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數字讓人懷疑,人類是否的確在認真應對氣候危機。在新近發表的《全球碳項目倡議》報告中,研究人員預測,2021年人類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將增 4.9%。報告指出,的確,因新冠疫情,去年排放量減少了5.4%,因而,新數字中含預期的反彈效應,但這一效應並不那麼顯著。由於能源部門依舊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戶(佔比 40%,且呈上升趨勢),氣候大會COP26首先聚焦於此:如何讓電力變得更環保?
不少人強調,應擴大核能。核電的支持者稱它是氣候友好型能源,或者至少是一重要過渡技術。數星期來,網上充滿這樣的說法:"反核能就是反氣候保護";"不支持改進核能,就不是全心全意支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或者,"誰若不想談核能,就請對氣候變化問題閉嘴。";甚至還有人堅信:"核能勢將東山再起"。這些說法,有道理嗎?
核能無排放?
不。核能也會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幾乎沒有任何形式的能源是全無排放的。這一點,我們稍後詳細介紹。鈾的提取、運輸和加工過程會產生排放。核電站漫長而復雜的建設、拆卸過程中也會釋放二氧化碳。最後,還必須按照嚴格標准運輸及儲存核廢料--這裡也有排放問題。
利益集團--如奧地利咨詢公司 Enco--聲稱,核能零排放。該公司為荷蘭經濟事務部撰寫的一篇研究報告便善意看待核能在荷蘭未來能扮演的角色。報告稱,"選擇核能,主因在於其供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且無任何二氧化碳排放。" Enco由核能機構專家創立,並與核電利益攸關者合作,因此,絕非全無私利。
"未來科學家"(Scientists for Future)研究團隊在世界核能與氣候大會上公布報告中則有以下結論:"考慮到當前整體能源體系,核能絕非二氧化碳中立。"
德國之聲采訪了該報告作者之一的柏林工業大學教授威勒爾(Ben Wealer)。他批評核能的支持者"忽視眾多因素",例如,核廢料永久儲存庫的建造和運營、核廢料的運輸以及核設施的拆除。
德國之聲能看到的所有研究都指向同一個方向,即:核電並非無排放。
核電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多少二氧化碳?
在這裡,各種計算結果之間有很大差異,原因是,它取決於是僅涉及狹義的能源生產過程還是涵蓋核電站的整個生命周期。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在2014 年的一份報告中給出這一數字:每千瓦時排放3.7至110克二氧化碳。威勒爾就此表示,長期來,人們假設核電每千瓦時平均產生66克二氧化碳,但實際值要高得多,原因之一是,法規(如安全方面)更復雜,導致新系統比早期系統釋放更多二氧化碳。
有關從鈾提取、發電到核廢料儲存的整個核電周期的研究還很少。一些研究人員注意到數據匱乏這一事實。在一項研究中,世界能源信息服務社 (WISE) 計算出,考慮到整個生命周期,核電每千瓦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17克。這裡須指出:該機構公開反對核能,因此,或許不完全公正。
不過,考慮了整個生命周期和生產過程的其它計算結果也得出類似值:斯坦福大學大氣與能源項目主任雅各布森( Mark Z. Jacobsen)就指出,依據鈾提取的不同電力組合及其它變量,核電碳排放量在 68-180克/千瓦時之間。
與其它能源相比,核電是否更環保?
如將核電站的整個生命周期計算在內,核能比煤或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更環保,但同可再生能源相比,則有相當大的差距。
根據德國聯邦環境局尚未公布的新數據和 WISE提供的生命周期計算結果,一千瓦時核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光伏系統的3.5 倍;與陸上風電相比,是13倍;與水電相比,更達29倍。
增加核電能否阻止全球變暖?
世界各地,核能產業的代表和某些政界人士呼籲擴大核能,例如在德國,右翼民粹主義的德國選項黨便稱核能"現代、清潔"。該黨呼籲德國恢復核電。一些國家呼籲建造新核電站。贊同者們的論點是:若無核電,能源領域的氣候績效就將惡化。對此,很多研究人員予以反駁。 柏林工業大學的威勒爾教授便表示:"對核能貢獻的看法過於樂觀。事實上,核電站建設時間太長,成本太高,無法對減緩氣候變化產生明顯影響。核能的獲取,速度太慢。"
《世界核工業現狀報告》(WNISR) 的作者施奈德( Mycle Schneider) 有如下看法:"核電成本大約是風能或太陽能的4倍,而建造新核電所需的時間是其5倍。 " 他強調,世界必須在10年內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而核電在未來10內將無法為此做出重大貢獻。"
英國智庫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研究員兼政策顧問弗洛加特(Antony Froggatt)贊同這一觀點。他指出, "核能不是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過高的成本、對環境的後續影響以及缺乏公眾支持等綜合因素,均不利於開發核能。
綠色和平組織活動人士、核專家哈弗坎普( Jan Haverkamp) 指出,考慮到其高成本,核能技術將耗用擴大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財政資源,而可再生能源能提供比核能更快、更多和更便宜的能源: "投資於核能的每一美元都意味著重要的氣候有效措施缺少一美元。從這個意義上講,核能不是氣候友好能源。"
此外,核能本身也受氣候變化困擾。盛夏季節,許多河流水位下降,核反應堆的冷卻得不到保障,因此,一些核電站不得不減產或完全脫離電網。
施奈德教授還對德國之聲指出,最重要的是,由於其在市場上的重要性下降,"核能復興"一詞站不住腳。事實上,核工業多年來一直在萎縮。他說: "過去20年,有95座核電站並網,但有98座關閉。如果不計中國,則過去20年核電站大軍減少了50座反應堆。不存在欣欣向榮的核工業。"
Jo Harper和Gero Rueter亦對本文撰寫有貢獻。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陳俊良 說那麼多屁話,碳排就是數字可以呈現的東西,做成表格對比啊!
2021年11月13日09:45
葉昱明 不是擁護核能,是過度時期以核養綠,太陽能環保嗎,太陽能板你怎麼處理,台灣冬夏風向不同,沒有恆定風場,你可以告訴大家,再生能源在哪裡,潮汐發電這個研究到哪裡了,不要一天到晚帶風向啦🤷♂️
2021年11月13日11:22
DeleteSS 帶風向帶起來
2021年11月13日09:55
youk852 德國好像是跟擁核國法國買電呦,所以德國溫室氣體不多,所以德國很環保
2021年11月13日11:10
Fan 不然燒煤是可以保護嗎?
2021年11月13日11:0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