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二地居實驗,保持說走就走的適應力!傅子菁:從舒適圈向外挑戰一點點,雀躍會油然而生

50+好好
更新於 08月27日23:57 • 發布於 08月27日08:00

文/蔡碧月 攝影/影巷26號 內文圖片/傅子菁提供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急流勇退後,退休生活如何豐盛?服裝設計師傅子菁在時尚界度過多年高壓生活,但在父母過世與大環境改變下,斷崖式脫離時尚圈,直面自己,和沒有頭銜的自己過生活。她實驗著二地居生活,讓自己保持對新環境的探索與適應力。更分享,穿搭也和生活一樣,別只窩在舒適圈裡頭,要刻意向外挑戰一點點,那個小刺激,會帶來很多雀躍與樂趣。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採訪當天,攝影師要求走一段台步,傅子菁大步邁開、把馬路當秀場,整個人自信輕盈。

昔日她是知名服裝設計師,擁有自己的同名品牌,也是國內少數作品為國家圖書館典藏的設計師。年近60的傅子菁每天打坐、超慢跑、畫畫,日常生活簡單自律,去年在大溪租下一眼愛上的房子,展開「島內移居/二地居」實驗。

拒當出門就想家的長輩 二地居練習一卡皮箱走天涯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她說,那裡就像兒時阿嬤家,前方是一大片田園,美好又純樸,房子裡除了基本的床、沙發、冰箱什麼都沒有,陽春的空間讓她想起年輕時和朋友在郊區租大房子,在裡面彈吉他、玩話劇,比賽著花最少的錢布置最美的空間,青春無懼。

在大溪租下的房子,田野風光盡收眼底,驅使傅子菁畫下這美好的一切。(商周出版提供)

「進入中年後,很多人生活定型,什麼都不想嘗試,才剛出門就想回家,適應力變差。」過去從父母身上預見老年人一出門就焦慮的症頭,對比當年照顧媽媽的外籍看護,年過50拉著行李箱依然勇闖天涯的瀟灑,讓傅子菁刻意選擇二地居生活方式,希望自己「中年後只帶一卡皮箱,也有隨時隨地重新開機的能力與創造力」 。 (相關閱讀:一個人有兩個窩正流行!劉黎兒:日本「二據點生活」,不花大錢也能享受週末與退休

在台北、大溪兩地生活,傅子菁寫浮生畫日常,每一張畫都是自我療癒,後來大溪租屋計畫「功成身退」。 她檢討這個二地居實驗有成功也有失敗。一旦有個空間要打理,一時之間脫離不了長年習慣的儀式感,總會想方設法布置起來,她說:「我以為自己一只行李箱就足夠,結果搬了一卡車家具,還為了打坐想買新地毯。斷捨離沒那麼簡單!」

剛好朋友在大溪有別墅,熱情邀傅子菁入住,在園區角落的小屋裡,她發現像這樣「民宿型的一卡皮箱」模式最適合自己,既滿足生活基本需求,也省下了改造空間的心思。甚至笑說今年夏天這麼熱,應該增加一個拉拉山據點,改成三地居或許更合適。

「中年後要有彈性,不要老想一步到位,坐在樹下就要成佛,這樣就是逼死自己。」傅子菁深刻體會。

這是傅子菁的真心話,畢竟出社會後的她,曾經比誰都好強沒有彈性。

工作到沒時間「生活」 但人走了什麼都帶不走

24歲自創品牌,每一場秀都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傅子菁的衣裳強調拼貼、刺繡、串珠等精巧手藝,在昔日精品聚集的中興與衣蝶百貨占有一席之地,林志玲、歌手萬芳、楊乃文等人都愛穿她的衣服。

傅子菁參加過一堂身心靈課程,講師要求每個人帶一件重要物件展示分享,她帶了親手縫製的衣服前來,沒想到老師要求大家當場丟掉,學習放下,當時30多歲的她全身發抖丟不下手,「我做不到!因為覺得我不是丟掉一個物品,是丟掉我的工作、自我認同。」

