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寧靜追蹤師「靜土地圖」調查 台北市這幾處低於55分貝

NOW健康
更新於 2023年07月15日03:54 • 發布於 2023年07月15日03:50 • 葉立斌 報導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召集野地錄音師、流行病學者、聽力保健專家訓練公民擔任「寧靜追蹤師」,在台北巷弄中穿梭希望能尋求低於55分貝的「靜土」,其中「大安森林公園」有入榜。(攝影/陳如頤)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噪音大小與生活品質,以及人的健康息息相關。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召集野地錄音師、流行病學者、聽力保健專家集結公民共同努力,訓練公民擔任「寧靜追蹤師」,在台北巷弄中穿梭希望能尋求低於55分貝的「靜土」。中研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公布根據「寧靜追蹤師」在台北城市進行聲景音量的調查結果。

55分貝為WHO建議標準 超過恐影響健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中研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表示,從2017開始,每年的7月17日台灣聲景協會都會推動「台灣聆聽日」,也就是取其「靜一靜、聽一聽」之意。今年主題稱為「尋找55 分貝靜土」的計劃,台灣聲景學會特別和中研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合作,運用公民科學及環境教育的方式,發動一場不一樣的「寧靜革命」。

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范欽慧指出,「大家都覺得台北很吵,但是怎麼去感受那個吵與靜,必須先要有感受力,才能創造改變。」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中心執行長詹大千研究員表示,「55分貝音量是世界衛生組織對於住家區戶外的噪音建議標準」。范欽慧指出,根據歐盟的統計,在2019年約有8千多萬住在城市地區的民眾,受到交通噪音的整天暴露大於等於平均55分貝,即使在郊區,也有約3千多萬的民眾,受到交通噪音的整天暴露大於、等於55分貝,歐盟估計約有5分之1的歐洲民眾受到交通噪音引起的健康問題。

根據台北市環保局的監測數據,平均而言,台北市的整天均能音量約在56分貝左右。地圖顯示,北市仍有相當多的「靜土」,以南港為例,南港有2處入榜;而大安森林公園也有入榜。另方面,中研院表示,「靜土」大多位於公園、巷弄、住宅區等;而處在小於55分貝的靜土環境中,民眾對於環境的寧靜感與舒適感的評價都是最高的,自然的聲音、蟲鳴、鳥叫的聲音則是在靜土中的重要元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靜土多存在公園 開啟地圖尋找你熟悉的靜土

相反地,人為聲音、道路交通相關的聲音則是環境中大於55分貝的最重要原因。有時候如現在夏日的蟬鳴,聲音有時可高達80分貝,但民眾對於這類自然界的聲音的感受卻是舒服的,因此聲音的大小並不是唯一的標準,聲音的種類於不同環境中的人、地互動關係,也將牽動人們對於聲景的感受。

這次的「尋找55分貝靜土」活動,透過「網路、工作坊、聲景走讀」等方式,邀請公民用實際行動來為城市聲景的健康把關,共有25名受訓後的寧靜追蹤師參加為期兩個月的追蹤,總計貢獻了182個位在台北市不同地區的採樣資料。 靜土追蹤的結果放置於活動的「靜土地圖」網站

聯合國環境署2022年的最新報告《Frontiers 2022》,已經將噪音列為對健康威脅中首要的環境風險,同時提出綠帶植栽的規劃、電動車、隔音設施等改善策略,並提出綠地、靜土的概念。

核稿編輯:陳曉彤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白內障成因除了老化還有這些 選擇人工水晶體大有學問
▸除老化、3C使用過度 這些族群也是乾眼症高風險族群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