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化環境避諱談死,導致缺乏生死教育,讓安樂死議題不只涉及醫療層面,更多時候還糾結在難解的信仰、倫理與哲學。安樂死的相關議題近年逐漸發酵,高齡化社會讓許多人經歷痛苦長照與臨終離別,親眼見到重症至親的最後一段人生,有許多是經歷種醫療行為與疾病摧殘後的「不成人樣」,對不得好死的擔憂,開始有了「走得尊嚴」的念想。
人究竟有沒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死,而我們又有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同意身邊的人主動選擇離開?DailyView網路溫度計今天就要透過《KEYPO網路大數據》,看看網友們對安樂死的看法。
2017年10月開始,傅達仁提出安樂死合法化,寫信給總統蔡英文「歹勢,達仁日子不多了」,知名作家瓊瑤也表態支持,11月中傅達仁遠赴瑞士,取得安樂死機構的綠燈護照,在臉書表示自己終於得以善終,卻又因不捨而折返臺灣,使該段時間與「安樂死」相關的聲量筆數激增。
2018年5月,一名澳洲高齡104歲的科學家執行安樂死離世,使得網路聲量再起,5月底傅達仁在家人的陪伴下再次啟程瑞士,並透露將於6月7日進行安樂死,期間還傳出他在瑞士不慎跌倒骨折、暴瘦等消息。
如何放手面對死亡,傅達仁為台灣上的震撼教育
透過探索概念可發現,這一年內網友提到安樂死,大多與傅達仁有關,提倡立法的他希望安樂死合法化,原因是目前的不合法,讓他被迫前往瑞士進行安樂死,從文化層面來看是客死他鄉的遺憾。
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是指通過藥物或機器等,在符合一定條件下,由意識清楚的死亡意願者執行,但法律上沒有「仁慈的殺人」,只要是殺人都是違法,因此現在多用可被認可的「援助性死亡(aid in dying)」或有「尊嚴的死亡(death with dignity)」等詞語替代。
而安樂善終、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尊嚴死等詞彙,則全是傅達仁最後的旅程中被提出來討論的相關議題。
傅達仁認為這一生的「仗已打完」,盼能尊嚴死去,並赴瑞士展開安樂死的旅程,也取得「綠燈護照」,中間一度表示自己「其實很想活」而折返台灣,當時所說的「要回家了」因此成為關鍵搜尋,不過傅達仁對於安樂善終的企盼讓他再次啟程,並認為即使客死蘇黎世也無憾。目前訂於2018年6月7日執行安樂死。無論結果為何,傅達仁的經歷已讓台灣的安樂死議題添上一筆實踐紀錄。
延伸閱讀:
悲劇新聞令人鼻酸,帶動網友熱議安樂死話題
悲父殺死腦麻兒
一名父親長期照顧腦麻兒,崩潰問「大家都累了,殺了你好嗎?」將兒掐死並自首,在汽車後座抱著屍體流淚,被檢方依殺人罪嫌起訴,長期照護的人倫悲劇在台灣層出不窮,也讓網友忍不住發問,若有安樂死這條路可走,結局是否會不那麼悲涼。
image source:appledaily
灼傷沒錢活下去
大陸一名26歲青年,釣魚時不小心把線甩到高壓電線上,觸電落水後全身有70%的燒傷,在救護車上時,意識清楚的他深知自己的傷勢嚴重,後續治療恐是巨額醫療費,家貧又不願拖累父母的青年便開口要求想安樂死,讓救護人員十分感慨。
image source:ebc
活太久想尊嚴死亡
104歲科學家古道爾曾公開表示 ,「我的生活品質不斷下降,我很不快樂,我想死,這沒甚麼好難過的,如果想死遭到阻攔,才讓人難過。」因澳洲不允許安樂死,最後他選擇前往瑞士,如願有尊嚴地以安樂死的方式過世。
image source:weixin曾寶儀目睹安樂死過程
安樂死背後的訴求,簡單而言就是人們對「善終」的渴望。人權意識抬頭後,善終變成許多人的最後要求,撇開龐大的安樂死議題,其實最好的善終是讓死者保有尊嚴,生者無憾道別。
女星曾寶儀在安樂死議題的紀錄片裡透露,當她在瑞士見證人瑞科學家古道爾安樂死後,得到最大的體悟,是在生死這件事上,不應該用自己的標準去評斷別人的人生、對錯、快樂或痛苦,生者不應該把自身離別的悲傷,加諸在即將離去的人身上,給予祝福即可,因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最好的選擇。
image source:weixin
安寧緩和醫療與安樂死的差異
既然有了安寧緩和醫療,又何必要安樂死?安寧緩和醫療在台灣已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多人選擇不接受急救和其他醫療行為,好好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安寧緩和醫療與安樂死的差異,在於安寧緩和醫療雖能讓患者決定是否繼續進行醫療行為,但只是做到「尊重患者意願」層面的舒緩,並不能讓患者真正毫無痛苦嚥下最後一口氣。
