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金牛迎春/溫馨圍爐慶團圓》客家 小炒.封肉.豬膽肝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2021年02月10日21:29 • 發布於 2021年02月10日21:30
客家必備年菜封肉,有封官、豐盛的意涵。

前言:除夕圍爐,一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迎接新的一年,台灣多元社會,各族群圍爐會準備那些傳統的特色年菜,讓家人聚一起吃著年夜飯,特別溫暖。

記者邱芷柔/專題報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攝影

除夕團圓飯是農曆新年的重頭戲,無論市面上年菜如何推陳出新,屏東六堆客家餐桌上,有那麼幾道菜是經典的「年味」代表,像是遵照勤儉不浪費精神的「客家小炒」、象徵高升封官的「封肉」,以及有團圓意涵的甩肉丸料理,團圓飯烹調方式不離客家菜鹹、香、肥特色,其中古法醃製的「豬膽肝」,更是長輩心中難忘的特色年菜。

客家小炒鹹香 封肉必備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客家小炒與祭祀有著密切關係,客家人歲末年終敬天祭祖,牲禮少不了汆燙過的三層豬肉、乾魷魚及豆乾,祭拜後將乾魷魚泡軟,與豬肉、豆乾一起切絲,再加上代表聰明、勤儉的青蔥與芹菜,以醬油、米酒、辣椒,鹹香爆炒,香味與嚼勁搭配恰到好處,是飯桌上的經典年菜。

「封」是客家人的獨特烹飪方式,烹煮過程不掀鍋蓋,將食物密封在容器內,小火慢煲到爛熟為止,古代朝廷封贈官爵稱為「敕封」,因此「封」有封官、豐盛的意思;封肉以燜筍墊底,豬肉入口即化、醬汁香氣逼人,上桌後會請家中最年長的長輩先吃,接下來按輩分夾取,是團圓飯必備佳餚。

早期客家人生活艱困,只有在過年時才捨得吃豬肉,並以醃製方式把豬內臟留著慢慢吃,「豬膽肝」傳承百年工法,平均600隻豬中才能取出30副品質優良的粉肝進行醃製,且工序繁複,因此豬膽肝價格高昂,是客庄年節特色伴手禮;烹煮前先洗去表面鹽粉,蒸軟後再切成薄片,搭配青蒜快炒,即成為配飯下酒的特色年菜,並有「肝膽相照」的美意。

豬膽肝傳統 甩肉丸象徵團圓

「圓」是客家團圓飯不可少的菜餚,甩肉丸即是其中經典,豬後腿肉加上紅蔥頭一起剁碎,加入地瓜粉後用雙手攪拌,手心放點醬油,將肉丸甩打至橄欖形狀,蒸熟後無論煮湯、清蒸、油炸都相當美味;客語的「丸」與「緣」發音相同,有「緣分」、「團圓」的意思,另一種作法則是在絞肉中摻入鹹魚,煎成肉餅後,就是客家年菜中熟悉的家鄉味。

甩肉丸常搭配荷蘭豆煮湯,有團圓的意思。
客家小炒。
豬膽肝以古法醃製。
無論市面上年菜如何推陳出新,屏東六堆客家餐桌上,有那麼幾道菜是經典的「年味」代表。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