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中華電信第一位財務背景出身的總經理,郭水義具備在轉投資方面的戰功,但他認為,擔任總經理之後,他的角色會是更宏觀的「擘畫願景」,配合大環境變化,促成各領域的創新發展。
今年台灣電信產業最大的話題之一,就是三大業者全都換了總經理。 繼台灣大哥大的林之晨、遠傳電信的井琪之後,中華電信也在5月份由執行副總暨財務長郭水義就任總經理。 面對近年人工智慧、區塊鏈、雲端運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科技對電信產業本質造成的巨大衝擊,以至於箭在弦上的5G大戰,備戰已久的國內三大業者,總經理全部就定位。
郭水義小檔案 出生:1965年(54歲) 學歷:政大會計研究所、政大銀行系 經歷:勤業眾信會計師、中華電信董事長特助、經營規畫處與投資事業處協理、會計處副總經理、投資事業處副總經理、執行副總經理暨財務長
首位財務背景的中華電信總座
相較於林之晨的靈活多變、口才便給;井琪的美式作風、直爽俐落;談吐文雅頗具儒士氣息的郭水義,顯然低調許多,直至上任半年,才首度接受媒體專訪,分享他的轉型目標和管理理念。 郭水義是中華電信首位財務背景出身的總經理,今年54歲,在中華電信的管理階層算是青壯派。2001年離開勤業管理顧問公司進入中華電信,一開始擔任董事長賀陳旦的特助,之後曾在經營規畫處、投資事業處、會計處等單位任職,一路晉升為執行副總暨財務長。 除了財務與會計領域,郭水義對轉投資公司經營、財務及績效管理有豐富的經驗,包括目前被視為中華電信轉投資重要收益的中華精測、是方電訊和勤崴科技等公司,都是郭水義操盤的成果。 擔任中華電信財報簽證的勤業眾信會計師張鼎聲認為,因為所有部門的資料最後都會匯整到財會部門,所以曾經擔任過財務長的郭水義具備一項優勢:對各部門的運作狀況能通盤了解。 勤崴科技董事長柯應鴻,十多年前在中華電信投資的過程中認識郭水義,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郭水義對各行各業都可以很快進入核心,具備財務投資人長久訓練出來的敏銳度,快速做出專業判斷。 雖然過往在財務、新創事業和轉投資的績效卓著,不過,這位新任總經理面對的挑戰可不小。除了5G開台在即,對外亟待推出創新應用和產業連結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內如何帶領中華電信轉型。 「擔任總經理職務,領導統御重於個別單項能力,」郭水義指出,過去不管是處理投資事業,或是掌管財會部門,都算是幕僚角色,只要完成任務即可。總經理是完全不同的角色定位,首先就是要擘畫出公司發展的大方向,也就是「願景」。 願景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會讓企業未來的發展相差正負一百萬分。郭水義引用在日本被譽為「經營之聖」的管理大師稻盛和夫的觀點指出,一個人工作的結果,可以用三個面向來衡量:想法(乘以)熱情(乘以)能力。 其中,熱情和能力的指標都是0~100,但想法則是從-100~+100,因為想法可能是錯誤的,或是負面思考,因此會有負數。若是一個人的熱情和能力都是100分,想法卻是-100分,這個人的工作結果乘下來就會變成負一百萬分! 所以,企業發展的方向一定要先確立,代表企業是不是在做對的事情,未來該往哪個方向走?
過去的兩個C和未來的兩個C
現在這個時間點,正是電信產業變化最劇烈的時刻。因為從貝爾發明電話開始,電信產業都是由技術驅動成長。如今,技術早已不再是致勝的重點,電信產業發生了什麼變化? 郭水義表示,以往中華電信的任務可以用兩個英文字母的C來代表,分別是communication(溝通)和connectivity(連結)。套一句中華電信早年的口號:溝通人間情,連結世界心,電信的任務就是溝通和連結。 不過,在智慧型手機問世,網路連結高速擴張之後,消費者對於電信服務的需求,早已跳脫「打電話」的範圍;電信業者通話業務的營收,更如雲霄飛車般地墜落。過去的兩個C已經有所不足,未來的中華電信強調的應該是另外兩個C,分別是「以顧客為中心」(customer centric)和「跨領域的學習與合作」(cross-disciplinary learning and cooperation)。 郭水義強調,這兩個C與中華電信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主要是因為電信產業已經產生了典範移轉,電信變成基礎建設,目的是促成各種領域的創新發展。
智慧生活和數位經濟