安樂死則是由病患自主服藥或按下藥劑開關來停止生命,能跳過安寧醫療嚥氣前的那段苦痛,死亡的過程從被動變主動,所謂的「尊嚴」是握在病人手中的。
image source:pixabay
支持:人權尊嚴與選擇權
安樂死能讓病情不可逆的患者,縮短迎接死亡的漫長過程,減輕肉體與心理接受無效治療時所承受的痛苦,讓患者有選擇、有尊嚴地離去。
支持方認為這樣的做法符合《世界人權宣言》所提及的人類基本選擇權利,同時也可以減輕照護者的經濟與心理壓力,並減少醫療資源的虛耗。
倘若患者長期被重症侵蝕,人生最後階段已呈現「失能」狀態,支持方也希望在安樂死合法與所有條件健全的前提下,讓明明還活著,卻什麼也不能做的人善終。這也是傅達仁推動安樂死的宗旨,由患者自己決定生命的終點。
image source:pixabay
反對:醫學是為了救人
安樂死要面對與宗教的抵觸,還有倫理道德層面的爭議之外,也須思考是否被有心人士濫用造成更多社會問題。
另外,醫療存在的價值也會受到考驗,畢竟醫療以拯救生命與治療疾病為目的,與安樂死的理念相矛盾,恐影響醫學研究的積極與進步。
安樂死的過程有許多抵觸各國法律的環節,目前允許合法安樂死的僅有荷蘭、加拿大、瑞士、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澳洲維多利亞省,以及美國六個州份。
image source:pixabay
熱文推薦:
洗澡、看秀、6996!每屆都一樣的泰國畢旅到底有什麼好玩的?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17年06月07日至2018年06月06日,共一年。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新聞頻道、Facebook、PTT及各大討論區、部落格等,針對討論『安樂死』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別再浪費生命爬文!熱文榜告訴你每小時網路夯什麼★
洪靜慈 生不帶來,死不帶走,金山銀山永遠無法帶進棺材走,一切都是因果,上輩子的因,這輩子的果,或許上輩子不知做什麼事情,這輩子遇到上輩子的人時災難必降臨,卻是讓你這輩子受盡折磨與痛苦與悲傷。
上輩子的因,這輩子身體病痛的折磨,佛教的三世因果經,因果循環總不停,前世因今生果。
天界法律:
為惡造罪者會損傷自己福報外更會拖累子孫之福及祖上之德,使先人及子孫蒙羞。
前世惡業多宿德少今生報以貧苦窮踐,
前世惡重天性昏今生報以愚昧痴呆之苦,
前世善多者今生報以福祿壽考(長壽),
前世德厚者今生報以智慧顯榮,
前世所牽引之天賦,今生各人所受業報皆不相同。
人生成敗最重要關鍵:為人不做惡事知修善。
小孩不懂時大人須教導他,使其明理不造惡,小孩未至明理前,所造的惡事父母親需承擔一半因果。
自己的宿世業障(因果)及祖先父母子孫三代之功過有關,必須連帶清償抵還因果後,才能屬於自己受報,各人各家受報應之速度快慢都不同。
唯功高德厚者或罪業昭彰者能現世報,報應最快速,做惡不敗祖上必有餘德,德盡必敗之理。
善必昌必有善報,惡必敗必有惡報,報應只是時間早到晚到而已。
不要用計心機傷害別人,總有一天受傷最重的是自己。
2018年06月07日15:50
臨命終時,我們該怎麼辦,這是每一個人必定會遇到的重大人生事 ,每一個人來到這世上終就要面對的大事。
願般若寰宇我誠心寫的這一篇誠實文章可以救我們台灣社會所有的百姓,千萬別誤以為臨終安樂死是解脫病苦折磨的方法。
至誠畢生稱念阿彌陀佛聖號才是真正的究竟脫苦
安樂死雖然是可以給予臨壽終的病人不會感到痛苦而死去,但有一件事實真相,可能有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安樂死非是真正能讓臨命終人無痛苦的死去,反而會讓臨命終人更加痛苦而徬徨無助。
接受安樂死的臨壽終病人雖然斷氣好似睡覺的死去,然而事實上而言,靈識並沒有解脫病苦,反而會因肉體雖死去,但靈識會漸漸感到整個病苦的痛苦如同生前一樣痛苦。
如果安樂死真的可以讓臨命終人無痛苦的死去,那麼一切斷氣後的臨命終人亦無有痛苦才是。
一個人若到人生終點而要面對死亡,該怎麼辦?
釋迦牟尼佛無絕妄語,畢生誠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聖號,臨命終時則能減輕病苦而漸漸安祥的受阿彌陀佛接引神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國。
這非是迷信無稽之談,這是千真萬確之事,很多誠心稱念阿彌陀佛聖號的臨命終人,在臨命終時,身體的病痛確實有減輕,一剎那間必定會見到阿彌陀佛
2018年06月07日06:1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