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曾文水庫大進補!水情觀察指標「古希臘建築體」全淹沒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2023年08月08日13:42 • 發布於 2023年08月08日12:10
曾文水庫大進補!水情觀察指標「古希臘建築體」(左圖)在高水位時全淹沒(右圖)。(記者吳俊鋒攝)

〔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西南氣流發威,國內規模最大的曾文水庫上游降雨豐沛,截至今晚,短短不到5天,已累積補水逾1.64億立方米,水位一口氣攀升了近13公尺,包含象鼻鋼管外覆構造物的「古希臘建築體」、材料處理場的「山丘小屋」,以及溢洪道引水渠平台等3處水情觀察標的,原本都已經浮現、裸露,目前也全被淹沒。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的觀測,截至今晚7點,曾文水庫的水位標高來到216.71公尺,蓄水率已超過5成56,連日來跳升了32%以上,有效蓄水量達2.82億立方米,水情大進補,也讓3處水情觀察標的全消失。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庫區上游處,全球首創工法的防淤隧道象鼻引水鋼管,如古希臘圓柱建築體的外覆構造物,當水位低於190公尺時,就會逐漸浮現,如今再度被沉入水面裡。

而大壩下方放水閘門前的溢洪道引水渠平台,水位低於206公尺時,混凝土板就會完全裸露,猶如一處空地,有時還會長出雜草,呈現綠意,隨著上游不斷進水,目前也已全部淹沒。

位在碼頭旁的1棟材料處理場,為1967年興建大壩時所打造,水庫完工時並未拆除,當水位高度降至213公尺,「湖中厝」的就會冒出,隨著蓄水率下滑,會逐漸變成「山丘小屋」,如今也幾乎滅頂。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防淤隧道象鼻引水鋼管外覆構造物,如古希臘圓柱建築體,當水位低於190公尺,就會逐漸浮現。(記者吳俊鋒攝)
曾文水庫目前水位已超過216公尺,防淤隧道象鼻引水鋼管外覆構造物又被淹沒。(記者吳俊鋒攝)
曾文水庫水位超過216公尺,大壩下方放水閘門前的溢洪道引水渠平台,也全部被淹沒。(記者吳俊鋒攝)
曾文水庫水位已超過216公尺,「山丘小屋」材料處理場,也幾乎滅頂。(記者吳俊鋒攝)
西南氣流發威,曾文水庫水情大進補,蓄水率已逾5成5。(記者吳俊鋒攝)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4
  • 林昭銘
    右邊那張圖去年就有了, 今天又拿出來用?!
    2023年08月09日12:36
  • 黃翔翔
    下架民進黨
    2023年08月09日02:35
  • Huang Jing-jun
    水庫這垃圾照看來上游山區應該有大型垃圾棄置點
    2023年08月09日01:46
  • Jeff
    感恩偉哲市長!
    2023年08月08日23:34
  • 李泰坤
    北部缺水的時候就可以南水北調,南都缺水的時候只能祈求天公
    2023年08月08日22:4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