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急性心肌梗塞意指供應心臟的血管發生阻塞,心肌因為沒有足夠的氧氣供應而導致肌肉壞死。一般胸部感到悶、痛及壓迫感是最常見的症狀,但有些高齡患者的疼痛症狀較不明顯,也有些人在發病前沒有任何徵兆。因此當冒冷汗、頭暈、血壓變化、胸悶,但沒有胸痛症狀出現時,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趕緊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肥胖、抽菸、熬夜等生活習慣不正常,導致血管發生早期病變及血栓產生的機會大增,進而引發心肌梗塞。(圖/資料照)
有些人發病前沒有任何徵兆!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林少琳醫師指出,務農的張阿公,沒有糖尿病、高血壓、抽菸病史,膽固醇不高,也沒有家族病史,即使八十五歲仍每天下田,硬朗的身體讓人稱羨,日前突然心肌梗塞發作,讓家人都很意外。
張阿公一開始是突然感覺胸痛,家人把他送到醫院掛急診時,阿公不只血壓快速下降,心跳也變慢,經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趕緊送往心導管室,由心臟內科醫師將血管打通,終於救回一命,目前病情穩定。所以年齡老化也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子。
林少琳醫師指出,心肌梗塞指心臟壁上的冠狀動脈阻塞,造成心肌無法接受到足夠的血液供應,造成心肌缺氧以致於壞死,進而導致心臟功能嚴重受損,患者可能會心臟衰竭,嚴重者可能造成猝死。一般來說,發作6小時內就醫的死亡率約6%,超過12小時則激增到16%。有些心下壁心肌梗塞,會以上腹部疼痛方式呈現,常會誤認為消化性潰瘍。
年輕族群發生率攀高!心肌梗塞多發生在 50歲至 60歲以上,或是有家族心臟病史、停經後的婦女、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等,年輕族群發生率較低。但近幾年,年輕人發生率有提高的趨勢,可能是肥胖、抽菸、熬夜等生活習慣不正常,導致血管發生早期病變及血栓產生的機會大增,進而引發心肌梗塞。
林少琳醫師指出,老年人發生心肌梗塞時,有時症狀不大明顯,有些人甚至不會出現胸痛,常誤以為身體沒有問題。因此一旦胸悶痛或呼吸不順暢,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很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發作。
林少琳醫師說明,心肌梗塞可能造成致命性的心律不整,若心臟病發作症狀愈來愈厲害時,不要在家裡等待,看看是否會好起來,也不要因為掛好號隔天才看門診而多等一天。最好的方式就是趕緊到醫院掛急診,接受檢查及進一步處置。
林少琳醫師也說,要預防心肌梗塞,生活作息要正常,不要抽菸、多運動與少喝酒。飲食方面應多攝取蔬菜、水果,減少油脂類如炸雞、漢堡等高熱量食品,如有家族史、糖尿病的人更要特別小心,應定期做簡單的心臟方面的檢查,以減少心肌梗塞的發生。
另,若是持續15分鐘以上的胸痛,或是不斷胸痛甚至胸痛的時候症狀相當嚴重,包含有虛弱、喘、冒汗等,就應立刻到醫院掛急診,即使症狀已緩解,仍然要就醫求診,千萬不要自行判斷。
Matt Kao/高馬特 拜託…可以別叫人沒事跑醫院嗎
2019年01月14日00:5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