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社會「弱勢族群」不少 林若蕎:做到兩件事 台灣變更包容、溫柔

民生頭條
更新於 2022年12月10日07:02 • 發布於 2022年12月10日07:02 • 編輯中心
社會「弱勢族群」不少 林若蕎:做到兩件事 台灣變更包容、溫柔。圖源:林若蕎粉專

記者徐薇淳/台北報導

數位資產創業家林若蕎指出,由於過往工作及後來創業的關係,能夠與各行各業不同領域的人認識,聽到許多難以想像的人生故事,親身體驗人情冷暖。社會上「弱勢族群」不少,因此要推廣推廣兩件事,一是「勇於表達」,另外就是「耐心傾聽」,假如都能做到這兩點,那麼台灣社會將變得更包容、溫柔,隱形「弱勢族群」也就能得到幫助,走出不一樣的人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林若蕎相信,人性本善,在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出現在我面前時,給予所能做到的最大值。畢竟人生短短幾十年,期許留下更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故事,給未來的人們,希望所有人都能放下比較、放下仇恨,不要再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紛亂。

林若蕎認為,本身內心充滿正能量,總是以正向的眼光在看待身旁的人事物,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世界還是存在著許多不公平的事情,好比說「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就不是我們所能選擇的。一路走來,認識許多中斷學習的年輕人,他們因為家裡經濟狀況不佳的關係,只能提早結束學業,進入社會開始賺錢。另外也有不少人從小就受虐、被霸凌、身體或心靈方面有殘缺,還有更多的是不擅表達、害怕與人相處,進而將自己封閉起來的邊緣人。

林若蕎進一步指出,社會上「弱勢族群」不少,因此要推廣推廣兩件事,一是「勇於表達」,另外就是「耐心傾聽」,假如都能做到這兩點,那麼台灣社會將更變得更包容、更溫柔,隱形「弱勢族群」也就能得到幫助,走出不一樣的人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林若蕎表示,如果從小到大都只生活在一般的環境之中,那麼可能會覺得上面談到的這些「弱勢族群」是少數個案,但走出同溫層,跨入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環境看看,就會發現弱勢族群真的不少,而且他們其實大多「不知道如何求援、不知道原來可以開口找人幫忙」,這樣的人,就是隱性的弱勢族群。

台灣社會真的有很多善心人士,也有很多資源可以應急取用,但需要幫助的人如果自己不願開口,或是不知道該怎麼表達,那麼有心想幫忙的人也無從幫起。

林若蕎強調,可以推廣兩件事,一是「勇於表達」,當需要幫忙時,不要害怕,也不要覺得丟臉,好好地說出來,只要能夠說出口,身旁自然會有人願意幫忙,不然至少也會一起想辦法;另外就是「耐心傾聽」,當有人來到面前尋求協助時,先不要急著拒絕,花一點時間讓對方把話說完,然後再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幫忙,如果幫不上,也可以提供一些具參考價值的建議。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