁、形狀太過細長,都要注意!」至於大家關心「便祕」的定義,范泉山說:一天三次或三天一次都是正常的,但超過三天就要小心了!糞便在腸道停留太久,久了身體循環不好的液體,就會造成皮膚暗沉、口臭,就像肝腎不好的人一樣。基隆長庚醫院外科副教授江坤俊提醒:「當腸黏膜逐漸被破壞,腹內壓增大,就會長瘜肉演變成腸癌。」
出現腸胃老化的跡象,醫生一般會先判斷常態或是病態。范泉山表示:「假如是功能性腸胃疾病,可能與生活作息有關;假如是器質性腸胃疾病,就可能是腸子發生病變。」確切原因可從X光與驗血來,並視需求使用大腸鏡佐證。當腸子反覆發炎、自體免疫出問題、潰瘍、克隆氏症,大腸鏡進去看到的腸壁彈性會不見,大腸本來有皺褶也會不見,看起來是平平的硬硬的。平時也可以透過觀察自己大便顏色判斷疾病,當伴隨鮮紅的血漬,可能是痔瘡、直腸出血等;另一種是遠端疾病,大便的顏色是黑色的,那種黑就像瀝青的黑,此時可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測是消化道哪部份出了問題。
圖/TVBS提供 有研究指出,健康高齡者的腸道內有兩種菌特別多,分別是可以修復腸道黏膜、提高免疫力的「柔嫩梭菌」,以及可以幫助消化與蠕動的「比菲德氏菌」。這兩種菌也常被稱為”長壽菌”,容易隨著年齡的增長、飲食不正常或是運動不夠、壓力等生活習慣而減少。剛出生的小孩腸道較多,而越年長就有減少的機會,年紀越大需要更積極的補充。
圖/TVBS提供 因此,日常就要食用益生菌,將體內環保做好,食物有進有出,體態就更清盈順暢!不過市售益生菌產品百百種,常常讓人看得眼花瞭亂,營養師黃淑惠建議:挑選時可以注意以下兩點:1.菌種是否為活菌。並不是死菌不好,但活菌比死菌效果快,可以在腸道長更多好菌,維持菌相平衡。2.是球菌還是桿菌。去年衛福部公告,「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不能稱之為益生菌,因為便宜又增值快,常被拿來充當菌數。除了單純食用益生菌,也可透過含益生質的食物補充,這類的食物稱作「益生質」,像是寡糖、可溶性纖維等,例如:山藥、香菇、絲瓜及蓮藕。要了解更多腸道保健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7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
圖/TVBS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