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從國外科技業興起的「組織扁平化」趨勢逐漸蔓延,也引起台灣少數企業仿效。做法是將中階主管轉為非管理職,或是減少相關職缺,藉此節省人力成本,也增加公司上下的溝通效率。不過少了這些人「承上啟下」,不但容易導致人才養成失利,更因為Z世代年輕人不願跟著當個夾心餅,使得人力危機更加明顯。
鈴聲一響,22歲Z世代的Larry,立刻接起電話,忠實回應著客戶的疑問。
Z世代工讀生 Larry:「他目前是有在招募輪班的設備工程師,那主要的部分是設備的安裝修改、升級和維護。」
第一線面對問題,再替正職的前輩們處理行政庶務,一邊作著單純工作,一邊憧憬畢業後的職場人生。
Z世代工讀生 Larry:「以前有在因為是體育班的,然後就是也有當到就是大隊長,就是帶領大家學習,然後一起成長一起進步,當然是會想要,就是可以晉升到小主管這個職位。」
不過理想和現實的落差,歷練過程中,Larry也都看在眼裡。
Z世代工讀生 Larry:「因為有中階主管,那一定也會有高階主管,所以也會有背負著壓力,(主管)可能會比較嚴肅一點,然後要求也會當然相對的嚴格。」
職場夾心餅,上有指導下有菜鳥,中階主管本該是企業重要骨幹,近年卻在大環境氛圍中,傷的傷、逃的逃。
人力銀行發言人 曾仲葳:「在產業算是扁平化管理這個區塊裡面,越來越有這樣的明顯的趨勢,尤其是在新創產業,或者是中小企業,甚至微型企業更加明顯,現在可能因為全球的競爭非常地激烈,所以講求的是快速跟效率,如果你在中間有很多,所謂的中階主管卡在中間的時候,可能就會導致訊息的延遲,或者是溝通上面,可能要層層堆疊上去,會影響到決策跟效率的時間,所以很多企業,可能會開始檢討這樣的模式。」
最著名的案例,恐怕是去年臉書母公司Meta要求旗下經理或總監職,當回個人貢獻者或離開公司,企業扁平化趨勢開始在全球蔓延,知名媒體「商業內幕」近期指出,2023年美國中階主管裁員狀況,已經來到32%,占比在短短四年多之間,增加12%,而另一間勞動力分析公司的數據更顯示,2024年當基層員工的職缺人數,下降到百分之14左右,中階管理職更驟降到43%以上,不過下重手的資方,看來暫時沒有收手的打算。
台師大科技人資系副教授 孫弘岳:「首先他對上面他可以把高階主管的,或是公司的策略目標,化為一些可以被執行的,很具體的KPI或者是行動方案,那裡面也涉及到橫向的溝通,合格的中階主管,他可以做到承上啟下,那比較不幸的是,有一些不合格的中階主管,常常會做到欺上瞞下,那所以他反而會變成,造成組織在運作上,有很大的一些障礙,那所以拿掉了中階主管,如果拿掉好的,那承上啟下的功能就不存在,那同時我們也會少了很多管理職缺,來培養未來可以具備管理人才的機會。」
不得不離職的中階主管,為了生活選擇屈就是既成事實,然而更大的潛在危機,正逐漸成形。
人力銀行發言人 曾仲葳:「我們常聽到企業或是人資會有反應說,年輕人他們可能比較有自我意識,在職場上比較不擅於溝通,然後不喜歡加班,也不太聽從主管的直接命令,所以就會變成如果今天你要讓年輕人,他們晉升到中階主管這個職務,那通常中階主管可能需要的是,跨部門的一些橫向溝通,會讓這些年輕人覺得非常吃力。」
人才斷層接不上,偏逢Z世代對於升遷的認知,早已不同於以往。
Z世代工讀生 Larry:「他要背負上面的上頭的壓力,然後還要管理底下的一些基層的員工,其實五六萬(月薪)對他們來說,可能還是會有點少。」
在公司「倖存」的管理人力,被迫承擔更多工作和責任,或許還不至於讓所有年輕員工,都對主管職望而卻步。
台師大科技人資系副教授 孫弘岳:「我們台灣或者是有很多企業,他的賦予給中階主管的壓力很高,那中階主管常常就會把這個壓力,不斷的往下釋放,那如果今天管理技巧或領導出了問題,不小心都會被他的基層主管,或者是部屬解讀為霸凌,那如果他今天的目標沒有達成,他可能回去要去面對到高階主管可能會對他進行的霸凌,現在要帶人非常非常的不容易,那你給他的報酬並沒有辦法,反映到他的責任,或他要受到的這樣子的一個挑戰,所以現在Z世代幾乎越來越不願意,不只是不願意去接中階主管,他們連主管職都不願意去承接,甚至就做好自己就好了。」
當國外開始審視,職場生態鏈崩潰的後果,部分企業開始仿效的台灣,或許也該停看聽,因為省了一時成本,損失卻將是由團隊全體共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