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優雅地面對另一波新疫情出現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7月31日04:07 • 發布於 07月29日04:00 • 高希均

(一)以「讀」攻「毒」

人人想避免的惡兆,遲早還會再來:貪汙、疫情、地震、戰爭……這真是人類宿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此刻面對另一波的新冠病毒,讓我再度呼籲:帶一袋書,消失在人間。我不會找你,你也找不到我。生命的鍵盤敲下「暫停」。閱讀的熱情重新點燃。四年前寫過的話,以「讀」攻「毒」可再重覆一次。

突然間上天給了「怕感染的人」一個「假」期,讓你變成一個短暫的閉關人,放掉懸念,做一個在書上雲遊四海的讀者,不需要進出機場,只需要翻閱書本。

書在身邊,心靜下來了。慢慢感到靠近知識火炬散發的力量。一打開書,那書名、那標題、那文字、那設計……無一不立刻撲面而來;你曾經那麼熟悉的「書」,竟然冷落了這麼久,像舊友重逢,充滿再熟悉的激情。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心靜下來,只要有書作伴,就能感受到靠近知識火炬散發的熱量。我們不是一直嚮往《湖濱散記》《山居歲月》那些意境嗎?我們不是近年來也常常聽到大家討論的那些書:從《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到高希均的《和平》?捫心自問:自己怎麼會在都市的水泥叢林中停留這麼久?當你再開始讀些書時,你立刻體會:黑天鵝帶來的「危」也就是「機」。

(二)書生的「三生」有幸

深居簡出,抬頭望藍天白雲,低頭閱讀沉思,利用這個天上掉下來的機會,排除雜念,書本變成了最好的伴侶,還需要口罩嗎?還會有心煩嗎?

一本有吸引力的好書,必使你又回味那些好書讓你著迷的特質:

⑴它傳播現代知識,論點有創意。

⑵它的故事感人且有啟發性。

⑶它有人文價值,提倡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⑷它探索人類的心靈世界,提倡人間的長情與大愛。

⑸它在記錄人類(及國人)的傑出成就。

透過自己的長期閱讀,現代人靠知識與技能,才能有好的「生活」;才能有尊嚴的「生存」;才能有安身立命的「生計」。

這變成了「書生」的「三生」有幸。

自己一生幸運「與書共生」,6歲在上海讀小學,22歲在台灣讀完大學,28歲在美國研究所畢業,就走進教室變成老師,與「書」變成了命運共同體—認真地讀書、教書與寫書;甚至1980年代後再回到台灣與王力行創辦了「天下文化」,興高采烈地選書、評書、出書,我變成了東西方社會中快樂的讀書人。

(三)讀書,做人,做事

貫穿自己「一生」的信念,不是財富與權力,而是「讀書」與「教書」。

人生的起點,不是誕生,而是與書結緣的那一刻;

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與書絕緣的那一刻。

與書結伴的一生,就是「書生」;就是終身的知識之旅。

21世紀初台灣社會的競爭力、生命力、凝聚力面臨了最嚴酷的挑戰。做為一個知識份子,千思百慮所能想到的,還是回歸到基本面─好好讀書,好好做人,好好做事。把讀書、做人與做事結合,使它在新冠病毒消失後,變成提升台灣社會生活品質的新風潮。

因此鼓舞大家一起堅持「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

(四)以「書」止「輸」

眾聲喧譁中,靜靜地聽一下「書」的十項自述與自信。老友王建煊看到後,要我寫下來,掛在他主持的基金會牆上。

⑴書是啟蒙的「種子」。

⑵書是溫柔的「鞭子」。

⑶書是學習的「階梯」。

⑷書是沉默的「老師」。

⑸書是跨越無知的「橋梁」。

⑹書是治療愚昧的「醫生」。

⑺書是打開封閉的「大門」。

⑻書是逃脫貧窮的「捷徑」。

⑼書是知識的「地圖」。

⑽書是前進的「思索」。

最大見證:以「書」止「輸」。

最大優雅:以「讀」攻「毒」。

「我的學習世界只需要一張桌、一枝筆、一卷紙、一堆書及一些思考。」 ——高希均

《AI科學家 李飛飛的視界之旅》,作者/李飛飛,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3年12月20日

《AI科學家 李飛飛的視界之旅》,作者/李飛飛,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3年12月20日

《和平》,作者/高希均,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4年2月20日,《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五冊套書)第四冊

《和平》,作者/高希均,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4年2月20日,《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五冊套書)第四冊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