這個丟不掉的冠冕,後來卻成了緊箍咒。

創業18年不斷追求更高峰的壓力,到後期只剩工作沒有生活,傅子菁回憶:「父親肺病入院後我去照顧,諷刺的是,竟然有遠離職場的輕鬆感。」

然而,父親生病到去世不過一個月,那年她40歲,驚覺人走了什麼都帶不走,悲傷之餘開始思考人生意義,決定收掉傅子菁品牌,好好休息。無奈的是,夥伴客戶不放手,她再下海幫忙扶植新人拼搏新品牌,5年後母親往生,不知道要再為誰努力,失去了原動力,加上嗅到大環境已變,平價服飾崛起,決定全面登出時尚圈。

放過缺點、強化優點 利用小挑戰創造小雀躍

44歲退休後,沒有工作,生活也失去重心,好幾年刻意不跟設計圈聯絡,看著別人在浪頭上,傅子菁有種一無是處的心慌。她坦言:「一直以來,我對自己的評價都來自別人,媽媽給的、客人給的,摘下傅子菁設計師這個身分後,我的價值是什麼?重新定位是一個辛苦的過程。」

為了熬過這一階段,她去上身心靈課程,找朋友聊,花很多時間沉潛、與自己相處,漸漸習慣沒有名片的日子,專心把生活過得漂亮。

從新竹山上載回的肖楠樹葉,在傅子菁巧手下成為台北家中季節限定的燈飾。

沒想到,人生下半場又迎來另一段緣分。8年前,她獲邀在大稻埕的古蹟裡教課,從量身、選布、決定樣式到手縫旗袍,陪伴許多40歲到80歲的女性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美。

量身時,請學員們照鏡子,發現即使來到中年,很多人仍會害羞,無法正視著自己,也不見得認識自已。

例如有些學員嚮往電影《花樣年華》裡的美麗高領,卻沒注意到自己的脖子不如張曼玉修長;或是討厭自己的胖手臂,堅持旗袍要有袖子來遮醜,傅子菁卻認為:「與其要掩飾自己認為的缺點,不如強化放大自己的優點,不如從花色或穿小外套去變化,讓人看起來比較修長、顯瘦。」

這幅畫作刻意放大旗袍女子的手臂與大腿,反映傅子菁認為放大優點比遮醜更重要的思維。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她建議先直面自己平常打扮的偏好,是文青風、保守低調還是⋯⋯,認清自己的舒適圈後,再進階挑戰一點點,像是日常穿搭都是中性的藍、綠、黑色的學員,光是嘗試粉紅滾邊的跳色搭配,就雀躍不已!如此一來,既不容易失敗,也才能享受到服裝的樂趣。

「不只旗袍,日常穿搭想要塑造風格,要訣就是『不要追求理想中的自己』,而是從適合自己的衣服出發,再加一點點變化刺激,才會穿得理直氣壯。」(相關閱讀:旗袍怎麼入門與穿搭?馬于文:當日常便服穿,讓自己優雅每一天!

中年後體會:順勢而為,生命會繼續豐盛

教學相長,傅子菁說,自己獲得的更多。「我出生在重男輕女時代,女人常被輕視,為了反抗,我奮力證明自己的能力,一直表現出強悍又中性的樣子,身為女性,卻一直抗拒女性的陰柔。」也因此,過去並不喜歡強調婀娜曲線的旗袍、總覺得是在取悅男人。

但旗袍課上,許多學員事業成功,舉止又特別優雅,那是不為取悅任何人的自重!有位80歲的奶奶天天穿旗袍,身板挺直外形苗條,氣質溫柔堅靭,她特別欽佩,「有能力也可以很優雅,不會讓自己變成弱者。」(相關閱讀:看到做作女就不舒服?心理師給女漢子的建議:人不需所有的勝利,只要剛好的勝利

傅子菁沒想到中年後會在旗袍的教學中與自己和解,接受自己身為女人的溫柔。

原本排斥的事,意外成了生命這階段最適合做的事,繁華落盡後,在旗袍看見自性。沒有強求,一件事一件事都是水到渠成。

傅子菁滿足的笑說:「以前人家都跟我說要順勢而為,我偏偏就要不可為而為。中年後最大的感悟就是不主動不強求,隨順潮流,生活反而更輕鬆,收穫豐盛不亞於過去。」

相關閱讀:傅子菁著,《寫浮生。畫日常:傅子菁的美覺繪寫》,商周出版

加入50+好好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