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 2050 年淨零未來,乘著綠色浪潮創造新的產業機會!企業如何點滿系統化技能,開鋪永續升級之路?如何裝備創新概念,創造綠色價值?如何善用數據,邁向淨零生態系?
《未來商務》FC Choice 首場以「淨零全攻略」為主題,邀請勤業眾信資深會計師陳盈州、倍力資訊總經理許金隆、AirSaver 產品開發部經理林育生、好盒器創辦人宋宜臻、麟數據產品長丁士翔,帶來各式淨零減碳解方。
永續概念下資源吃緊,提升效率為首要目標
在企業永續發展上,勤業眾信資深會計師陳盈州指出,今年共有 6 大議題應關注。首先是數據的揭露,針對永續大家會更聚焦,有一致的標準;再來是供應鏈管理,從自願性到強制性,企業應嚴格檢視供應鏈的 ESG 規劃與執行;接著是創新,透過創新達成企業永續發展與淨零目標;針對氣候部分,企業應具備韌性,得以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另外永續發展上,要縮小領域發展的知識跟技能差距;而發展 AI 部分,資安、隱私都須相當程度的重視。
面對這些挑戰,陳盈州建議企業從 3 部份來強化自身。首先就是「數位能力」,方能加速決策流程,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其次是「供應鏈管理」,建立高透明度的供應鏈體系,使企業能夠及時掌握庫存狀況、預測交付時間,降低存貨成本;最後則是「人力資源」部分,企業應提供員工相應的培訓和發展機會,吸收更廣泛的人才。
隨著 ESG 的重要性增加,資源愈來愈吃緊,比起去買碳權,效率如何提升更重要。陳盈州舉例:「像換燈泡這種小事,每年就可能省下很多電費,先把自身可做的先做,再去談買碳權,請別人做一定是最後的手段。」企業要達到淨零,可以依循訂定目標、發展策略、調整商模、增強人力、監控成效等 5 步驟達成目標,必要時可以異業、甚至同業合作,畢竟環境需要大家一同維護。
碳排雖是成本,卻也是企業超車同業的機會
倍力資訊總經理許金隆引用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未來 10 年內重要風險議題中,「環境議題」就佔 6 項,包含極端氣候與生物多樣性失衡等,在在顯示淨零排放的重要性,「過去我們談企業競爭力是看 EPS,但現在加上了 ESG,企業將不只是賺錢,而是要為地球做一些事。今年各部門也加強在 ESG 的管制,包含環境部管轄了每年碳排超過 205 萬噸的業者都必須做碳盤查,金管會也有一套自己的永續準則。
然而隨著碳管理趨嚴,企業執行上也面對不小的挑戰,由於盤查經驗及專業知識不足,致使資料收集、計算、報告整理等都相對困難,為此,倍力資訊打造碳管理平台「碳管家」,能組織碳盤查資料,計算、管理碳足跡,並模擬碳減量。
透過碳管家,企業能快速產出多元利害關係人要求的報告書。依據報告對象及目的,彈性設定報告邊界及使用的盤查規範,活動數據提供後,即可同時產出環保署、金管會或供應商等不同單位所需盤查報告,並提供完整且詳細的計算工作底稿,便於稽核查證。許金隆說:「碳是成本的一環,如果企業做得好,反而會是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環保產品仍需不斷精進流程,繼續為保護地球努力
AirSaver 主要為電商提供「緩衝包材」,談及現在綠色消費趨勢,產品開發部經理林育生分享:「很多都是我們現在普羅大眾能做的,包含以租代買,或是優先選購再生產品,至於買東西的部分,也盡量選有環保包裝的。」
