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船艦近期通過台灣海峽,中國罕見的主動披露相關訊息並嚴正抗議,對此學者分析,由於美軍這次的航行,與過往宣示「自由航行權」不同,目的可能是在水文探勘等「戰略經營」,因此引發中國反彈;另外中國主動披露消息,也很可能是在美國新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上任後,傳達願意「溝通」的訊息。
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12日主發布消息,指出美軍驅逐艦「強生號」(USS Ralph Johnson, DDG 114)及海洋測量船「鮑迪奇號」(USNS Bowditch),於10日至12日期間自北而南航越台灣海峽,並指稱美國「傳遞錯誤信號、增加安全風險」。由於中共過去鮮少主動公布美軍航經台海消息,多由美國第七艦隊先發佈後,再被動證實並痛批,因此這次一反常態的主動披露,也引發外界熱議。
美艦緩步通過台海 疑「戰場經營」引關注
由於美方這次並非以「編隊」方式航行,而是由驅逐艦「伴行」海測船,花費近三天的時間才通過台海,對此亞太和平研究員協會資深客座研究員揭仲分析,這次美軍船艦,應該不只是為了宣示台海航行自由,而單純「路過」,很可能是在進行「水道勘測」。
揭仲認為,由於過去中共一直不斷宣稱擁有台海的「管轄權」,因此如果美軍是在勘測水文資訊,這很容易被解讀為在做「戰場經營」,暗示在為了台海戰事的爆發而做準備。揭仲說:『(原音)這艘探勘船感覺上,應該是在做相關的水道探勘,這個其就是所謂的「戰場經營」,意味的是美國海軍正在做「介入」台海軍事衝突的準備,所以北京當然會感到不爽。』
揭仲也指出,中共過去不斷片面強調台灣海峽是其專屬經濟區,而他國軍船是以「自由航行」或「戰場經營」的目通過,所代表的意涵也不同,因為在經濟區進行海洋科學調查跟探測,等於也是在挑戰中國對台灣海峽的法律訴求。
美軍潛艦出沒西太平洋? 中美雙方水下角力
而10日至12日間,中共也兩度派出反潛機至西太平洋偵搜;另外民間軍事粉專「Taiwan adiz」,12日也表示目擊共軍052D型驅逐艦出沒台灣東北海域,並疑似施放拖曳式聲納。對此淡江大學整合戰略與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太源認為,從種種的跡象來看,也不排除美國潛艦在西太平洋、或台灣附近出沒的可能性。
楊太源表示,共軍這幾天在台海區域大兵力進行「聯合戰備警巡」,後續除了主動發布美艦消息外,更配合媒體做全面性宣傳,疑似想強調美方此次任務是失敗的,判斷中美兩方可能在此事件中,互探軍事底線。楊太源說:『(原音)舖天蓋地的宣傳,好像說美國這次任務是失敗的,但我認為中國大陸是吃鱉的。如果他是失敗的,美國是否應加速撤離?但美國也沒有;我一直覺得美國的潛艦是不是也在附近?這兩邊應該是在水底做一個相互測試。』
戰略競爭加劇 中國傳達軍事談話的可能性
由於此次美艦通過台海,是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的首次,是否有特殊的政治意涵也備受關注。楊太源就認為,除了川普的軍事政策與過去拜登不同,加上美國介入調停烏俄戰事、對中加大關稅制裁等諸多因素,中國似乎想一改過往「不理會」的態度。
楊太源指出,過去拜登政府期間,中國軍方多半都不與美國軍方有所接觸,但共軍這次的「主動揭露」,似乎就傳達出「願意溝通」信息。楊太源說:『(原音)檯面上交手歸交手,還是要做溝通,避免擦槍走火;我覺得中共短期之內也不希望跟美國、或在台海有發生衝突,因為這可能不是他的時間點,所以我覺得中國大陸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避免雙方擦槍走火。』
揭仲則認為,就戰略競爭角度來看,美國對中國的施壓絕對不會停,但北京與華府雙方,對於台灣等諸多議題,仍有談判、甚至交易的空間,因此擔憂台灣的利益,可能在交易中受損。雖然美國無法接受台灣轉換陣營,所以不會完全放棄台灣,但有可能去限制雙邊的政治軍事交流,或台灣的「主權」表態,建議賴政府若有機會的話,能夠主動緩和兩岸局勢,保留一定的彈性,避免被做為談判的籌碼。
黃君華 習近平比民進黨國民黨美國政府日本政府還愛台灣
習近平在台灣周遭演習主要是防止 美軍犯台
防止美國軍政府轟炸 台積電的工廠與研發中心
美國軍政府 如果得不到台積電 就會毀了台積電
台積電最好的策略 就是販賣所有的知識產權如ARM的營利模式
讓想蓋半導體廠的國家都去蓋 如俄羅斯 印度 英國 法國 ...
02月15日08:07
Ruben 洋基航母被商船撞,小心船到呆海,被漁船撞,哈哈哈哈哈!
02月15日05:11
Jk謝 中國可先發制人了?
美軍艦艇已經被追蹤也就是沒有任何保障下
02月15日04:17
Wenmin.C💡 本來還擔心你們沒看到呢
02月15日02:49
鬍鬚 滯台支那人是被共產黨打敗!
竄逃來台寄生的劣等人種!
支那人是台灣唯一的敵人!
這世界中只有支那人對台灣人喊打喊殺!
這世界上只有支那人對台灣人嗆留島不留人!
支那人死光,世界就和平!
中華民國國父是袁世凱!
因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是袁世凱!
孫大砲只是自稱臨時大總統!
但這些都是支那人的狗屁倒灶!
與台灣無關!
02月15日02:3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