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什麼是小烏龜世代?掌握孩子生理發展從觀察做起

媽媽寶寶
更新於 2024年11月06日02:02 • 發布於 2024年10月31日05:00
學齡前兒童發展檢核表│小烏龜│同儕發展│3C育兒│社交

新冠疫情爆發,徹底改變了全球的生活常態。三級警戒隔離在家可以減少與外界接觸,雖然看似為嬰幼兒形成了一道安全屏障,但透過醫療與教育界的觀察發現,2020年之後出生的幼兒,在語言、認知、情緒及動作能力等發展出現較緩慢的現象。如今,這一代的幼兒已陸續進入幼兒園就學,但根據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資料指出,早療通報人數在疫情解封後,卻逐年創下新高,形成了「小烏龜世代」。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職能治療師吳羽庭表示,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父母更得多多觀察嬰幼兒的各方面發展,若發現孩子有相較同儕發展較慢的狀況,則得即時尋求醫療資源幫助孩子儘快追上發展里程碑。

如何判斷嬰幼兒是否為小烏龜?

首先家長可以下載「台北市學齡前兒童發展檢核表」,每個年齡層都有該年紀需達到的發展里程碑,家長可先從檢核表中,了解孩子是否有發展較慢的狀況。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由於發展情形因年紀而異,吳羽庭職能治療師提供大方向幫助家長觀察:

1.粗大動作:指的是全身或較大肌肉群的動作,如:手臂、腿部、軀幹等的協同工作,與身體的平衡、協調和力量有關。若觀察嬰幼兒動作能力未達檢核表描述,或是他們感到容易感到疲憊、肢體動作不協調、常常摔倒,則需進一步尋求醫師或職能治療師檢查。

2.精細動作:手部相關的細部動作。像是手眼協調、抓握物品和工具使用等技巧。家長可觀察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可否自己抓握奶瓶、使用餐具、穿衣服、刷牙等自理能力來觀察精細動作的發展。

3.認知:包含注意力、記憶力、表達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執行計畫能力、視知覺能力等等。在嬰幼兒時期,最容易從語言表達來觀察其認知發展,然而需注意的是當嬰幼兒的語言沒有發展良好,不見得只與「語言能力」相關,而是認知和社交情緒發展都受到語言學習的影響,因此都需要一同練習。

4.情緒和社交:孩子能否觀察、分辨他人的表情,是否主動表達(非口語或口語)、有沒有出現共享式注意力、能不能自我調節情緒、會不會模仿大人動作等等都是重要的觀察面向。

學齡前兒童發展檢核表│小烏龜│同儕發展│3C育兒│社交

小烏龜世代的成因

根據小烏龜世代形成的原因,職能治療師吳羽庭有以下說明:

1.外在刺激減少

疫情期間由於三級警戒的隔離政策,對於爸爸媽媽來說,為了杜絕嬰幼兒確診的可能性,許多人也減少前往公園、有眾多兒童設施的場地。但是這些設施有助嬰幼兒發展粗大動作、在探索環境時整合感覺刺激。

而隔離政策使得嬰幼兒缺少了外在刺激,進而影響到粗大動作、感覺統合的發展,可能造成嬰幼兒在接收感覺刺激時,會變得比較敏感或是反應遲鈍。舉例來說,玩沙、踩草地的過程,能讓大腦學習觸覺刺激的接收與處理,若缺乏相關經驗,或會讓嬰幼兒對於觸覺刺激過於敏感,影響情緒和人際互動。

2.戴口罩缺乏情緒覺察

為了防疫需求,人人皆須配戴口罩,但此舉也易讓嬰幼兒難以分辨他人情緒,影響到孩子理解社交情境,與同儕互動時可能不懂該如何根據他人的情緒做合適的回應,使得社交互動品質不佳。

除此之外,幼兒會透過模仿大人嘴形、臉部表情和聆聽來學習語言,但礙於疫大家皆戴著口罩進行社交活動,音量和音質相對較模糊,不僅影響聆聽對話,也會降低嬰幼兒模仿嘴形口說的機會。

