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附中校慶周系列活動陸續展開,主題都與人文精神環環相扣。慈中從小學部開始,設計一系列的人文教育課程,從內到外,由淺入深,讓孩子們學會感恩心,進而培養出助人行動。透過不同主題課程,從家門走出校門再放眼國際,展現全球公民素養。琪恩和祥丞都是慈濟大學的大一新鮮人,分別就讀藥學系和醫學系,他們一路從慈小到慈中,成績都相當優異,從小培養的人文教育深植入心,到現在還是受用無窮。
「小圓的爸爸,給你 蓋著,把他蓋著 不然他會冷。」
接下水球寶寶,孩子們搖身一變,成了爸爸媽媽。不但要幫水球洗澡,還要說故事、陪睡覺。每天形影不離,呵護備至,這不是扮家家酒,而是慈小精心設計的人文課程。
「媽媽我愛你,我也愛你。」
慈大附中小學部教務主任 王佩茹:「感恩 尊重 愛,這些看不到的品德,到底要怎麼教,我覺得那個時候其實是最燒腦的。」
「不要讓它滑動。」
踏出校門,走進部落,學習原住民傳統技藝。
慈大附中校長 李玲惠:「讓孩子親身去體驗,做中學 學中覺,他所培養出來的態度,情意(發展)跟能力,就不一樣了。」
從家門到校門,接下來學習的足跡要飛出國門,放眼國際。
慈大附中校長 李玲惠:「(人文課程)它是有層次的,從人與自己 人與他人 人與環境,我們培養出 可以珍愛自己,也能夠關懷他人,甚至懂得呵護大地的,這樣的全球公民。」
慈濟大學副校長 何縕琪:「慢慢地加深加廣,從認識自己 一直到社區到世界,更重要部分是,透過一個態度的一個涵養,以至於到生活的實踐,讓學生真正地把這些,該有的 我們覺得一種素養,能夠展現出來。」
校友王祥丞,是圍棋六段高手。慈小人文課程,讓他培養耐心還有專注力,目前已是醫學系的高材生。
慈大附中校友 王祥丞:「茶花道課 學校常見的人文課,可以更容易讓自己的心,可以沉澱下來,這部分我覺得在學習上面,也是可以有一定的幫助,因為學習如果可以靜下心來,學習的成效也會更好。」
「頒發師公上人獎。」
慈大藥學系第一屆新生許琪恩,來自馬來西亞,慈小人文教育培養她的環保意識,不但影響自己,更帶動他人。
慈大附中校友 許琪恩 :「學校也會做一些環保分類,會讓我在生活中 提醒身邊的人,可能要隨身攜帶三寶,或者是平常 如果要買飲料的時候,沒有帶環保杯就不要買 。」
「一朵一朵來喔,要有耐心 對不對。」
實際參與,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跳脫照本宣科的人文課程,終身受用。
「讓愛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