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郝致琪
在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雨林面積消失等氣候變遷與環境問題下,「節能減碳」以保護地球環境的概念早已不新鮮。然而,許多人對於在生活中要怎麼做才能有效落實減碳,卻存在許多迷思和思考誤區。
錯估食物里程碳排占比 應從碳排量最大的生產製造階段著手減碳
對消費者而言,食品在生產階段所製造的碳排放是看不見的,最直接能感知到的碳排放訊息來自於食品包裝標示的產地、品種,是進口或是國產,進而思考到不同來源的食品從產地到餐桌製造了多少碳足跡。此時對消費者來說,若希望能在飲食中落實減碳,最直覺可行的方法似乎便是從消費選擇著手,以購買碳足跡更低的商品來實現低碳飲食,而食農教育也不斷以「地產地消」概念鼓勵消費者多吃當季、當令農產,並以低食物里程作為國產食品的優勢。在運輸物流方面,在地食品的碳足跡無庸置疑地比進口食品更低,然而,食物里程在食品生產系統中的碳排量占比卻不如大眾想像中具那麼決定性的影響力。
以牛津大學發布的Our World in Data數據來看,在牛肉、乳牛肉、羊肉、豬肉、咖啡、魚、蝦、起司、米飯、橄欖油、葵花籽油等多項食品製造的溫室氣體中,養殖階段的碳排量在食物生產供應鏈占了最大宗,以肉牛、乳牛、羊肉為例,養殖的碳排占比皆為總碳排量的一半以上;而運輸的占比卻幾乎要消失於圖表中,以肉牛為例只占了不到5%。動物產品的碳排量更是植物基食品的10至50倍之多,相形之下,食物里程、包裝、冷鏈保存、特殊農法或飼養方法的影響都沒有食物類型的差異來得大。由此可見,在降低食物里程以減碳之外,多選擇低碳的植物基食品,並降低食品在生產養殖階段的碳排放、採用環境友善的永續農法,才是減碳的根本之道。
永續飲食轉型非一蹴可幾 替代性飲食替代的究竟是誰?
畜牧產品的碳排量高已是不爭事實,牛肉的碳排更居食物之首,因此除了選擇低碳食材,開發替代性產品也是今日一大飲食趨勢。然而,當我們在尋找替代性食品時,尋找的關鍵在於找到讓消費者真正能接受並長久食用的食材和料理方式,而不是只是一廂情願地開發新的替代性蛋白,挑戰消費者「食物恐新症」的底線。舉例而言,昆蟲蛋白產品的研發和上市已行之有年,並主打「吃蟲比吃肉更環保」向關心環保議題的消費者招手。以蟋蟀為例,其不僅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含量高達70%,也是最可持續且易於獲得的昆蟲之一,但因市場接受度不高而遲未在全球市場普及。
事實上,這種宣傳沒有廣泛奏效的原因在於,推廣替代性蛋白的關鍵並不在於論述「吃蟲/吃某一食物對環境的影響是否有比傳統肉類低」,因為其實多數食物的生產對環境的影響都不會比肉類更高。在碳排量前10名的食品中,最常見的牛肉、羊肉、乳牛肉、豬肉、家禽肉等肉品就佔據了5名,其餘5名則為起司、巧克力、咖啡、養殖蝦、棕櫚油。
推行昆蟲蛋白的另一個難處在於,多數消費者並不希望在食物中看見昆蟲的樣子,於是昆蟲蛋白產品多半只能以烘焙食品、麵食或粉類形式被接受,在這樣的現實下,人類食用昆蟲的份額不僅相當微不足道,也使得昆蟲產品的競爭對手最後根本不是肉類,而是其他碳排較低的食物,對於減碳的效益打了更多折扣。
因此,基於環保而做出的飲食抉擇並不會直接導向昆蟲蛋白,注重環保也並不意味著消費者就會順理成章地導向替代性產品,引導消費者轉向綠色飲食的關鍵在於找到消費者真正願意用來代替肉類的食物。人類對畜產品的需求不會在一夕之間消失,永續飲食轉型亦不可能一步到位。比起期待消費者斷崖式放棄既有飲食習慣,在研發市場接受度高的替代性食品之餘,同時也應尋求更永續的畜牧生產方式設法降低碳排。
與其將動物視為食物生產單位 應從「生態系如何生產畜產品」角度思考碳匯
由於人類短期內不太可能完全放棄肉類消費,而食品生產系統卻貢獻了全球約3分之1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其中農畜生產端又占了最大占比,如何促進農畜產業科技智慧化和永續轉型,對於淨零排放的目標就顯得至關重要。
傳統畜牧業需耗費大量水、土地等資源,其碳足跡也十分驚人。隨著全球人口不斷增長、需求激增,現代農業需要透過科學技術來擴大飼養規模,並在更少的資源投入下提高動物蛋白質的產量、同時又能減少碳排,這對於維持未來糧食供應的穩定和應對氣候變遷都非常關鍵。
隨著這一趨勢發展,現代農業的角色將被重新定義,農畜產業不僅僅是糧食的主要生產者,更會成為全球重要的碳捕捉產業。在這個新思維中,我們不再將動物僅僅看作食物的生產單位,而是將整個生態系統視作一個複合的生產模式。例如,在乳牛養殖中,不僅考慮牛肉或牛奶的產量,還要將整個牧場當作碳吸收與儲存的一部分來管理。
因此,增強農畜產業對碳匯的貢獻是永續發展的重要目標。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跳脫傳統的「動物生產食物」思維,轉而以生態學家的視角來設計農畜系統,通過先進技術將更多碳儲存在土壤和植被中,以提升土地生產力並減少溫室氣體。最終,這樣的智慧農業模式有望能為農民帶來雙重收益:一方面是來自農畜產品的直接收入,另一方面則是來自碳回收和碳交易的經濟價值。這種模式能為農畜產業帶來新的視角與可能性,降低環境負擔、為提升糧食安全提供積極作用、更高效地滿足人類需求,並逐步邁向環境友善的農畜產業未來。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本文出自食力Vol.37季刊《無抗、減廢、更永續!台灣農畜產業的破圈革命》】
延伸閱讀
▶抗生素飼養的倒數計時:動物健康即是人類健康 無抗飼養不再是選擇題
▶除了放流河川還有更多利用可能!糞尿資源化能灌溉農田 還能幫助處理工業廢水
▶農食系統碳排佔全球3成、75%來自農場端!改善「飼料效率」才能讓地球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