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蓋完房子之後,3D列印要來改建造森林了!有望拯救樹木、成永續環保新推手?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21年06月09日10:37 • 發布於 2021年06月12日23:23

當環保越來越被重視,森林危機也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而這群人當中,也包含了3D列印產業的先驅者們。

近日,3D列印公司Desktop Metal製造出了一種新工藝,他們表示 可以透過廢物利用的方式,3D列印出任何類型的「樹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如此一來,不僅能回收更多的垃圾廢物,還能透過木材的循環利用,減少人類對樹木的無盡砍伐。

先前,3D列印主要是以各類塑膠和金屬材料來列印,而如今,木頭也成為了列印材料。但這些3D列印出來的木製品,你敢用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延伸閱讀:【獨家專訪】台灣女婿打造的3D列印獨角獸!Desktop Metal準備在哪個風口上起飛?

3D列印的木製品將成環保推手

這項3D列印木材的新工藝,被稱之為「 Forust 」。

Forust同時也是Desktop Metal創立的子公司,它將專門經營這項新工藝的發展。而這項工藝,就是透過一種獲得專利的單程黏合劑噴射技術,將永續生產應用於木質零件上。

它的永續性體現在Forust列印的原材料,全部來自於木材製造和造紙產業的廢棄副產品。Forust從木材製造中收集纖維素粉塵,從造紙產業中收集木質素,這兩種材料將透過高速的3D列印,直接製造出對應的木質成品。

因此, 它並不是完全還原一整棵樹木,而是列印出「模仿」真實樹木的產品 。廢棄木料,從此也能成為精緻、美麗且有用的物品。

在列印過程中,這些經過特殊處理的木屑會散佈開來,人們透過CAD軟體及操作設計,讓無毒且可生物降解的樹脂黏合劑把原材料連接在一起。如此一來,能讓列印出來的木材具備與傳統木材一樣的硬度和功能。

而特別的地方在於, 可以利用數位方式來模仿任何類型的木頭紋理 ,只要在後台設計好木材列印的每一層數據,就能印刷出想要的紋理。

它可以列印出紫檀木、水曲柳、烏木、桃花心木等各式木材紋理,還支援各種木材染色劑,染成對應的木頭顏色。

Forust執行長Andrew Jeffery表示,Forust提供了幾乎無限的設計靈活性。這讓它更接近真實的樹木材質,並且擁有更多的創造自由。

列印完成後,人們可以按照傳統木製產品那般,對它進行打磨、鑽孔、染色、塗漆、拋光等等。

目前,可以使用該公司的Shop System機器或RAM 336來製作木製品,它們具備緊湊、高速、單程列印引擎等特點,適合批量列印中小型的木質零件,而配備機械臂的Forust 3D列印工具最大能夠列印1800×900×300毫米的木製品。

Desktop Metals的執行長Ric Fulop認為, 這項製程將能應用於各行各業 。例如建築領域,可以製造地板、屋頂;豪華內裝領域,可以做汽車、遊艇以及高階住宅的內部裝潢;傢俱領域,可以做成櫥櫃、桌椅、門;家居用品方面,則能做成花盆、雕塑、相框、碗筷等等。

他們也展示出一些設計樣品,產品裡包含了各類家庭用品,如器皿、碗、籃子、托盤等等。

在Forust的商店頁面,現在已經可以購買現成的列印產品,第一批產品由瑞士工業設計師Yves Béhar設計,但價格並不便宜,一個托盤就要價20美元(約554元台幣)。

隨著第一批產品推出,Desktop Metal也為建築師、設計師、製造商提供了一條龍的新生產方式。 高效率、實用、可自由設計,且最重要的是——環保

3D列印木材真的環保嗎?

3D列印木頭的風潮才逐漸浮出水面,目前還無法透過具體的數據來判斷其結果,但仍可以回到3D列印木材本身來看看它的影響。

關於3D列印木材,早在2013年,一家名為「FormFutura」的公司便創造過類似產品,他們的產品名稱為「LAYWOO-D3」,原物料是40%的再生木材,其餘部分則是黏著聚合物,但它更像是堆疊在一起的木屑,缺乏真實紋理且密度也不高。

幾年過後,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在特殊實驗室裡培養出木質細胞,而德國弗萊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則開發出對環境友好的3D列印木質原料,但這些研究不是處於起步階段,就是難以媲美真實的木材。

因此,Forust的確帶來一項具有環保、革新意義的改變:

