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才好了怎麼又中!腸病毒「二次感染」大增?醫揭1關鍵原因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4年12月18日07:47 • 發布於 2024年12月18日07:47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梅緣緣 圖/Freepik
才好了怎麼又中!腸病毒「二次感染」大增?醫揭1關鍵原因

腸病毒疫情還沒脫離流行期,明年4月還可能再次回升。尤其近期不少小朋友感染後,沒多久又再染病,讓不少家長和學校老師頭痛萬分,為什麼會二次感染?

根據疾管署統計,12月8日~12月14日因腸病毒就醫的門、急診統計約為1.75萬人次,與前一週的2.22萬人次相比,已經下降21.4%。不過,因確診人數仍高於1.1萬的流行閾值,現階段仍未脫離腸病毒流行期,如果輕忽仍有可能染病。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還不能鬆懈!明年4月恐再迎一波腸病毒疫情

今年腸病毒以A型為大宗,其中又以A16型最多,其次則分別為A6、A2及D68型。今年重症有3例為感染克沙奇A2型、2例感染克沙奇A10型,另外3例則是感染A16、B3及B4型,總共累計8例,與去年同期的11例相比,重症數已減少。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今年感染腸病毒的小朋友主要以手、腳及口腔等部位出現皰疹症狀為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臨床上觀察,雖然最近冷氣團帶來的低溫,讓患者數量有逐漸減少的趨勢,但他預估,等到明年4月氣溫回暖,腸病毒就又會有捲土重來的可能。

小孩得腸病毒好了又再中,為何會「二次感染」?

只是,近期也有不少家長感嘆,不用等到明年4月,自己家的小孩前2~3個月前才感染腸病毒,好不容易康復,這幾天竟然又染病。

黃高彬對此表示,腸病毒型別多,例如假使是先感染A16型,痊癒後可以對A16型的病毒株有持久的保護力,不容易重複感染,但不見得能對抗其他型別的腸病毒。再加上感染腸病毒後,免疫力大約只能撐2~3個月,因此容易在2~3個月後,感染其他型別的腸病毒,出現「二次感染」情況。

特別要注意的是,因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病發快速,家長須多加留意。如果發現家中幼兒感染腸病毒後出現嗜睡、活力不佳、手腳無力、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或呼吸急促的情況,應盡速送醫。

雖然冷颼颼的冬天可能會降低小朋友的洗手意願,但為了避免腸病毒傳播,家長及學校老師仍須協助維持孩童手部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果擔心有傳染風險也可戴口罩。另外,因酒精對腸病毒殺菌效果有限,建議可以10公升清水兌100毫升的含氯漂白水,調配成濃度500ppm的消毒水清潔環境。

延伸閱讀:

肉桂功效和禁忌?6大好處可降血糖,3種人注意副作用

腸病毒症狀全解析:傳染途徑、疫苗保護力、停課標準一次看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
  • 良利生物科技
    短時間內發病二次以上,不一定是又受環境或他人所傳染,而是第一次感染時殘存在體內的病毒未排除體外,使體內病毒再度增生反撲。復發的其中一個原因,極可能是化學抗病毒藥作用只是抑制,並未增強人體免疫代謝機制將病毒排出體外,造成復發,而不是又中! 新冠病毒或一般濾過性病毒感冒亦同道理。 有些人小感冒輕症就跑診所拿治標不治本的感冒藥,這些族群每年感冒次數通常都比不輕易吃感冒藥的人群多。在幼兒園和小學擔任教職員的老師如果有特別觀察,便發現感冒很少吃西藥的小朋友,反而不常感冒。
    2024年12月19日23:3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