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分心」可以提高生產力?研究發現:高效工作的甜蜜點在此

Cheers 快樂工作人
發布於 02月03日00:00 • 蔡宇哲

一心多用,真的只是陋習嗎?研究發現,在某些工作中「主動」分心,有助於你提升產出品質。

小美一早進公司,就收到幾份需要深度分析的報告,幾個會議排滿了日程,會議前需要進行細緻的準備,還得處理幾封客戶服務郵件。她一邊回應簡單的郵件,一邊審閱報告,偶爾還打電話解決客戶需求。到了下午,她開始出錯,更感到自己的精力耗盡,最終完成的工作遠不如預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小美的情況反映了許多人的困境。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各種訊息和任務轟炸,不同認知負荷的任務混在一起,導致我們很難專注於重要的工作。

一項研究想瞭解「多工」對生產力與精確度的影響。參與者被分為2組:一組需要按順序完成不同認知負荷的任務(單工),另一組則可以自主隨意切換任務(多工)。

研究結果顯示,多工行為有2種不同的模式: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1. 精確度下降:隨著多工切換次數增加,任務的準確度逐漸下降。頻繁切換任務會消耗大量的認知資源、導致工作記憶負擔過重,錯誤率顯著高於單工者。

2. 提高生產力:然而,研究者也發現,適度的多工行為其實能提高效能、控制準確度,達到最佳生產力。原因在於,切換任務可以讓人提升警覺性,也有機會從不同角度思考,激發新的靈感。

這與你的工作經驗是否類似呢?研究顯示,多工不盡然全是壞事。但如何找到平衡? 以下根據研究結果的幾個建議提供方向:

鎖定需要專心完成的工作

雖然多工的任務在你我的工作中相當常見,但對於高認知負荷的任務來說,「一次專心處理一件事」才能確保產出品質,例如:研發、策略制定、決策分析等工作,應該避免頻繁切換焦點。

適度切換,避免倦怠

針對低認知負荷的任務,「主動」切換可以避免長時間專注造成的倦怠,並且保持最佳的生產力狀態。例如,例行的客服回應、庫存管理等,這些步驟較為固定、結構化的工作,適合多工進行。

需要強調的是,有益處的多工應該是「主動地」選擇切換任務,而不是被動受到外部干擾……

繼續閱讀全文👉🏻「分心」可以提高生產力?研究發現:高效工作的甜蜜點在此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 現在加入《Cheers快樂工作人》官方LINE會員,更多精選人物故事、企業報導,讓你職涯力up!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