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議員林珍羽確診罹癌!林珍羽今天(22日)於個人臉書表示,在沒有家族病史、自己也從不吸菸的情況下,卻罹患肺腺癌第一期。原來她是在低劑量斷層掃描健檢時意外發現肺部出現1.2cm的腫瘤,讓醫師直呼「你很幸運,還好發現得早。」經過手術後順利化險為夷,目前傷口恢復狀況良好,不過短時間內需暫別麥克風。
不只抽菸會得肺癌!「2禍源」吃下肚也恐成肺癌元凶
太多不抽菸也肺癌的案例都在告訴我們,肺癌真的未必是「吸」出來的!根據台灣癌症報告統計,不抽菸的肺癌患者遠多於抽菸患者,其中超過90%的女性肺癌患者沒有抽菸。
現代社會中肺癌危險因子早不僅限於吸菸,空氣問題還包括空污和油煙,陳晉興醫師曾受《早安健康》專訪說明,PM2.5等空氣污染以及空氣中的黴菌,都可能會對肺部造成威脅,建議多留意家中的空氣品質,例如透過空氣清淨機降低空汙威脅,透過除濕機加強環境除濕,避免黴菌、塵蟎孳生來護肺。
另外,研究顯示,飲食中也可能誘發肺癌因子,例如醃製食品、臘腸、或油炸香腸等,都可能是肺癌的環境刺激物之一!中研院與台大醫院等團隊研究發現,肺癌的危險因子也與「食品添加劑、防腐劑」息息相關,有疑慮的物質包含:
- 亞硝胺類致癌物:防腐劑、食品添加物等
- 多環芳香烴:二手菸、燃燒煙霧、吸菸的煙霧等
- 硝基多環芳香烴:PM2.5、汽機車排放廢氣等
- 其他:黃麴毒素、菸鹼、甲醛等
陳晉興醫師表示,該研究將影響未來的衛教方式,不只要戒菸、防髒空氣,還必須從飲食、環境、基因、生活模式、藥物、老化等多方面著手。而由於早期肺癌幾乎無症狀,若不是透過低劑量斷層掃描篩檢難以察覺,定時健檢便相當重要。
低劑量斷層掃描早期發現存活率多10倍!衛福部2025擴大肺癌篩檢,2類人能公費健檢:
和過往充滿死角的X光檢查相比,低劑量斷層掃描能看到0.3~0.5cm的肺癌,由於小於1cm的肺癌大部分都是初期,開刀就能有效治療。第1期肺癌 5年的存活率能到達90%以上;相對的,第4期肺癌的5年存活率卻不到10%。這將近10倍的差距,關鍵就在於早期發現。
衛福部發現低劑量斷層掃描的肺癌篩檢成效顯著,於2025年擴大肺癌篩檢服務,具有以下資格的民眾,不妨洽詢醫療院所,及早掌握健康狀況吧!
具肺癌家族史:45至74歲男性或40至74歲女性,且其有血緣關係之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
重度吸菸者:50至74歲吸菸史達20包-年以上,仍在吸菸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