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焦點議題】性早熟?注意塑膠製品耐熱溫度

媽媽寶寶
更新於 2017年11月28日06:00 • 發布於 2017年11月24日06:00 • 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平日使用餐具或容器,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將不明物質吃下肚而不自知!長期接觸下,難保不會造成健康風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縱使人體有自行解毒、排毒的作用,但如果長期接觸、攝入某些化學物質,勢必會損害健康,而這些化學物質就存在平日頻繁使用的餐具、容器之中。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環境荷爾蒙」為「內分泌干擾素(EDs)」,一旦進入人體,會擾亂內分泌系統,破壞荷爾蒙的平衡狀態;很多人熟知的「雙酚A」即常見環境荷爾蒙之一。

縱使人體有自行解毒、排毒的作用,但如果長期接觸、攝入某些化學物質,勢必會損害健康,而這些化學物質就存在平日頻繁使用的餐具、容器之中。

塑膠主要是由有機化合物所聚合而成,顧名思義具「可塑性」,被定義為「施加熱或壓力時會自由變形,除去熱或壓力後維持其形的合成纖維、合成橡膠以外的合成高分子物質」。

由於塑膠具有質輕、不易損壞、攜帶方便、價格低廉等優勢,目前在台灣,可說是應用相當廣泛的材質,諸如各式食用餐具、容器、包裝、生活用品等等。然而,近幾年愈來愈多研究結果,都讓消費者開始嶄露出對塑膠類製品的疑慮。

台灣使用的塑膠材質種類非常多,都有各自的耐受特性。塑膠類最讓人疑慮的一點就是「最高耐熱溫度」,每種材質的範圍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一旦高過標定範圍,就會釋放有毒物質,進而侵害人體。他以PP材質為例,最高耐熱溫度範圍100~130℃,即是指從溫度達到100℃起,就有開始釋放毒素的疑慮。

‧奶瓶:養育寶寶必需品,早期常以PC材質為主,因此有溶出雙酚A等數種環境荷爾蒙的可能;一旦長期食入,累積體內,女寶寶可能性早熟、男寶寶可能有性器發展的阻礙,成人期患有腫瘤的機會也大增。建議選用玻璃,怕重或易破損者,PP和PES是不錯的選擇,唯需注意是否標記「BPA-free」(不含雙酚A)。

‧餐具:早期曾使用PVC製作餐具,但須注意此材質含塑化劑(環境荷爾蒙之一),也會因高溫而釋放化學物質。此外,美耐皿是目前常被用來製作餐具的材料之一,雖然表定耐熱範圍是110~130℃,但只要盛裝40℃以上食物,就可能促使三聚氰胺(聚合成美耐皿的元素)釋出,建議還是少用比較好。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
  • 運o彩o信o用o Line:xs5557
    鋼的最好
    2017年11月24日06:5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