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24總統大選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代表各黨的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的中文名字本没有什麼問題,讀者知道說的是誰,但在英文媒體的報導中,拼寫這些候選人名字的羅馬字母卻不盡相同,姓氏和名字的排列順序也不一致,使用不使用名字間的連字符也無標准。
拿下面這些羅馬字母拼寫的名字為例,它們使用不同的羅馬字母,不同的姓和名的排列:Chao Shao-Kang,Jaw Shaw-kong,Jaw Shau-kong,Zhao Shaokang,Shao-kang Chao,Shaw-kong Jaw,Shaokang Zhao。上述這七、八種拼寫指的是誰?不懂中文的讀者或者對時事背景不了解的人,恐怕難有把握說這些拼寫指的是同一個人,趙少康。有的英文媒體害怕引起混亂,不得不在拼音名字後面用括號加上中文名字,如 Jaw Shau-kong(趙少康)。
除了趙少康,其他候選人的名字在英文媒體中至少也有兩種表達,因為有些人除了拼音名字,還有英文名字。比如侯友宜 Hou You-yi,Hou Yu-ih;賴清德 William Lai,Lai Ching-te:蕭美琴 Hsiao Bi-khim,Bi-khim Hsiao;吳欣盈 Cynthia Wu,Wu Hsin-ying;柯文哲 Ko Wen-je, Ko P。這種 ‘’一名雙拼‘’ 或 ‘’一名多拼‘’ 免不了使人困惑,讓人拿不准這些不同的拼寫名字指的是同一個人還是不同的人。
用羅馬字母拼寫人名顯示出的混亂在台灣媒體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
蔡英文和馬英九的名字中都有一個“英”字,但同一個漢字在他們的羅馬字母名字中卻拼寫的不同:蔡英文是Tsai Ing-wen,馬英九則是 Ma Ying-jeou。那麽“英”字是該拼寫為Ing還是Ying呢?這種同字異拼該認定哪一個是標准呢?
在說朱立倫時,媒體使用的是名在前姓在後的英文名字錶達方式:Eric Liluan Chu。“朱”字拼寫為Chu使用的是威氏拼音法。而“倫”字的拼寫luan則又屬於國語羅馬字的拼寫規則或叫“通用拼音”,即使用羅馬字母本身而不是特殊的附加符號表示漢語的聲調。同一個名字使用兩套不同的羅馬字母拼寫規則讓人錯愕。另外,雙音節的Liluan之間也沒有臺灣慣用的連字符,也屬另類。
宋楚瑜也有英文名字James 。媒體用羅馬字拼寫其名時是James Soong Chu-yu。這種表達方式可謂是名+姓+名的中英文混合格式。
對比朱和宋的名字,宋楚瑜的“楚”字和朱立倫的“朱”字在漢語中發音不同,但卻使用了同一套羅馬字母Chu。 反過來看,這種異字同拼如何能讓讀者猜出Chu代表的是那個漢字呢?
沒有同一套拼寫標准來遵循,或者說多套拼寫規則齊頭併用,是造成台灣羅馬字母拼寫混亂的原因。這種混亂不僅見於人名,在地名拼寫中也不少見。
筆者在台灣旅行時註意到不少地名拼寫的不一致性。比如,‘’六‘’字就有Liou,Lu,liu 不同的拼法。 “六合夜市”,有的招牌拼寫為 Liouhe Night Market ,有的招牌拼寫為 Luho Night Market,‘’斗六‘’火車站牌則是 Douliu。不知多套併存的羅馬字母拼寫規則在臺灣能否得到統一?何時能夠統一?(推薦閱讀:觀點投書:蔡英文就地合法,賴清德憲兵站崗)
*作者為多倫多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