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看遍世界後,她才懂得「真正的自由」

換日線
更新於 18小時前 • 發布於 18小時前 • 世界看台灣 《換》人說說看/換日線編輯部
看遍世界後,她才懂得「真正的自由」

劉姝麟記得小的時候,家裡掛著一幅世界地圖,每當犯錯,就會被母親責令到地圖前罰站。年幼的她百無聊賴,索性盯著地圖看,這才發現在台灣之外還有許多數不清的國家。而在多受罰幾次後,劉姝麟幾乎背起了所有國家的名字,卻始終看不見這些國家的樣子,令她燃起了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從那時起,劉姝麟便一直盼望著長大後能夠環遊世界;而這個夢想,終於在她 31 歲時成真。那一年,劉姝麟離開組織成為自僱者、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工作室,並展開在全球各地「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的生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採訪劉姝麟時她人在印尼,透過通訊軟體與《換日線》越洋連線。從螢幕裡可見她背後是一座由透明玻璃圍成的寬闊露台,露台角落擺著一張藤椅,玻璃映照出一片綠意,十足的度假風情。

「我媽之前還問我,是不是在做『數位遊民』?」她爽朗大笑,笑容隨著斷斷續續的信號定格在最燦爛的一刻。面對這幅歡樂的畫面,外人恐怕很難想像:幾年前,劉姝麟才在《財富》世界 500 大企業(Fortune Global 500)以 27 歲的年紀榮升行銷總監──是什麼樣的覺悟,讓她決定放下優渥的薪資、人人稱羨的頭銜,追求「遊牧生活」?

擁有國際舞臺,卻仍感覺空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倒帶回 10 年前,劉姝麟初出茅廬時說起:

大學就讀台大工管系,曾在台灣 L’Oréal、BCG、日本東京 SONY 等知名跨國企業實習的劉姝麟,不僅學生時期便為自己建立了一張漂亮的履歷,更即早從多元的探索中確立了職涯方向。她告訴《換日線》,「我的職涯主軸是影響力,行銷則是我擅長、市場也有需要,而且能夠實現影響力的工具。」

畢業後她順利進入全球最大消費品企業之一的寶僑(Procter & Gamble,以下簡稱 P&G)任職,很快晉升為全球品牌經理,更在短短 3 年內經手包括台灣、香港、日本、中國與美國等市場。

然而看似夢幻的國際級舞台,卻無法填補劉姝麟心中的空虛。她坦言,在大企業工作,好處是享有無盡的資源,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將影響力最大化,但相應地,「當你在這個位置的時候,為了讓企業存活下去,你想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盈利跟成長。」

厭倦了每天被數字追著跑的生活,她於是向公司告假,申請 6 個月的留職停薪,飛到遠在巴西的社會影響力創投 Positive Ventures 擔任行銷及投資分析師,同時修習聯合國和平大學(University for Peace)的社會創新學程,探尋人生意義。

巴西的震撼教育,讓她反思企業可能

劉姝麟曾赴巴西的社會影響力創投擔任行銷及投資分析師。圖/劉姝麟 提供

令劉姝麟意想不到的是,這趟充電之旅所帶來的震撼教育,竟成為她重返企業的契機。

第一個震撼是發現相較於私人企業,社會企業及 NGO 的資源規模、影響力見效的速度都比想像中慢上許多,「正因為做的事情很純粹,所以你更必須步步為營。」這讓她重新思考在企業將影響力規模化的可能性。

其次則是驚覺要做好這份工作,擁有堅實的行銷專業還不夠。劉姝麟解釋,她的工作之一是給予既有和可能的投資案行銷建議,「但是新創遇到的很多挑戰,不只是你給他 technical(技術)的建議就好,很多時候是你需要有一個清楚的 vision(願景),有了 vision 之後你還要 enable(賦能)他、motivate(激勵)他、為他排除阻礙,幫助他把力量聚焦在最重要挑戰上面。雖然以前在 P&G 常和全球團隊協作,但我沒有自己當主管的經驗,所以我的建議往往都是空談。」

「講得直白一點,我還沒成為一個真正的領導者。」因此當留停期滿、P&G 也有意將劉姝麟擢升為行銷總監時,她決定回到企業端,透過這份管理職培養自己的領導力,並嘗試利用企業資源促成有益社會的改變。

善用企業優勢,替 NGO 注入改變

這一次回歸,劉姝麟的目標很清楚:除了在本職中鍛鍊帶人的能力外,她也用行動將「意義感」導入工作──在 P&G 內部創辦 CSR 培力社團 Pro-Bono School,把企業的行銷及營運技術與經驗,透過深度諮商等方式,傳遞給全台 10 餘家社會企業及 NGO。

劉姝麟用行動將「意義感」導入工作──在 P&G 內部創辦 CSR 培力社團 Pro-Bono School。圖/劉姝麟 提供

其中一個劉姝麟至今仍津津樂道的顧問專案,是和教育 NGO「為台灣而教」(Teath for Taiwan,以下簡稱 TFT)的合作。她回憶自己當時帶領 3 位同事,替 TFT 導入企業慣用的商業計畫(Business Planning)、績效行銷(Performance Marketing)等方法,協助其規劃年度行銷目標、回推所需策略,最後僅用了上一年預算的 50%,就達到了先前成果的 3-4 倍。

