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印象中的麵條男孩(Noodle Boys)似乎都是五官細緻、身形削瘦、線條骨感,看上去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但這只是表象,即便仙氣,但衣服要撐得起來,還是少不了肌肉的陪襯,而且風吹就倒之於健康,實在不是什麼好事。不過,這裡指的肌肉不是那種猛爆型的大塊肌,而是精實肌,有線條卻不張揚,甜茶就是代表人物。如果你的形象包含穿衣和長相也屬於這一款,又該如何打造出適合你穿衣樣貌的身材呢?健身教練提供了以下訓練課表與飲食計畫。
精實麵條男孩改造計畫
切記,你的訓練重點在於高次數、低重量,目標是打造緊實肌肉而不在於增加肌肉量體,所以訓練強度和組數都以適中為主。訓練量可以先從每周2次重訓+3次有氧進行,按照自己可恢復的程度再來增減訓練量。
1 阻力訓練
選擇中等重量的器械或啞鈴的阻力訓練,做12~15次一組(最少3組,最多不建議超過6組),將肌肉訓練緊實,而不過度增大肌肉體積。
2 全身性訓練(多關節動作)
著重複合性動作,如伏地挺身、引體向上、深蹲、硬舉等,這有助於全身肌群協調發展,避免單關節動作,使得某些部位過於突出。
3 心肺運動
每週進行2~5次30~4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跳繩,幫助降低體脂率,凸顯肌肉更緊實。
4 核心訓練
強化核心,如平板支撐、側棒式、捲腹、動物流⋯⋯幫助改善身材比例,展現精實的腹部線條。
一週課表建議
重訓:2 天
每次訓練約60~75分鐘即可,以確保效率和恢復。
Day 1:下半身 + 推(Push)肌群
主要訓練下肢力量,並加入推動類動作,訓練胸、肩和三頭肌。
動作1 深蹲(Squat)
組數:3組 x 12-15次
訓練大腿前側、臀部與核心。
動作2 平板臥推(Bench Press)
組數:3組 x 12~15次
針對胸部、三頭肌和肩膀前束。
動作3 啞鈴肩推(Dumbbell Shoulder Press)
組數:3組 x 10~12次
主要訓練肩膀前中束,同時帶到三頭肌。
動作4 單腿保加利亞分腿蹲(Bulgarian Split Squat)
組數:3組 x 10~12次(每邊)
強化單側穩定性,訓練臀部與腿部細節。
動作5 伏地挺身(Push-Ups,視情況)
組數:3組至力竭(如果時間允許)
收尾刺激胸部與三頭肌。
Day 2:上半身拉(Pull)+ 核心(Core)
第二天專注於上半身拉動肌群和核心,覆蓋背部、二頭肌與腹部。
動作1 硬舉(Deadlift)
組數:3組 x 8~12次
全身性動作,主要訓練背部下段、臀部和腿部。
動作2 引體向上(Pull-Ups)/高位下拉(Lat Pulldown)
組數:3組 x 8~12次
增強背部寬度,訓練背闊肌與二頭肌。
動作3 槓鈴划船(Barbell Row)
組數:3組 x 10~12次
強化背部厚度,帶到二頭肌與後肩。
動作4 啞鈴二頭彎舉(Dumbbell Bicep Curls)
組數:3組 x 10~12次
針對二頭肌細節。
動作5 側平舉(Lateral Raises)
組數:3組 x 12~15次
增強肩膀中束線條感,讓肩膀更立體。
動作6 滾輪(Ab Rollout)
組數:3組 x 30秒~1分鐘
加強核心穩定性,幫助整體力量提升。
溫馨提醒:以上動作做過一輪後,你需要評估這樣的訓練量自己是否能夠承受,才不會有過度訓練問題。建議每2~3周做增減來調整以及更換動作。
偏重穩定心率型,這份課表適合初學者或長時間訓練者。過程以穩定的速度進行,這樣不止燃脂效率高,還有助於耐力提升;3天的有氧類型可依自己習慣與喜好進行調整。
Day1 跑步(戶外/跑步機)
時間:30~40分鐘
配速:讓你可以稍微喘氣但仍能說話
目標:訓練腿部肌耐力和心肺耐力
Day2 騎單車(室內單車/戶外)
時間:30~45分鐘
強度:中等阻力,讓雙腿持續用力,但不會力竭。
好處:對膝蓋友好,燃脂效率高。
Day3 游泳
時間:20~30分鐘
強度:以緩慢的蛙泳或自由泳交替進行
目標:全身性心肺訓練,同時減少關節壓力。
瘦而不弱的飲食規劃
1 控制熱量
瘦弱男生想增加肌肉但不變壯,需要攝入略高於維持量的熱量,每日多攝取200~300卡,避免過多脂肪堆積。
2 優質蛋白質
每公斤體重攝取約1.6~2克蛋白質,如雞胸肉、魚、蛋、豆腐,如此方能支持肌肉生長又不至於過多堆積。
3 低脂高纖飲食
多吃蔬菜、全穀類(燕麥、藜麥)及健康脂肪(如酪梨、橄欖油),避免攝取過多精緻加工食品。
4 適量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力量訓練的燃料來源,但建議日常飲食選擇低GI食物(如地瓜、糙米、五穀米,現在坊間健康便當多有這類選項),重訓後可攝取相較高GI食物(白米飯、白饅頭)快速回補肝醣,幫助恢復與防止脂肪囤積。
麵條男孩身形進階建議
簡單來說,你的目標是低體脂+適當的肌肉量,所以保持有氧運動、精緻飲食、適度重量訓練的平衡最重要。
1 保持耐心
精實體型的打造需要長期的努力,避免過於急躁,否則容易訓練過度或飲食失衡。
2 記錄進度
每週量體重或拍照,觀察肌肉線條的變化,適時調整訓練和飲食。
動作示範:World Gym教育訓練官 鄭志威Jacko(IG:jacko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