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膽胰疾病使用一次性十二指腸鏡,可降低感染風險!3大族群優先使用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2021年09月29日03:14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美國FDA在2019年12月13日核准了單次使用十二指腸鏡。FDA更授予「突破性醫療器械認證」,成為市場上首款也是唯一經FDA認證的單次使用十二指腸鏡。(圖片提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在COVID-19疫情下,患有膽胰疾病的患者,當需要進行手術時,透過「突破性設備」一次性使用十二指腸鏡,可免除重覆性使用十二指腸鏡因消毒不完全,而帶來潛在感染風險,並且能減少醫療人員與患者交叉感染風險。

根據美國緊急醫療研究機構 (Emergency Care Research Institute, ECRI) 統計年度十大醫療技術危害主題中,內視鏡及外科手術器械未經適當再處理過程所造成的感染,自2011年起皆為每年改善重點,2016年仍高居第一位醫療安全議題。內視鏡使用前清潔不全,會造成致命的病原體散佈,為造成感染原因之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美國FDA核准單次使用十二指腸鏡,授予「突破性醫療器械認證」

美國FDA在2019年12月13日核准了單次使用十二指腸鏡。FDA更授予「突破性醫療器械認證」,成為市場上首款也是唯一經FDA認證的單次使用十二指腸鏡。

日前1名47歲膽管癌患者張女士,前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看診治療。張女士在防疫優先的考量下,為降低感染風險,接受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手術,中國附醫內視鏡暨超音波診斷治療中心主任黃文信使用一次性十二指腸鏡順利完成,術後患者恢復良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ERCP介入性治療包括,壺腹括約肌切開術、壺腹括約肌氣球擴張成型術、十二指腸乳頭切除術、膽胰管取石術、碎石術、引流管置放術、塑膠及金屬支架的放置術、膽胰管內切片及細胞刷檢術、膽胰管狹窄擴張術、膽胰管內超音波術及膽胰管內視鏡術等。

另1位70歲許先生,罹患總膽管結石合併多種慢性疾病,在接受內視鏡壺腹括約肌切開術後,順利取出總膽管結石。

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最常用來治療膽胰疾病

黃文信主任說,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是藉由十二指腸鏡進入十二指腸主乳突處(膽胰管開口),再經內視鏡管腔將導管放入膽胰管內,注入顯影劑顯現膽胰管內的病灶,來進行診斷及後續的治療,是目前最常用來治療膽胰疾病的內視鏡手術。

黃文信主任呼籲,以下3大高風險族群可優先使用一次性十二指腸鏡,包括,免疫功能低下的族群、感染「多重抗藥性菌種」的高危險病患,可考慮一次性十二指腸鏡,不會因為清洗消毒不完全而造成感染風險。在COVID-19疫情大流行下,一次性使用的十二指腸鏡減少醫療人員與患者交叉感染風險。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