近年來受疫情驅動及消費者習慣改變,零售業網路銷售金額逐年攀升,根據環保署統計,2021 年全國網購銷售額攀升至 4,303 億元,約耗用 2.2 億個網購包裝,產生約 5 萬公噸包裝廢棄物,包材減量迫在眉睫。當前網購常見的緩衝包材「泡泡紙」(氣泡布)大多成份不明或採複合材質(PE+PA)因此回收效益低,而 AirSaver 新型氣泡袋使用單一材質 PE,並包含 30% 再生料,不僅便於回收,其設計也更利於包裝,加快店家出貨效率。
AirSaver 秉持著環保使命,期許在今年底能達到「包裝 2.0」目標。林育生說,這其中有 3 個方向可以做,分別是:源頭減量、提升再生利用的比例,以及提升循環箱的使用率。「根據環保署的統計,2022 年的我們的緩衝包材,平均來到 2.4 億個。」因此 AirSaver 也計畫持續精進配方,達到環保目標,預計於 2026 年推出二代環保塑膠。
數位化管理循環杯,打造循環經濟
好盒器以循環杯作為主要業務,創辦人宋宜臻點出他們最初的創立理念:「我們生活中不知不覺產生很多的一次性垃圾,2021 年我們就用了超過 40 億個一次性的紙杯。」最開始執行過循環杯構想時,並未想到背後龐大的供應鏈體系,其中要有清洗容器的服務供應商、物流的運送機制等,都需有一個整合的團隊將其串聯,杯子才能重複回到店家被消費者使用。
即使困難,在循環杯的業務上,好盒器也有不少堅持。如在原料製造上,好盒器採用全 PP 塑膠,沒有複合材料,「畢竟循環杯還是有生命週期,我們希望它結束之後,能再被回收利用。」清洗部分每季都會委託第三方 SGS 檢驗,確保品質穩定讓消費者安心。為提升容器運用效率,好盒器在容器上放置 QR Code 及 RFID,以數位管理提升物流調度效率,並透過數據分析使用者的使用跟歸還率較高。
循環杯的最大痛點,就是用戶「借了不還」。好盒器曾嘗試不少方法,最初使用採押金制,歸還率卻無法提升,宋宜臻打趣道:「每個杯子收 50~100 元的押金,當時是我們公司財務狀況最好的時候。」不過站在資源耗損的角度來說,這些容器在使用者手上很少會二次使用,違背品牌初衷。
因此最後好盒器商模改採會員制,在此機制下,「大家怕有不好紀錄,反而提高歸還率。」好盒器算是創造了一個循環經濟的樣本,當更多店家加入,帶來更多的使用者,背後清洗跟物流供應鏈成本可以更低,店家加入的門檻、負擔的成本也就更低,吸引更多店家同時達到正向循環。
整合數據,在 ESG 使用上更容易
麟數據以「數據科技」起家,主要協助客戶數據收集、清洗,進一步管理、分析到應用,幫助做出商業決策。不過數據和永續的關聯性是什麼?丁士翔分享:「企業在做碳計算的時候,其實相對單純簡單,就是碳排放源乘上碳係數,但痛點在企業內部的數據究竟在哪裡?如何蒐集?怎麼整理?這點讓各企業都相當焦慮。」麟數據就是善用在數據面的優勢來協助客戶。
麟數據整個公司的核心,就是建立在 Data Hub 上。丁士翔解釋:「我們公司在做的就像是是數據平台,整合的就是企業內部的資料庫,將不同地方的資料都收集起來,並且制定數據標準。」畢竟如果數據品質不穩定,談ESG 很難確保數字正確,尤其面對不同產業時,它的碳排放源或數據來源都不一樣。丁士翔舉例:「我今天這個欄位可能叫二氧化碳,別的地方可能給它的名字是 CO2,然後在另一個地方可能又是另一個名字,過程可能就要耗費很多人力、精力去統合這些資料,會讓 ESG 報告冗長且成本暴增。」
整合完所有資料後,麟數據希望能達到的,是將其變成企業內部的資產,到時企業不管是在碳權的相互計算,或要跟其他企業做數據交易時,就能把這些不敏感的資料拿來使用。丁士翔說:「我們希望企業間在做數據交換的時候,可以更流暢、容易。」不只如此,麟數據在數據平台上面也有永續管理的服務,包含碳排放、碳足跡、碳中和,也有碳變異關稅的平台,幫助企業在永續上事半功倍。
延伸閱讀
2024台灣行銷趨勢觀察:AI、短影音、ESG減碳⋯企業營運要注意哪些焦點?
重新定義所有權!高端二手服飾循環減碳商機正夯
AI 助攻!2024 年 IoT 物聯網應用趨勢:車對車、永續循環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