運用專業創造改變的滿足感,令她很快做出一個跌破眾人眼鏡的決定──轉職至 TFT,頭銜一樣是 Marketing Director,只是年度預算從每年兩億跌至 20 萬,團隊人數更從 40 多人縮減為了 5 人。但巨大的資源落差並沒有令劉姝麟卻步,她延續在先前做法,培訓並領導團隊運用商業技能。比如,以成長行銷(Growth Marketing)的方法優化廣告,找到精準受眾與痛點,最終以少於年度 20 萬的廣告預算,讓教育不平等議題觸及全台超過 600 萬人。她用實際的績效打破許多人對 NGO 「資源有限,從業者只能燃燒熱情,難將理想兌現」的刻板印象,證明成功的議題行銷並非企業專利。

當身份不再割裂,迎向自由人生

因為成績亮眼,劉姝麟經常受邀上 Podcast 節目分享。漸漸地,她發現自己的形象有了轉變,從過去在 P&G 當總監時,年紀輕輕就高升的「職場女強人」,變成了有愛心的、「做慈善的人」。

「我覺得那都是一部分的我,但不是全部的我。」劉姝麟說,「30歲的時候,檢視過去 10 年的人生,我發現我一直在這兩個身份間掙扎──到底是商業還是非盈利?For business or for cause?」

儘管從出社會以來,每份工作都緊扣「影響力」的初衷,但在職涯的每個抉擇點,劉姝麟都曾面臨來自外界的壓力與質疑。從巴西創投回 P&G 時,巴西同事們均不解:「你不是來做影響力投資的嗎?怎麼又回去企業?」而從 P&G 到巴西、乃至後來轉職至 TFT 時,也遭不少業界前輩們反對:「為什麼要放棄高薪、中斷前景可期的職涯?」

這些都促使劉姝麟反思:難道支援一間非盈利組織,一定比幫一間純盈利、但是立意良好的企業有價值嗎?

「說到底,企業和非營利,各有優勢和限制,沒有誰的影響力一定比較好;重要的是在(過去負責的)每一個案子裡,我都明確看到它幫助台灣的影響力跟我自己的價值。所以我決定把自己從這種二元的選擇裡面解放出來,因為它根本就不需要選擇。」

2022 年,劉姝麟在 TFT 轉任顧問與講師,並開始著手創辦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工作室。工作室的主要目標是協助台灣新創品牌擴張至海外市場、承接來自 NGO 及大學的行銷顧問和講師委託,也會接國外科技新創的行銷案件。她說這些都是自己過去幾年持續在做的事,如今透過工作室統合,讓她第一次感到「身份不再割裂」。此外,她也得以突破傳統的工作型態,展開憧憬已久的數位遊牧生活。

「我花了 10 年,終於把我自己從一定要歸屬於一個地方、一個 cause 或者是一個身份的窠臼裡面解放出來,成為一個可以在國際自由跑跳的世界公民。」劉姝麟語帶感性地說。

致年輕讀者:職涯是 Portfolio

在許多年輕世代眼中,劉姝麟的故事正是「完美平衡了理想與現實」的案例,也因此每當她到校園演講,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不外乎「職涯該如何起步?」、「選企業還是 NGO?」等。

劉姝麟的建議是:不妨先找一份讓自己覺得安全、也能夠學習的工作,之後再慢慢地做不同嘗試。她強調,「這些嘗試可以 start small,就從打破不滿意的生活現狀開始,即使只是一週讀一本社會影響力的書、多認識你喜歡的領域的人都好。就像我去 TFT 也不是一開始直接跳過去,而是從做 Pro-Bono School 開始,所以只要開始了就好。」

另外她也透露,自己是「非常需要安全感」的人,所以過去每個看似熱血的轉職決定背後,其實都經過審慎的風險評估與規劃,「比如這次出來創業前,我已經確定如果失敗了,至少會有 3-4 間企業願意雇用我。」

換句話說,「如果你已經準備好備案,也願意承擔最壞的情況,那麼想做就去做吧。」

就像這一次,當她的身心靈都做好準備,便義無反顧地迎向遊牧兼創業的全新旅程。而一路上遇見許多自由的靈魂,讓劉姝麟更加確信:職涯並不是一條線性、單向的道路;相反地,「職涯其實可以是一個 portfolio。我們如果能夠不執著於一份工作,就可以把視野和選擇打開。」

【延伸閱讀】

●「我發現比賺錢更重要的事」投遞千封履歷、面試 200 次後,一個千禧世代的職涯選擇
●「人生就是一鼓作氣!」:從一句日文也不會說,到「日商海外子公司董事」,怎麼辦到的?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
  • Hank
    想太多 做太雜 人生漂浮 成就如塵
    3小時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