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別拿伴侶關係來彌補童年的缺憾」關係心理學:成熟的個體,可以同時親密又獨立

女人迷Womany
更新於 2022年02月21日08:28 • 發布於 2022年02月09日13:30 • 李品毅 Lee Ping-Yi

因為命運的安排而相遇了,兩人惺惺相惜,感情在某個浪漫時刻裡迅速升溫。

相愛,並展開熱戀。美好的愛情故事總是這樣上演的,但同無數情侶一樣,這樣的美好,大概八個月到一年。

雙方從激情四射到衝突漸顯,短短時間,愛情故事就走味了,似乎沒有注定幸福美好的童話故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戀愛初期的浪漫期,我們總是期待兩個人黏在一起,認為有了對方,我們才有了完整的感覺,猶如我們找到了久違遺失的另一半。

當浪漫期激情褪去,不得不面對彼此的不同,戀人之間的情感互動發生了變化。

當對方無法在給予自己完整的感覺,一次次期待的落空,希望變絕望的循環下,戀人也從親近走到疏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沒有一個人能使你完整,只有自己能完整自己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們渴望用另一個人完整自己,源自我們童年缺憾。

為何我們渴望完整?因為我們渴望與人共生。

有一種讓人感到緊密不分的關係,心理學上稱作共生關係(Codependency),是源於成長過程中,被外在因素阻斷而塑造岀「不健康」的關係型態,使得追求共生關係的人,無比渴望與另一個人建立緊密的關係,來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

這種渴望的狀態之所以普遍,是因為人類早期童年正是依靠著共生——藉由與母親共生,得到安全感與滿足感,進而順利長大。

提出知名的依戀理論的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認為孩子感到痛苦、不安時,不只是希望照顧者(通常是母親)隨時陪伴在身邊,還希望可以被照顧者緊緊擁抱,能安心依偎在照顧者的懷抱裡。

這是我們成長過程的必經之路,通過充分身體接觸,才能越過依戀行為,成為更有勇氣探索世界的獨立個體。

倘若在孩童時期,未能獲得充分依戀滿足,成年後,下意識地帶著這份未竟的渴望活著,無法脫離對於共生的渴望。

(理解依戀:「我愛你,但不能愛得太靠近」致逃避型依戀者:我們會愛,也會受傷

美籍德裔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家——佛洛姆

其著作《逃避自由》中闡述了共生關係為什麼如此常見?

佛洛姆表示:「共生(symbiosis)在心理學意義上,指個人自我與另一個自我合為一體(或自身之外的任何一個其他權力),雙方都失去自我的完整性,完全相互依靠。」

使別人成為自我的一部分,擴大自我,並獲得獨立的自我所缺乏的力量。

促使自我與他人進入共生關係的動力,總是個人自我無法忍受孤獨。

尋找共生關係的傾向,可以說是人們共有的習性。

若未經足夠成熟理解與學習,將成為人們經營親密關係必然面對的痛苦。

長期的共生關係,往往會在某個時刻出現裂痕,畢竟彼此對共生的需求難以全然吻合,我們都有各自的成長經驗,也造就不同的共生需求。

我們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個體,就需要理解到「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無法依賴他人達到完整」,但同時也能做到完整的個體間的親密連結,形成既需要彼此又獨立的獨特現象。

圖片|Photo by Masaaki Komori on Unsplash

看見自己,活出自己

那怎麼放下共生渴望,進而使自己更加完整、有能力活出自己呢?

其實有許多方式,可以讓我們更有能力面對自己,例如:寫日記、瑜伽練習、閱讀內在書籍、固定的運動習慣,甚至心理治療⋯⋯等,找尋適合群體的共同練習來探索自我,促使我們更有能量,去面對自己過去未竟的童年依戀需求,梳理內在那份「渴望透過依賴他人」來完整自己的焦慮。

但我想要特別強調,轉化自己的關鍵開端——是,看見自己未竟的依戀渴望。

不過「看見」說起來簡單,實際上卻是轉化最困難的第一步。

而我最推薦的方式則是閱讀,一來它容易、低成本,二來我們藉由前人的智慧,避免我們走著歪路,精準理解自己共生渴望的來源。

以下幾本書,是很適合讀者參考的書籍,推薦給大家:


圖片|木馬文化 提供

《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作者|埃里希.佛洛姆

美籍德裔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家佛洛姆,最著名的一本著作,大篇幅介紹父愛與母愛,並闡述了缺失父愛與母愛會造成什麼樣的共生依戀議題,是一本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完整成熟的人的經典著作。

(同場加映:佛洛姆談《愛的藝術》:我愛你是因為你是你,我是我


圖片|木馬文化 提供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作者|埃里希‧佛洛姆

佛洛姆的另一本知名著作,藉由分析社會現象,闡述了人們為什麼會下意識產生與人共生的渴望,揭露看似自由的選擇之下,我們童年創傷究竟有多大的影響。


圖片|小樹文化 提供

依戀理論創始者──作者「約翰・鮑比」的革命性經典著作〈依戀理論三部曲〉,探索幼兒與父母的依附關係,以及失去依附角色的嚴重性。

從「依附」、「分離焦慮」、「失落」,人生的每一個人際關係,都在這三個狀態間輪迴,而「父母」就是我們認識的第一個人際關係。

然而,當我們沒有與父母建立健康連結,我們將在往後的人際關係、兩性關係上跌跌撞撞──焦慮與憂慮,阻擋在親密關係之間,隔絕我們與他人有更深入的連結。

從上述這些書籍中,必然可以看見屬於我們內心潛在的依附渴望。

若我們無法看見自己隱匿潛意識的渴望,識別不出我們不斷加劇焦慮的行為根源。

那麽上述的方式,我們不會想要去做,或是將它視作另一種逃避的方式罷了。

我們背負過去童年創傷,是無法活出完整的自己的!

那些無法為我們正視的沉重童年陰影,只會使得我們亟欲渴望他人的救贖。

當我們鼓起勇氣,向內看見自己的需求時,童年未被滿足的創傷療癒就開始了。我們就此踏上活出完整自己的路途!

延伸閱讀:

心理創傷修復首部曲——打破自我孤立,與人重建連結

心理創傷修復首部曲——打破自我孤立,與人重建連結

加入女人迷 Line@,好內容不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
  • zona chen
    很認同! 成熟的個體本身就懂得 換位思考的體諒與包容, 適度的親密中, 仍保持彼此的獨立空間, 這是一種尊重。 面對問題時彼此能互補,分擔, 相互支援,學習。 親密不是依賴,獨立不是自私。 只有成熟的個體才會 在自然、自在的心態下共生。
    2022年02月11日00:22
  • DJ✏️
    親密:睡覺 獨立:上班
    2022年02月11日00:1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