這就是中華電信目前兩大願景「智慧生活的領導者、數位經濟的賦能者」。這兩句話並不是空洞的口號,思考邏輯就是從「以顧客為中心」和「跨領域的學習與合作」兩件事出發,促成未來各種生活上的應用,自然會造成各種領域的創新發展。 什麼是智慧生活?「智慧」代表的是科技,「生活」是食衣住行育樂等需求,當所有的生活功能都融入了科技的元素之後,就會產生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 也就是說,電信會變成各種生活應用場景的基礎建設,透過這種基礎建設發展出橫跨各行各業的服務,就像現在大家在談5G,有無限應用的可能,可以應用在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農業,以至於娛樂事業。 而中華電信的目標,就是要成為各類智慧生活應用最佳伙伴,讓各種應用能夠蓬勃發展。 那麼,什麼是「數位經濟的賦能者」?郭水義強調,未來中華電信的商業模式將會是B2B2X。第一個B指中華電信,第二個B是指各種行業,至於X則是無限的想像空間,可以是企業(B)也可以是消費者(C)。 在數位經濟的領域中,包含了企業端(B)和消費端(C),如果能夠成功創造出一個適合各種數位經濟發展的環境,可以讓企業自由創新,也可以讓消費者願意買單,就可以促進快速的成長,而中華電信扮演的就是催化劑,也就是所謂的「賦能者」。 在智慧生活跟數位經濟的背後,其實就是電信所提供的服務或基礎建設在支撐,這會擴及到所有生活的層面,進一步滲透到各行各業。 但比較令人好奇的是,有沒有實際應用的例子?像是5G未來的發展,各界都提出了很多「想像中」的應用場景,但會不會真的發生還是個問號。 關於這點,郭水義有兩個觀點:第一個是小場域複製;第二個是集思廣益的創造力。 小場域的意思,是從單一項目做起,不要把餅畫得太大。舉例來說,「智慧農業」是一個大題目,裡面包含了無數的子題,像是環境監控、病蟲害防治、產銷管理等等,要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要先從小題目做起,像是無人機噴灑農藥,或是透過農田中的感測器,讓農民透過手機或平板就可以在家裡「巡田水」等等,「不是一塊一塊磚堆砌,就做不成羅馬教堂,」郭水義說,小場域複製能提高學習曲線,降低邊際成本,等到累積夠多的小場域應用,智慧農業自然就水到渠成。 至於集思廣益的創造力,則是指未來各種產業發展不能光靠「電信人的腦袋」,而是要靠各種的想像力,所以需要不同領域的人才。 張鼎聲觀察,雖然過去擔任的是財務主管,但是郭水義很有業務的概念。有一次兩人在討論會計當中的「函證」流程,這是一個相當耗時費力的工作,郭水義就想到,是否可以利用區塊鏈來簡化人力和時間?甚至為中華電信開拓一門新的業務? 雖然後來發現,市場上已經有人提供這樣的服務而作罷,不過已經讓張鼎聲印象深刻,「感覺他一直在思考什麼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幫中華電信的下一步是哪些?」
當責、做對的事情
事實上,現在各家電信業者都在轉型,也都知道未來的電信必須走向系統服務業,那麼致勝的關鍵是什麼呢?郭水義認為,執行力決定成敗,而執行力的重點就是「當責」。 現在他主持主管會議的時候,除了確定各部門的發展方向,更重要的是怎麼執行。「大家都會講,但誰去掛鈴鐺?」所以不管任何專案,都要先講清楚誰做?什麼時候做?什麼時候完成?需要什麼資源? 現在中華電信內部積極推動建立「當責」的文化,鼓勵同仁追求績效導向、滿足客戶的需求。 前面提到,郭水義非常重視願景,強調「做對的事情」,在執行力的層面他則強調要做到六個「對」: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面,用對的方法跟對的工具,在對的時間把事情做對。 曾擔任中華電信大數據中心總監,目前是安侯企管副總經理的賴偉晏表示,郭水義是一個溫暖而樂於分享的人,但也很有定見,不會因為私人情誼而改變立場。 當年賴偉晏剛進中華電信不久,因為負責一個金額龐大的專案,必須跟財務部協調,也因此認識了郭水義。 由於兩個人都來自勤業眾信,談得十分投契,但「很多事情他有自己的看法,不會因為跟我談的很開心就改變想法,」賴偉晏說,身為一名財務長,對於投資報酬率,或是做這件事情對公司有多大的好處,郭水義心裡都想得很清楚。
創新,尋找下一波成長契機
確立方向,堅持做對的事情之外,創新也是郭水義管理的重點。 彼得.杜拉克在《管理聖經》(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1954)一書當中指出,企業有兩項最重要的工作,分別是「行銷」和「創新」,「我深受啟發,」喜愛閱讀的郭水義說,如果沒有創新的產品跟服務,做的都是me too,那就失去了企業的價值。 至於如何創新?他認為應該要跳脫思考的框架,因此他常與同仁分享一本以三國時代為敘事背景的管理書籍《水煮三國》,裡面有一段故事是「如何將梳子賣給和尚?」書中有三個人採取不同的做法,結果當然完全不同。 某甲跑了三座寺廟,受到了許多和尚的譏諷和辱罵,但他的精神終於感動了其中一名和尚,賣出了一把梳子。 某乙找到了一座名山古寺,由於當地山高風大,許多進香民眾都被吹得頭髮散亂,某乙便對住持說,蓬頭垢面對佛不敬,應該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梳子供信眾整理儀容,古寺中有十座香案,因此他賣出了十把梳子。 某丙則來到一座極富盛名的深山寶剎,對方丈說,「凡來進香者,多為虔誠之眾,寶剎應有回贈,鼓勵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可刻上『積善梳』三字做為贈品。」方丈因而買下了一千把梳子。 西方的管理大師強調行銷和創新,而在東方管理書籍的寓言故事中,則精準地強調了這兩件事帶來的好處。郭水義認為,市場上永遠有未被滿足的需求,轉型中的中華電信絕不能因為居於市場領導地位而自滿,永遠要保持創新的精神。 在電信產業面臨典範移轉之際,郭水義將帶領中華電信揚帆出航,未來有什麼創新突破,值得期待和關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