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國外發生醫師在做剖腹產手術時誤傷胎兒頭皮的烏龍事件,引發不少議論。耕莘醫院產科主任張正坤表示,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胎心音急遽下降,醫師為了搶救胎兒「呷緊弄破碗」,在產檯上發生的機率不到十萬分之一。
他解釋,剖腹產的正常程序是順著肌肉組織一層一層慢慢切。一開始會進入腹膜在子宮下段劃開3~5公分的傷口,劃到羊膜時再拿剪刀將子宮傷口兩側剪開把寶寶抓出來。羊膜很薄,用鑷子一夾就破,剪開羊膜時照理說不會傷到寶寶。那名醫師一定是在緊急情況下沒有按照正常程序下刀,一刀直接切到羊膜才會讓寶寶受傷。台灣醫師基本上不大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
雖說台灣幾乎沒有剖腹產誤傷胎兒的案例,但這起意外也讓大眾看到了剖腹產的潛在風險。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幾個剖腹產常見的風險以及迷思:
剖腹產風險看仔細
產後大出血機率高
相較自然產傷口僅3公分,剖腹產傷口長達12公分,出血量本來就會比較多;尤其如果因為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或子癇前症開刀,大出血機率更高。若是緊急剖腹產或在剖腹產時合併切除子宮,出血量甚至會高達3,000cc~3,500cc。
產後大出血
所謂產後大出血,就是自然產出血量超過500cc;非自願剖腹產出血量超過1,000cc;自願性剖腹產出血量超過1,400cc。
傷口復原慢、容易感染
自然產的縫合線材是羊腸線,大概1個月左右就會被皮膚吸收。剖腹產縫合線材較粗,通常要2、3個月才能被組織吸收。加上需縫合7層(子宮3層、腹膜1層、肌肉1層、腹部筋膜1層、皮下組織1層),傷口復原速度自然較慢。另外,剖腹產傷口既深且長,若沒有做好消毒,一旦細菌入侵就會造成感染。
手術過程恐損傷臟器
剖腹產損傷臟器的機率大約千分之三左右。若腹部以前開過很多次刀造成腸子沾黏子宮、腹膜或膀胱,剖腹產時就可能不慎把腸子或膀胱劃破。而因為劃破大腸必須做人工肛門,縫合子宮時若傷到輸尿管,也會造成腎臟、輸尿管水腫。
併發症比較多
剖腹產併發症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討論;一是開刀造成的直接傷害,一是緊急剖腹造成的間接傷害。
開刀造成的直接傷害最常見的是傷口發炎,其次是傷口沾黏。傷口沾黏又分為腹腔沾黏和骨盆腔沾黏。腹腔中的腸沾黏可能會造成慢性腹痛,腸沾黏開刀時又會讓膀胱或輸尿管受傷發炎、骨盆腔受到感染。骨盆腔沾黏則會因為傷害輸卵管影響日後懷孕。張正坤主任表示,骨盆腔沾黏機率通常比腹腔沾黏高,這是因為剖腹產手術在骨盆腔進行,手術過程常需要塞紗布或用手碰觸子宮,被碰觸的部位表皮被破壞,自然容易形成沾黏。
在緊急剖腹造成的間接傷害中,胎盤早期剝離容易大出血,出血量有可能高達3,000cc~5,000cc;子癇前症除了會讓媽咪大出血、肺水腫或中風,寶寶出生也可能腦部缺氧;妊娠糖尿病會讓寶寶產生低血糖的問題;胎心音下降則會讓寶寶未來出現腦性麻痺的風險。
寶寶呼吸窘迫機率大增
一般來說,寶寶肺部積存的過多羊水可以在通過產道時擠壓出來,正因如此,自然產寶寶出生後呼吸窘迫機率較低。剖腹產寶寶的肺部沒有受到擠壓,呼吸窘迫機率相對而言就比較高。
延伸閱讀:幾週可以聽到心跳?何時知道性別?懷孕初期熱搜問題全解析!
下一胎不容易受孕
剖腹產時出現3種情況會提高未來不孕的機率;包括骨盆腔沾黏讓輸卵管堵塞、手術時感染造成子宮內膜發炎使受精卵不易著床,以及大出血造成腦下垂體濾泡刺激素分泌異常導致排卵產生障礙。
未來流產恐子宮穿孔
上一胎剖腹產的人若在再度懷孕時子宮外孕,而受精卵著床部位正好在剖腹傷口處,當寶寶變成死胎,醫師做子宮內膜刮除術時有可能捅破先前的剖腹產傷口(因為這個部位較薄)導致子宮穿孔。
8大常見迷思 專家有話說
迷思1.剖腹產比自然產安全?
