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心臟病高居國人10大死因第2名,其中又以冠狀動脈疾病佔多數。心臟血管鈣化是鈣沉積在血管,血管鈣化程度代表血管病變的嚴重度。許多民眾喜歡自行補鈣,殊不知若用錯方法,不僅骨骼沒吸收到鈣,反而促使鈣堆積在血管,增加心血管負擔。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施俊明表示,血管鈣化有兩個主因,分別是血管硬化及慢性腎臟病。血管硬化主因為脂肪堆積,血管壁發炎,造成血管斑塊生成引起鈣沉積,進而形成血管鈣化。多半發生於有心血管疾病或家族史、三高、肥胖、抽菸等危險因子的族群;洗腎患者則因代謝異常,鈣、磷不平衡,身體容易出現鈣化,若同時患有糖尿病,血管鈣化將更嚴重。
血管鈣化早期沒有徵兆,直到血管狹窄嚴重、血流量減低而不足時,患者才會產生心臟缺氧胸悶,甚至心肌梗塞等問題就醫。電腦斷層可診斷出冠狀動脈血管鈣化程度,鈣化指數超過400,即為冠狀動脈狹窄產生急性發作的高風險族群。施俊明副院長表示,曾有一名患者鈣化指數飆到3000,三條心血管如石頭般既硬又狹窄,讓打通血管的難度大增。
施俊明副院長指出,治療血管鈣化的方式包括高壓氣球、切割氣球及冠狀動脈旋磨術等。一般心導管介入手術是以氣球擴張術撐開血管,置入支架;然而對於重度鈣化的患者,一般氣球導管恐難以完全擴張開,如果勉強置入支架,支架無法完全貼合血管壁,支架皺褶處容易造成急性或亞急性血栓,日後再狹窄率也較高。
此外,切割氣球可去除小面積的鈣化,大而厚的鈣化硬塊則需運用冠狀動脈旋磨術清除。旋磨術是用機械式方法將嚴重鈣化的動脈硬化處磨碎,以方便置放支架並完整貼壁,並降低遠期血管再狹窄率,是臨床上相當有用的介入治療手段。冠狀動脈旋磨術的磨頭呈橄欖型,前端帶有鑽石顆粒,用「硬碰硬」原理,以每分鐘16萬轉的速度旋轉,磨掉血管壁最硬的部分,形成一個光滑的血管壁通道,再利用氣球撐開血管放置支架,使血管恢復順暢;被磨成細小碎片的鈣化物,多半能夠通過微血管排出體外。
冠狀動脈旋磨術的磨頭
切割氣球
血管鈣化因素複雜,有心血管疾病或家族史、三高、吸菸、肥胖、更年期女性及洗腎患者等為高風險族群,施俊明副院長建議,可補充維他命K、D,因為維他命K可抑制鈣的沉積,使鈣不要沉積在血管;維他命D則會導引鈣沉積至骨骼,民眾可適度補充,保護心血管健康,並透過規律作息及運動、清淡飲食、控制體重、血壓、血脂及戒菸等可降低血管鈣化的機率。高危險群或有症狀的患者則應及早至心臟科檢查和治療。
研究表明,鈣化積分可以作為分別於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早發家族史等經典危險因素的新的危險標準,可應用鈣化積分有效地評價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而這個預測結果都需經由醫師審慎評估。大致上鈣化分數零分者表示2至5年內冠心病機會是較低的;鈣化分數大於零分者,即使無相關症狀,發生心肌梗塞是比較高的,鈣化指數同時可以供臨床醫師參考,是否需採取預防性用藥以降低未來冠心病發生之風險。
0分→無冠心病
1-10分→可能有冠心病
11-100分→輕度冠心病
101-400分→中度冠心病
超過401分→重度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