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為何「蘭花」能讓外國人更懂台灣?

換日線
更新於 11月06日10:22 • 發布於 10月25日05:49 • 詹子瑩/New York Art Vibes 紐約藝術歷險記
為何「蘭花」能讓外國人更懂台灣?

近年來,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能見度顯著提升,這不僅顯示這幾年政府對外交的重視,也要歸功於許多「海外推手」的攜手合作與不懈努力。在紐約,眾多致力於推廣台灣的團體中,台灣蘭花展無疑是重要的年度活動之一,它象徵著海外台灣人努力的豐碩成果。

台灣,蘭花世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蘭花被視為台灣最重要的經濟花卉,這些精緻的花朵不僅在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代表著台灣在全球園藝界的卓越成就。

台灣被譽為「蘭花王國」,擁有超過 400 種蘭花品種。你可能不知道,2023 年,台灣的蘭花出口總值就超過 2 億美元,可見蘭花產業對台灣經濟的重要貢獻。此外,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蘭花產自台灣,而市場上流通的蘭花品種中約 60-80% 由台灣研發,且台灣還是美國最大的蘭花進口來源國,這些數字均突顯了台灣在國際蘭花市場中的領導地位。這樣的背景,使得每年在紐約舉行的台灣蘭花展備受矚目。

2024 年的紐約台灣蘭花展,全名「台灣:蘭花世界」(Taiwan: A World of Orchids),迎來第 11 屆盛會。本次展覽由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王后區植物園(Queens Botanical Garden,簡稱 QBG)共同主辦,不僅展示了台灣蘭花的多樣,也突顯出台灣在全球蘭花市場中的核心地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來到現場,可以看到參與貴賓包含美國國會眾議員孟昭文(Grace Meng)、紐約州眾議員金兌錫(Ron Kim)、紐約州眾議員史蒂文.拉加(Steven Raga)與紐約市市議員黃敏儀(Sandra Ung),駐紐約辦事處處長李志強夫婦與僑教中心主任陳永豐等人也出席致意。

展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和專業人士,一同見證台灣的生物多樣性、尖端園藝技術。展覽中,每一朵蘭花都講述著台灣在園藝創新與品種改良方面的成就,以及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這不僅是一場視覺與感官的盛宴,更是一個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平台。

如何透過「蘭花展」讓外國人更懂台灣?

圖/詹子瑩 提供

紐約市以其豐富的文化、種族和社會背景聞名,作為美國最大、最國際化的城市之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形成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文化熔爐。

旅居紐約後我發現,這裡的居民對不同文化的接受度極高,樂於參加各種國際化的活動和展覽,展現出對新事物的好奇。此外,紐約這座城市對藝術、自然環境的熱愛,更使得蘭花展的藝術性和生態價值得到充分的重視;其開放包容的文化氛圍、廣泛的觀眾群體,也為蘭花展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持,能實質上促進台灣文化的全球交流與理解。

台裔茶藝師 Ellen Fang(左)親臨現場示範,讓觀眾在品味台灣茶的同時,體驗背後文化的精緻與魅力,植物園大使黃百齡(右)進行茶藝解說。圖/詹子瑩 提供

不過,可別以為這只是一場「視覺」的盛宴,它其實還融合了「聽覺、嗅覺與味覺」的多重感官體驗──除了精美的蘭花,主辦單位也準備豐富的台灣美食,讓參觀者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品嚐道地的台灣風味。

在為期 3 天的展覽期間,現場還設有多種精彩活動,包括蘭花手工藝課程、基礎知識講座,以及與台灣文化相關的演出,如音樂家黃亦翔、曾郁程帶來爵士樂表演,還有扯鈴表演、書法展示和捏麵人創作等活動,讓鄰近居民、來自各地的參觀者更深入了解台灣的民俗技藝。

圖/詹子瑩 提供

主題色系方面,今年的「台灣:蘭花世界」展覽以我國官方推出的「台灣意象三原色」為靈感:

  • 台灣青:代表台灣綠意盎然的生命力,象徵福爾摩沙的自然美景和生態豐富,這個色彩讚美了台灣的每一寸綠意,表達對環境保護的深厚情感和承諾。
  • 台灣金:反映出台灣的繁榮與富饒,象徵物產的豐收與社會的繁榮,也蘊含了對未來的期待、對現有成就的感恩。
  • 台灣紅:作為喜氣與歡迎的代表,藉此可看出民俗節慶的重要地位,也表達了對每一位來賓的熱情歡迎,以及對生活的積極精神。

台、港藝術家如何以文化外交?

