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種視神經病變,會導致視野缺損,疾病末期中心視力受損,甚至喪失光感。這個疾病是不可逆失明的首要原因,盛行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
根據衛福部統計,104年全台就診中的青光眼患者約有 34 萬人,占總人口的 1.6%,當中 40 歲以上的患者共有 29 萬人,約占該年齡層的 2.7%。「而且,青光眼初期雖然會造成一點邊緣視力的影響,但是影響甚微,而且雙眼有互補功能,一般並不容易發現,」北榮眼科部青光眼科主任陳美如表示,實際上還有更多沒就醫的青光眼患者。罹患青光眼的高風險人群,包括600度以上高度近視者、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長期使用類固醇的人。
平穩的眼壓控制是減緩青光眼患者視神經功能繼續損傷的首要方法,北榮眼科部青光眼科醫師柯玉潔指出,除了點藥降低眼壓,當眼壓控制不夠穩定、或藥物副作用難以承受時,需透過青光眼濾過手術達成更低或更穩定的眼壓控制。
傳統小樑網切除濾過手術 v.s. 微創凝膠支架濾過手術
治療青光眼的一般傳統手術是「小樑網切除濾過手術」,也就是先將結膜剪開,再在眼球的隅角做引流通道,將多餘的前房液引流至結膜下吸收,最後將眼表面傷口縫合。小樑網切除濾過手術術後,會有明顯眼紅的情形,而且縫線容易導致刺痛感。
柯玉潔介紹,臺北榮總率先全台引進最新微創凝膠支架濾過手術,破壞少、傷口小、手術時間短且預後佳。微創青光眼手術利用微細的中空軟導管將房水從前房引流到結膜組織間,以降低眼壓,手術方式較傳統濾過手術簡捷,經由約2毫米的角膜切口,以注射器將支架經由前房角穿透鞏膜輸送到結膜下,不需切割結膜與鞏膜。
兩眼分別開過傳統以及微創手術的病人許先生也表示,相較於傳統手術,手術時間較短,術後恢復較快,加上未破壞眼球表面組織,手術中和手術後的不適感也明顯較輕微。
柯玉潔指出,這兩種手術的效果是差不多的,如果沒有經濟上的考量,微創手術可以給病人帶來較高的舒適感。「不過,如果過去已經有動過眼部手術,眼睛已經有傷疤,就只能選擇傳統的手術方式了,」柯玉潔提醒。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