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多變的藝術界之中,很難預測 20 年後的藝術會是什麼形式,但許多藝術家已經開始放眼未來,融入人工智能、基因改造等新興科技於藝術之中,試圖藉此窺探未來世界的冰山一角。
然而我們未來的生存環境並非無法預測,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已經不是與我們無關的遙遠議題,而值得思考的是,藝術家是如何應對這些變化?他們的理念與藝術創作又能為社會、環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與幫助?
「永續議題」跨界對話——永續藝術(substainable art)
2016 年,聯合國提出了 17 項永續發展指標(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 SDGs),橫跨教育、科技、農業與水利,藉此引領人們共同努力,達到永續,而近年來台灣也首創「SDGs Art」等名詞,期望能利用藝術作品激發人們對於環境議題的重視。
永續藝術主題包括自然生態的運作、倡導多樣性的重要,以及引領眾人思考如何保持生態平衡等,永續藝術家們把欲宣傳的環境議題以多樣性手法融入藝術作品當中,讓眾人在欣賞畫作或藝術品的同時,也能反思自身是否能為地球環境作出一點貢獻。
當永續成為一種風格藝術——永續藝術的五大種類
概念藝術(conceptual art)
概念藝術將永續思維藏在創作動機或是藝術作品之中,這類型的藝術家們會將特定社會與環境議題利用各種方式(可能是繪畫、雕塑、照片或是其他媒介)轉述給大眾,期望藉由奇特的藝術品外觀激發人們的反思:究竟我們的日常行為會為環境帶來多大的影響。
來自韓國的藝術家崔正化(Choi Jeong Hwa)使用蒐集來的再生材料堆疊製作成巨大的裝置藝術,並藉此表達大量生產與現今的消費文化所造成的浪費問題。
「沒有可以丟棄的物品,他們為人類照亮黑暗」
作品中層層堆疊的塑膠物品與廢棄物花了崔正化近三十年的時間蒐集,從家庭垃圾到餐廳的塑膠盤、塑膠杯都是他的作品材料,而這些日常中垂手可得,被我們認為「沒有用處」的廢棄物在崔正化的獨特思維之下,轉變成為了能夠乘載大眾文化與日常生活,又富有抽象美感的藝術作品。
生態藝術(Ecological Art)
並非將理念付諸於藝術品中,生態藝術家選擇透過行動,例如修復工作等來訴諸自身理念,藉此更為直接地倡導全球暖化、海水倒灌、動物瀕臨絕種等生態議題。
知名生態藝術家 Aviva Rahmani 不僅是一個藝術家,同時也是一個環境研究員,Aviva 從 19 歲就開始了藝術工作,更將藝術結合本科專業,通過藝術教學、藝術作品及展覽等方式宣傳生態恢復的重要性。
《藍樹交響曲(Blued Trees Symphony)》是一個橫跨北美的空間和聲音戶外裝置。這個裝置由樹木組成,每棵標記的樹都有 GPS 定位,且設計用來探索藝術、科學和法律如何改變有關化石燃料的環境政策。
而另一件作品《藍海薰衣草》是 Aviva Rahmani 所設計的一系列表演活動,主題為「失去我的孩子、我的家人、我的社區、我的家」,藉此探討美國緬因州物種多樣性的喪失。
人們利用水、樹枝和岩石在兩個緬因州當地保護區的停車場的地板上創作大型圖畫,圖畫最終會被來到停車場停車的車子給摧毀,同時也象徵著人類持續破壞地球物種。
大地藝術(Land Art)
「與自然世界和諧相處」是大地藝術的最佳詮釋,藝術品利用環境和大自然提供的資源創造而成,且不使用人為材料。
來自英國的大地藝術家 Andy Goldsworthy 便是箇中翹楚,作為一名雕塑藝術家與攝影師,Andy 擅長用岩石、冰、樹葉、樹枝等媒材創作,且作品都跟隨著大自然的運行規律,從中演繹生命的短暫、萬物的新生與凋零。
許多 Andy Goldsworthy 的作品其實並沒有命名,只有在展覽的時候才會臨時下一個標題, Andy 不希望標題限制了大眾的想像,作為創作者,他很少闡釋自己的作品,並希望人們將注意力放在作品本身,藉由思考自然之中的生命衰變,以此倡導環境議題。
可再生能源藝術(Renewable Energy Art)
可再生能源藝術利用風力、太陽能等永續能源創作藝術作品,且藝術品不僅可以為社區帶來新興再生能源,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更使藝術設計變得更環保、無污染、更持久且深具教育意義。
藝術家 Elena Paroucheva 的風雕塑系列作品便是一種具有生態意識的能源消耗解決方案。作品本身不僅是一件雕塑藝術,同時還是可再生能源發電機,靈感來自 Elena 對掩埋電力線的反抗,她將想法體現在圖片、草稿、藍圖與計算圖形上,並將計畫付諸實現。
Elena Paroucheva 先是研究風力渦輪機如何在現代環境中產生能源,並將渦輪機安裝至雕塑之中,此外, Elena 特別將每一座雕塑設計得足夠靈活,可以適應多種地點。每個雕塑都可以容納一個或多個渦輪機,且十幾個小型渦輪機可以提供足夠的能量,同時減少聲音和視覺污染,為能源不足的城市與住宅區提供了理想解決方案。
作為 CIGRE(國際大型電力系統委員會)著名的環境藝術家,Elena Paroucheva 經常受邀參加關於永續發展、美化能源基礎設施(輸電線、風能和電信塔等)主題的大會、會議和研討會,並致力於推動自己的系列作品,以自己的方法持續為各大城市解決能源問題,同時致力於減少科技為環境帶來的破壞。
循環利用藝術(Upcycled Art)
“Another man’s trash is another man’s treasure”(你的垃圾可能是他人的寶藏)可視為循環利用藝術的最佳詮釋。此類藝術品鼓勵大眾重新評估他們對「美」與「藝術」的定義,將「垃圾」升級再造成藝術作品。
循環利用藝術家 Aurora Robson 攔截即將處理掉的塑膠廢物,依照自身成長經歷與體悟創作成一件件循環利用藝術作品。
在夏威夷長大的 Aurora Robson 童年為惡夢所擾,後來主修視覺藝術之後,便經常將小時候的惡夢結合現在的反思,呈現於作品當中;此外,冥想也是 Aurora 作品的主題之一,將情緒與理念乘載於藝術品,同時思考自身專業如何助益社會;2014 年之後,Aurora 更致力於提倡與協助「雕塑+攔截廢物流」課程,旨在通過教育與學校機構,培養未來公民基礎的環境意識。
藝術為社會大眾帶來思辨與影響力,將環境議題帶入作品當中,不僅能藉此引發討論,倡導垃圾、過度消費等世界危機,同時達到喚起社會對環境關懷的意識,為落實永續思維邁向成功的一大步。
參考文獻:(推薦閱讀:北美館「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取自基因改造等科技靈感,打造似複製人的超世代「後人類」)
責任編輯/鄧羽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