本次有 4 位藝術家透過藝術創作宣揚台灣理念,分別為來自台灣的多元視覺藝術家陳亭云(Stacey Ting-Yun Chen)、林怡君(Kay Yi-Chun Lin)、劉孝謙 (Hsiao-Chien Liu),以及來自香港的跨領域藝術家陳雨薇(Emily Yuwei Chen)。

藝術作品橫跨繪畫、工藝、雕塑和數位印刷等,透過多樣的藝術表達形式,融合台灣獨特的蘭花精神,充分展現台灣文化外交的精髓。

圖為視覺藝術家林怡君與其雕塑作品。圖/詹子瑩 提供

林怡君是一位活躍於紐約的視覺藝術家,曾榮獲多個國際知名獎項,包括 Graphic Design USA、C2A、MUSE Creative Awards、VEGA Awards 和 CQ Awards。她深信,設計不僅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有效的溝通形式,能夠傳遞情感、觀點與故事。

林怡君的藝術作品以大膽的色彩和冒險的精神,展現出對生活與文化的獨特理解。在蘭花展中,她的雕塑作品《花舞光影》(Dance of Light and Bloom)從 3D 角度展現出獨特的視覺效果,基礎形式以花瓶、燈具、壺與飾品盒為主,並以台灣的蘭花品種如蝴蝶蘭、文心蘭、仙履蘭、石斛蘭和嘉德麗雅蘭為靈感,藉花卉豐富的色彩裝飾雕塑。

這些作品被精心安排在展覽入口處,透過流暢與堅韌的線條,林怡君表達了蘭花所象徵的多樣生命意義,展現了女性的優雅、堅韌、靈動與沉穩。每一朵蘭花的不同形態,完美詮釋出女性多面的性格。

藝術家陳亭云。圖/詹子瑩 提供

在 2024 年的蘭花展中,芝加哥多元視覺藝術家陳亭云呈現了一系列名為《Formosa through the Palette》的數位印刷作品,巧妙地將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融為一體。

這 3 幅作品不僅是對台灣標誌性景觀的視覺呈現,更是對台灣文化精髓的深刻詮釋:

  • 第一幅作品:九份老街熱鬧繁華的氛圍中,傳統紅燈籠點綴著蜿蜒曲折的小巷,不僅展現了台灣的文化底蘊,更象徵著人民堅韌不拔的精神。紅燈籠照亮了小巷,也照亮了台灣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光芒。
  • 第二幅作品:聚焦阿里山森林鐵路,是一幅寧靜而深邃的畫面。鐵路在茂密古老的森林中穿行,宛如一條穿越時空的紐帶,連接著過去與未來,不僅體現台灣的自然之美,更暗喻台灣人民對歷史傳承的珍視,以及對永續發展的追求。
  • 第三幅作品:以台北 101 為主角,這座現代化摩天大樓巍然矗立,象徵著台灣在科技和經濟領域的卓越成就。然而,藝術家的筆觸不僅捕捉了建築的宏偉,更呈現台灣在保持傳統文化的同時,勇於擁抱創新的精神。

陳亭云藉由這組作品,巧妙地將台灣的文化傳統、自然風光和現代成就融為一體,展現了多元而一致的國家形象,生動詮釋著藝術家眼中的「台灣精神」,並邀請他國觀眾深入了解這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島國。

來自香港、目前定居於紐約的藝術家陳雨薇,此次也應邀參與盛會。她是當今北美備受關注的亞裔藝術家,其作品通常以鮮明的特色、跨學科的探索著稱,巧妙融合了繪畫、珠寶及金屬工藝,將平面與立體的藝術概念結合。

本次展出的繪畫作品《An Average Comet》融合了台灣民間故事元素,如一隻懷抱夢想的瓢蟲,象徵著傳統與現代的融合。陳雨薇分享:「這些色彩(台灣意象三原色)交織在一起,創造出一幅生動且富有意義的畫面,反映了台灣獨特的身份和文化傳承。這些色彩不僅具視覺吸引力,更是我對台灣文化的致敬。」我想,從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這點來看,陳雨薇的參與正是這一主旨的最佳詮釋了。

藝術家劉孝謙與其工藝作品(展示於牆面)。圖/詹子瑩 提供

藝術家劉孝謙,結合擂金畫工法和春聯形式,精準呈現出台灣的蘭花之美與特色文化。

在台灣,人們會用金屬、黃金和銀飾妝點神像與廟宇,以金碧輝煌表現對神靈最尊敬的心意;而紅色則往往代表喜慶,諸如婚禮、新年等各種慶典,皆多以紅色為主。

持續期待每一年的蘭花盛宴

圖/詹子瑩 提供

台灣蘭花展,不僅展示了蘭花的絢麗與多樣,更讓觀眾體會到賓至如歸的溫暖,深入感受台灣獨特的文化脈動和情感連結。

每一朵蘭花、每一抹色彩,無不傳遞著台灣自然與文化的精髓,透過來自不同背景藝術家的創作,向蘭花致以崇高敬意,彰顯出台灣在全球園藝界的卓越成就。

隨著國際間對台灣文化的關注與欣賞逐步增加,此次「台灣:蘭花世界」展覽的成功,讓身在美國的我們,更加期待明年的活動能帶來更多創新觀點與巧思,繼續向全球展示台灣的美。

【延伸閱讀】

●現場直擊:「觀光彩繪列車」出沒紐約地鐵,是否成功宣傳台灣?
●「自己最不認識的國家是台灣,」──我從美國學生與家長口中重新認識家鄉的好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 換日線 的文章

出國追夢的代價是什麼?
換日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