3.孩子缺乏生活經驗

幼兒長時間待在家中,不僅缺少了與他人互動的機會,許多應該開始接觸的事項,也容易因為父母的過度保護,缺少了學習機會。如:爸媽幫小朋友整理玩具間,幼兒就不會養成分類對照玩具的認知概念、也沒有機會學習物歸原位的規矩。

當幼兒入學後可能因缺乏生活經驗、與家中的生活落差過大等因素,使得幼兒在幼兒園需獨立自理時感到挫折、產生適應不良的情緒。

4.3C育兒

新冠病毒的大爆發,打開了全新的工作模式,「居家辦公」,對於家庭有嬰幼兒的人來說,為了降低育兒負擔,不免會於日常中加入使用3C產品。根據兒福聯盟的調查指出,疫情期間有超過7成的家長,因擔心染疫不敢帶孩子出去玩,取而代之讓3C產品變成孩子的夥伴,但長時間接觸3C產品、皆會影響幼兒的專注力、情緒調節能力,因此,不可不慎。

學齡前兒童發展檢核表│小烏龜│同儕發展│3C育兒│社交

父母該如何引導小烏龜世代?

所謂發展遲緩是指6歲以下的幼兒,在認知、生理、語言及溝通、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技能無法自理,並有疑似異常或可預期有發展異常的情形。吳羽庭職能治療師表示,父母可藉由國健署的「0~6歲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觀察幼兒是否有相關先兆,或是至醫院的復健科就診,以免耽誤幼兒的治療。

針對小烏龜世代的幼兒,爸爸媽媽也可以透過引導技巧,在居家也可以促進嬰幼兒的發展:

1.增加環境刺激

0~6歲是感覺統合發展的黃金時期,此時是大腦神經元發展最快速的時候。隨著後疫情時代的到來,每個人都已逐步回歸正軌,建議家長可多於假日時,帶著幼兒至戶外踏青活動、減少接觸3C用品的機會,透過外部促進感覺與動作的整合,增加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操作經驗。

2.增加人際互動的經驗

小烏龜世代的幼兒缺乏與人互動的機會,小羽治療師表示家長可帶著幼兒多參與團體活動,像是社團、才藝班,或者帶可與小朋友一同玩耍的玩具去公園,創造「一起玩」的情境。

3.適度放手增加孩子生活經驗

「生活自理」是為自己負責的態度,全面性的幫助孩子,恐變相剝奪學習機會,即便是0~2歲的幼兒仍可練習生活自理。例如:自己扶奶瓶、丟尿布進垃圾桶、手抓食物、擦嘴巴等,從小事開始學習,培養孩子自我照顧的信心與責任,並在未來更加適應群體生活

引導幼兒有訣竅

正確的引導方式,才能有助幼兒持續進步,反之,則有可能造成反效果,吳羽庭職能治療師提出2點家長較容易發生的誤區:

1.避免孩子犯錯:家長可能是心疼孩子、想讓孩子次次都有成功經驗的想法;然而讓孩子練習「嘗試錯誤(try and error)」是非常重要的,當孩子從錯誤中學習、了解為何錯、想出解決策略,不但可以幫助孩子練習挫折忍受度,更可以訓練孩子具備邏輯思辨、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度讚美:當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可以獲得「好棒」、「好聰明」、「好厲害」的讚美,可能會讓孩子對讚美「成癮」!「讚美成癮」的孩子,會對事物減少內在動機,變成「沒有獲得讚美就不做」的情形。因此搭配「鼓勵」是非常重要的。

鼓勵跟讚美的差異在於:「鼓勵」描述孩子執行的具體事蹟,讓孩子對於執行的事物有內在連結,進而形成「成就感」;而「讚美」的句型則是可以套用在任何情境。舉例來說,當孩子學會穿襪穿鞋時,家長可以把「你好棒!(讚美)」再加上「你會自己穿鞋子了!(鼓勵)」

吳羽庭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羽庭兒童職能治療師

諮詢專長/幫你顧家公司兒童發展部門負責人
經歷/深耕醫療院所、學校系統與居家療育多年,具上百場親職講座經歷,經營近萬人追蹤粉絲專頁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資深兒心科醫師建議:別把發展當賭注,就醫是為幫孩子「撕下標籤」
家有小烏龜,在家就能加強語言力的10個技巧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