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30歲女超養生 竟年長20顆息肉!醫:1類人超高危「大腸鏡也難揪出」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04月25日02:59 • 發布於 04月25日00:42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一名30歲女平常少吃肉,超養生,但每年大腸鏡檢查,竟然發現20顆息肉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一名30歲女平常少吃肉,超養生,但每年大腸鏡檢查,竟然發現20顆息肉。

一名30歲女子持續4年做大腸鏡檢查,但每年都要切除10~20顆息肉,她不解為何不菸不酒,且多吃菜、少吃肉,仍會長出大量息肉,醫師表示,女子罹患的是鋸齒狀腺瘤症侯群,未來罹患大腸癌比例可達40%,因此有此類症候群的家族史者應自40歲起做大腸癌篩檢,一旦發現息肉就立即切除,才能預防大腸癌。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腸胃科醫師葉秉威在其臉書「胃腸專家葉秉威醫師」表示,上述女子已連4年都做大腸鏡檢查,但每一年都切10~20顆息肉,但日前他幫女子做大腸鏡檢查時,又再度切了10多顆息肉。該女子無奈地稱,她個人不菸不酒,且多吃蔬菜、少吃肉,也非胖子,為何仍長如此多顆息肉。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葉秉威表示,女子罹患的鋸齒狀腺瘤症侯群,是因為基因變異導致息肉持續長出,「且她新冒出的息肉不少是1~2公分以上的大息肉。」患者得大腸癌的比率約25%~40%,更棘手的是,這種息肉上常有一層黏液,很容易被忽略誤以為殘便,而被醫師視而不見。

葉秉威表示,鋸齒狀腺瘤症侯群患者,他個人臨床上常遇到此類患者,且此類患者的一等親也很可能罹患此症候群、曝露在大腸癌風險,應自40歲起就定期做大腸鏡篩檢。此外,這種息肉用糞便潛血篩檢效果差,只能透過定期大腸鏡檢查。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5
  • RUOLIN
    每年都要切除息肉....辛苦她了
    04月25日14:48
  • 明清
    長息肉其實是「絨毛」細胞病變,注意「絨毛」並非毛,而是有微血管、淋巴、神經,容易被糞便沾黏包覆,如果糞便水份被絨毛吸收而未移動,這種硬化的固體如陳年累積就是「宿便」,但是硬化的糞便也會脫落,大塊的宿便脫落會連同絨毛拔除,所以拉肚子時候伴隨腹痛就是絨毛被拔除,因為絨毛內有神經。基本上絨毛脫落後會再生長出來,如果是同一處的絨毛一再被拔除,可能造成揭倉疤現象,傷口不斷被揭開會造成細胞增生,所以皮膚最後會變厚變粗,導致形成難看的疤痕;同處的絨毛不斷脫落,也會導致絨毛變粗增生,以防止容易脫落,久而久之增生成為息肉,所以和你吃什麼比較沒關係,倒是排便習慣影響較大,避免便秘很重要,道家提供養生的方法很有效,那就是「提肛」,也就是肛門收縮運動,希望大家遠離便秘困擾,息肉自然不易形成。
    04月26日02:05
  • 一個朋友的妹妹在飲料店里上班,每天一杯珍奶,28歲就脖子長大腫瘤。常常吃不好的飲料零食也是會長瘤,吃油炸零食甜點就更不用說
    04月26日01:44
  • 葳葳
    命裡有時終須有
    04月26日00:05
  • Lee
    所以說養生幹嘛!有的人喝酒喝了30.50年他高齡90幾才走身體也無恙 這世界⋯
    04月25日15:5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