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工程師被徵兵、創投紛停擺⋯解讀科技業「以色列真空危機」

商業周刊
發布於 2023年10月26日01:00 • 楊少強

「以色列與哈馬斯的衝突,遠在千里之外的矽谷也能感受到衝擊。」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如是說。

美國CNN報導,今年10月至少有3場在以色列舉行的科技高峰會被取消。從微軟、英特爾到Google,在衝突爆發後也都表示當務之急是「保護當地員工安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以色列與科技大廠關係匪淺。科技業占以色列國內生產毛額(GDP)近兩成、出口金額約一半。以晶片來說,彭博新聞網稱,以色列是東亞以外少數進行先進晶片生產的地方之一。英特爾已在當地經營近50年,並在全國範圍內維持設計和生產業務。蘋果也在那裡設計晶片,由以色列人斯魯吉(Johny Srouji)負責。微軟和亞馬遜也在當地設有晶片設計中心。

工程師入伍共赴國難

多場創投籌資會議被迫取消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為何這些科技大廠願意落腳以色列?答案是勞動力素質。

美國依賴以色列的程度跟台灣不同,台積電若製造不出晶片,衝擊的是下游產品端。而美國仰賴以色列主要在研發端,在當前美、中競爭下,美國需要很多國際人才貢獻腦力,以色列就扮演關鍵角色。

但這也成為科技大廠的罩門。《金融時報》報導,此次以巴衝突,被徵召入伍的36萬名以色列預備軍人裡,有10%至15%是科技業員工,這些員工突然缺席對企業是「重大破壞」。

這也衝擊到美國矽谷。

科技業外包轉「安全導向」

印度、東歐有望受惠以巴戰

路透分析,這場衝突短期內可能會影響科技業對以色列的投資。

「海外投資在接下來幾個星期到幾個月內將會減速,」以色列一家風險投資公司執行長梅維德(Jon Medved)表示。「我們正處於戰爭之中時,很難想像會發生重大交易,」以色列創業國家中心的執行長哈森(Avi Hasson)如是說。

若科技大廠要「去以色列化」,有哪些替代選擇?

《印度時報》引述一家研究機構執行長薩繆爾(Peter Bendor-Samuel)表示,由於以巴衝突引發安全擔憂,科技公司可能會將業務轉移到時區和人才能力相近的地點,「印度和東歐將受益。」

以巴衝突導致的科技業遷徙,反映的是外包形態的典範轉移。過去外包是效率導向:哪裡成本低就去哪裡。近年來地緣情勢升溫,他們希望分散風險,形成「效率加安全」的雙軌式外包。

研究機構Maersk與路透,今年9月對全球逾300家供應鏈業者調查,報告結論是「廠商重點正從『削減成本』轉向『降低風險』」。

企業早練就快速回血本事

短期衝突提供先蹲後跳機會

在「安全」成為廠商主要考量下,處於戰火陰影下的以色列,面臨科技大廠外移的風險。但這不代表以色列只能束手待斃,事實上它仍有一些無可取代的優勢,使科技大廠很難輕易「去以色列化」。

這是因為在長年戰爭陰影下,當地企業必須兼顧安全與效率。因此在戰爭時化解衝擊、平時迅速恢復,就成了企業的基本技能。

哈森就預期,雖然此次以巴衝突看似嚴重,但因以色列科技公司能在衝突期間運作並恢復,「我不認為投資者對以色列那麼快就失去信心。」

梅維德也表示,他相信以色列將繼續成為科技投資目的地。「從歷史上看,每次以色列參戰,長期來看都是一個買入時機。」

其次,是專業人才的保護傘。薩繆爾表示,以色列人才的性質非常專業,「目前不太可能將技術業務從當地永遠轉移出去。」

一家雲端安全新創公司「寶石安全」(Gem Security),剛從美國投資者籌資2千3百萬美元,儘管一些以色列員工必須履行參軍義務。但該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札柏斯坦(Arie Zilberstein)表示,以巴衝突「不會改變我們繼續留在以色列的計畫。」

從業界的表態也可看出。這次以巴衝突,部分科技與創投業公開支持以色列,有助於確保以色列在科技圈供應鏈的地位。一些專家甚至認為,戰爭可能將強化以色列該行業的實力,因為它可能會得到熱中幫助以國重建的投資者支持⋯。(更多精彩內容,請見1876期《商業周刊》)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9
  • 以色列不是很嗆很會戰嗎? 現在又在靠么什麼
    2023年10月26日01:43
  • Ted Wu
    猶太人最不缺的就是錢,不怕產業撐不住
    2023年10月26日03:26
  • scc
    全部去打仗,沒有人在維持產業,笑死
    2023年10月26日01:59
  • Joe 劉
    下一場仗是綠共和紅共的戰爭~
    2023年10月26日01:33
  • Ian Chiu
    以色列不好好上班打什麼仗 大家都在等你東西出來
    2023年10月26日05:4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