專家說:錯。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曾做過統計發現緊急剖腹產的風險較自然產高14倍;預約制剖腹產(事先和醫師講好要剖腹產)的風險也比自然產高2.7倍,所以剖腹產比自然產危險得多。尤其緊急剖腹產通常是因為難產、胎兒窘迫、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妊娠高血壓或子癇前症不得不剖腹,在這種前提下生產,風險自然大大提高。
迷思2.剖腹產可以提早恢復性生活?
專家說:錯。剖腹產和自然產都要等一個半月(6週)才能恢復性生活。剖腹產傷口大,太早開始愛愛恐怕會影響傷口癒合,就算傷口完全恢復,愛愛時也容易感到不適。反觀自然產傷口復原比剖腹產快,不但可以如期恢復性生活,愛愛時也比較不會痛。
迷思3.剖腹產陰道較不容易鬆弛?
專家說:錯。骨盆底肌在懷孕期間就會因為承受子宮重量變鬆,並不是產後才變鬆。而且國外研究也指出自然產和剖腹產的陰道鬆緊度沒有差別,性生活滿意度也差不多。產後如果想讓陰道更快恢復彈性,應該多做凱格爾運動促進骨盆底肌及陰道肌肉收縮。基本上陰道在生產完6週以後就可以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
陰道就像橡皮筋,拉開後會自動縮回,不必擔心產後「回不去」。
迷思4.屁股小的人一定要剖腹產?
專家說:錯。生產順利與否主要是看胎兒頭圍大小與骨盆能否媒合。所以除非產程進展不順、難產或骨盆因為意外嚴重變形,否則骨盆窄小的孕媽咪還是可以先嘗試自然產。基本上頭圍小的寶寶都可以順利自然產,頭圍大的寶寶則有可能需要剖腹產。
迷思5. B肝帶原者不剖腹會感染寶寶?
專家說:錯。寶寶只要在出生後施打疫苗及免疫球蛋白,就不用擔心母體垂直感染的問題。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規定,若媽媽是B型肝炎單陽性,寶寶出生後只需施打B肝疫苗,加打免疫球蛋白疫苗須自費;若媽媽是傳染性高的B型肝炎雙陽性,寶寶必須在出生後24小時內先施打免疫球蛋白疫苗(健保補助,免費)再打B肝疫苗。提醒孕媽咪,B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疫苗是預防B肝感染最保險的方式。若沒有及時為寶寶施打疫苗,就算剖腹生產,寶寶一樣可能感染,感染率甚至更高。
迷思6.這胎剖腹產,下一胎也必須剖腹產?
專家說:錯。國外研究顯示,這一胎剖腹產,下一胎自然產成功的機率高達7成,所以下一胎是否剖腹產還是要看這胎剖腹的原因。如果只是想挑個好時辰讓寶寶出來而提前預約剖腹,下一胎自然產基本上沒什麼問題。若是因為胎位不正必須臨時剖腹,只要下一胎胎位正,自然產成功機率也會提升。不過如果是因為難產緊急開刀,由於下一胎難產機率也很高,此時為了保險起見,最好選擇剖腹產。
延伸閱讀:別讓謠言害了妳!留意紅腫熱痛警訊,剖腹產傷口這樣照顧才對!
迷思7.上一胎剖腹產,這胎自然產時傷口容易裂開?
專家說:根據研究,如果上一胎剖腹產,這胎自然產時傷口裂開的機率大約有1.4%,算是非常低。子宮之所以會破裂是因為傷口纖維化以後,子宮在宮縮時無法將力量均勻傳導到每一個部位,以致壓力持續集中在某一個點(通常是側壁)上,當升到臨界點時就會導致子宮裂開。
迷思8.剖腹產寶寶頭型比較漂亮?
專家說:錯。寶寶頭型漂亮與否主要是看囟門癒合前的睡姿,與生產方式無關。自然產寶寶雖然在剛出生時頭部會因為受到產道擠壓而水腫、拉長,但一個禮拜就可以恢復正常。提醒媽咪,1歲半~2歲是塑造寶寶頭型的黃金期,此時要協助孩子隨時轉換睡姿,才不會讓後側或兩側頭型變扁。
除非特殊情況 否則儘量自然產
張正坤主任表示,台灣因為婦產科醫師害怕醫療糾紛,加上藝人明星帶起的風潮,使得不少民眾把剖腹產視為一種趨勢或相對安全的選擇。但自然產傷口小、出血量少、恢復快,實際上對產婦有利得多。孕媽咪除非本身有併發症(譬如心臟二尖瓣脫垂無法用力)、難產病史或出現胎位不正、前置胎盤、胎兒過大、待產時胎兒窘迫、產程進展遲緩等適應症,否則還是儘量自然生比較好。他也提醒,因為現在許多人對生產的想法都不是太正確,產前若對自然產有疑慮最好先與主治醫師討論再做決定,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7月10日03:22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7月10日02:15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7月10日01:10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7月10日00:0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