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峰海拔8848公尺,是世界第一高峰,登山者對它又敬又愛,1996年台灣登山家,高銘和雖成功登頂,卻也因此截肢,台灣領隊謝倩瑩過去更曾14度帶隊上到聖母峰基地營,上山過程險峻,尤其高山空氣稀薄,碰上身體狀況不佳,就會增添登山難度。
全身上下背滿登山裝備,想要攀爬喜馬拉雅山征服聖母峰,首要關卡除了配備齊全,還得過的了自己身體這一關。
謝倩瑩表示,「人到了高山因為缺氧,缺氧會讓你的身體開始有很多變化,在那邊我光下去,彎腰去綁個鞋帶再上來,我要先喘一下。」
2007年至今,台灣領隊謝倩瑩已經14度帶隊前往聖母峰基地營,除了一天要走10公里,明明身體很累,卻又因為海拔高、心悸睡不著覺,最怕的是高山症發作,很可能出現幻覺、陷入昏睡,想攻頂只能趁好天氣迅速往上爬,否則天氣說變就變,錯過攻頂期,就得打包回家,但許多人也因此忽略自身的狀況。
謝倩瑩說,「一般人去都是有時間上的壓力,他們想要快速,譬如說快快的,或是在時間內要完成,萬一不能成功或是遇到狀況,你還是要有讓自己撤退的一條路。」
攀登聖母峰,除了從南坡的尼泊爾,也可以從北坡的西藏攻頂,大多在3月底、4月初集合上山,5月底到6月初則是攻頂期,而最危險也是攻頂的最後一哩路,就是這段希拉瑞台階。
海拔8790公尺,近乎垂直斷崖,得靠登山繩輔助才能攀爬,遇上登頂季人數變多,就得排隊上下山,常常一等就是好幾個小時,遇上「交通堵塞期」,危險性也跟著升高。
電影《聖母峰》改編自1996年聖母峰山難事件的真人真事,其中台灣登山者高銘和,雖然成功登頂,但因為手指、腳趾、鼻子嚴重凍傷必須切除,歷經15次的手術跟復健,才順利恢復,回到台灣的他,投身推廣登山教育的工作。
去年有超過800人登上聖母峰,今年(2019年)光是申請登山人數就有521人,加上雪巴響導,預料將超過去年登頂人數,只是大家一窩蜂排隊攻頂,等待時間過長,也增添許多變數。
(民視新聞/林樹銘 台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