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一年近200名青少年自殺亡!專家曝三大主因

新頭殼
更新於 2019年03月26日07:42 • 發布於 2019年03月26日07:42
青少年自殺主要原因為「憂鬱傾向、罹患憂鬱症」、「感情因素」,顯示對青少年族群而言,精神健康以及情感人際關係是影響最大的因素。   圖:林芷湲/攝

新頭殼newtalk

在2017年國人10大死因中,自殺高居青少年死因排行第2名,且青少年自殺人數明顯上升,台灣自殺學會今(26)日公布,2017年有193名少年自殺身亡,等同台灣不到2天就有一名青少自殺殞命,主要原因為「憂鬱傾向、罹患憂鬱症」、「感情因素」、「家庭成員問題」,顯現對青少年而言,精神健康以及情感人際關係是影響他們最大的因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在2017年國人10大死因中,自殺是青少年(15歲至24歲)族群第二大死因。自殺通報人次顯示,青少年自殺人數從2017年底至2018年明顯上升,就2018年的自殺通報數據而言,兒童與青少年共計通報7179人次,且青少年的自殺行為及意念背後是一連串因素相互影響,並非單一因素造成,但在脆弱時刻就可能萌生自殺意念和行為。

根據自殺通報數據,青少年自殺主要原因以「憂鬱傾向、罹患憂鬱症」(41.3%)為最高,次高依序為「感情因素」(30.2%)與「家庭成員問題」(20.9%)。顯示對青少年族群而言,精神健康以及情感人際關係是影響他們最大的因素。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常務理事、兒少精神專科醫師陳俊鶯表示,孩子有自殺意念前都會有預兆,如孩子可能會寫下心情、在網路留言,或生活習慣突然改變,飲食不正常、睡眠不好等,有些孩子會有焦慮、憂鬱等情緒困擾,但會先用身體症狀表現出來,如常喘不過氣、常拉肚子,背後就可能是心理問題,家長若發現這些狀況可先互動,評估孩子是否需要找專業介入幫忙。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陳俊鶯表示,親子的互動模式應更親密,彼此同理,建立良性的溝通模式,家長不妨定時和孩子來一場約會,選擇孩子的興趣,如爸爸可陪兒子打籃球、媽媽可以帶孩子看電影、出門遊玩、散步等。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81
  • 圈圈
    知道多少家庭沒有雙薪就過不下去嗎?再加上加班,誰還有時間陪伴孩子呢?難怪越來越多人不生小孩,生育率全世界最低了。以後台灣人若變少數民族,就是企業財團害的,而政府是幫兇。
    2019年03月26日08:14
  • GAO
    也許你們這些自私的成年人可以反思自己的行為或是言語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心靈創傷,為何會憂鬱?很多人大多認為只是心情不好一下子就沒事的,可是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的憂鬱傾向?也許是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造成孩子的曲解抑或是同儕之間相處的問題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創傷,父母有很多壓力,孩子也是,受傷的心靈不是幾天幾月甚至幾年就能癒合的⋯⋯我是一位憂鬱症患者,說這些只是想讓某些人了解,有些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簡單⋯更不要說些攻擊、傷人的話語,這些話我只是站在憂鬱症患者的角度說出來並不代表任何私人立場⋯謝謝各位耐心的看完我這自以為是的長篇大論。
    2019年03月26日08:37
  • 玉秀^_^
    跟經濟息息相關
    2019年03月26日08:17
  • 巫居旺
    如果父母親自己都過得很辛苦,你要他們怎麼把小孩帶好!
    2019年03月26日08:34
  • 江鈞
    2019年03月26日08:0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