  • 一、以木材廢料重現原木的品質和紋理,讓纖維素和木質素成為永續資產。

  • 二、能自由創建複雜、獨特的木材設計,以避免特殊木材設計的流線型生產。

  • 三、按設計師、製造商以及消費者的需求來生產,並且大規模、長期地生產這些產品,進而大幅度減少材料浪費、現貨庫存,以及運輸污染。

第一項變革抓住了森林砍伐的痛點,因為 木材浪費向來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The Balance網站的報告曾指出,垃圾掩埋場中有10%是木材廢料,2010年產生了7,060萬噸的城市木材廢料,這個數字在爾後呈成長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 Desktop Metal表示若人們購買的3D列印木製品損壞了,能夠再次回收並列印出新的產品

他們希望木製產品的壽命結束後,使用者將有兩個選擇,一是把它們像其他木製產品一樣丟棄,隨著時間推移而被生物分解,另一種則是透過Forust將材料重製為新的產品。

我們的願景是創造出一個真正的循環製造過程。

此外,這種工藝可以讓永續製造、具有成本效益的木質產品,代替時下許多類型的塑膠和聚合物,以減少各領域的塑膠製品。

不過,回收木材廢料的成本仍需深究,紋理製造的精細度、木材廢料多次利用後的品質,依舊需要經過大量的產品檢驗後才能確定。

而在第二、三點提到的生產過程中,Forust的執行層面仍待商榷。

例如, 收集到廢棄木料後並將它們轉化為木屑的過程,通常也需要消耗化石燃料等能源 ;若使用木材廢料本身,廢料中也可能會燃燒到膠水、油漆、有毒塗料等物質,進而 導致二氧化碳和毒素被排放到環境之中

新聞網站ZDNet也指出,從廢棄紙漿中提取木質素,也要使用諸如二氧化硫、硫化鈉和氫氧化鈉之類的有害化學物質,或採用成本較高的研磨後,透過二噁烷、水提取,最後在溶劑中純化。

因此,將廢棄木料轉化為可回收材料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破壞環境的因素。這也是永續發展一直以來存在的一項挑戰—— 創建一個永續的解決方案,通常需要另一個不永續的過程來推動它

根據數據顯示, 到了2027年,全球木製品市場預計達到1.8兆美元的規模 ,在這樣的需求之下,Desktop Metal將是第一個讓3D列印技術大規模商業化的公司。他們從樹木的減法產業中誕生,並升級為回收木材廢料的增材產業。

但未來是否真的能實現Desktop Metal的願景,還得持續觀望一段時間。

3D列印,還能為生活帶來哪些新變化?

列印玩具、鞋底、橋樑、房子、火箭……,3D列印技術似乎是無所不能的。

這項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技術,最初只是透過電腦控制,快速把液體、粉末等「列印材料」層層疊加,最後將電腦上的藍圖變成一個實物裝置。

1986年,美國科學家Charles Hull開發出第一台商業3D印刷機;1993年,麻省理工學院獲得3D印刷技術專利;2005年,市面上首台高清晰的彩色3D列印機 「Spectrum Z510」問世,這讓當時的人們,對3D列印懷抱著無限的期待和幻想。

彩色3D列印機Spectrum Z510。

而3D列印確實也沒讓人失望,雖然速度發展不快,但每次列印的成果也足以令人驚艷。

例如2010年11月,美國Jim Kor團隊列印出世界上第一輛3D列印汽車 「Urbee」;2011年6月,全球第一款3D列印的比基尼問世;2011年7月,世界上第一台3D巧克力列印機誕生。從建築、家居、美食、醫療到武器,3D列印開始應用於許多領域中。

首台3D列印汽車Urbee。

3D列印也曾被視為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技術,但這道風口來得快、去得也快。2016年左右,許多3D列印新創公司紛紛倒閉,AI和區塊鏈的勢頭再次迎頭趕上。

但這些研究人員並未受其影響,依然持續開發著3D列印的新可能——2019年4月15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以病人的自體組織為原材料,透過3D列印創造出全球首顆擁有細胞、血管、心室和心房的「完整」心臟。

當時,這顆「心臟」可以收縮,但無法像正常心臟一樣傳輸血液。2020年,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透過一種新型生物墨水,再加上3D列印技術,創建了一顆具有心室、血管結構且能夠輸血的心臟。

延伸閱讀:世界上首顆3D列印心臟問世!有血有肉會跳動

生物3D列印,讓人們看見3D列印依然存在著無限的潛力,雖然真正的器官移植至少還需要十幾年的時間,才可以確認能否應用於人體,但技術的發展是瞬息萬變的,許多3D列印技術尚在研究中,4D列印卻已冉冉升起。

4D列印,相當於3D列印技術的升級版, 將「可程式物質」和「3D技術」結合在一起,讓3D列印的物體具有一定的機械運動能力,可以藉由外界的刺激,發生形狀或結構上的改變

這些「列印界」的新技術,距離實踐仍有些遙遠,而這些3D列印企業也正不斷嘗試讓3D列印技術實現落地。

3D列印公司Icon與非營利組織New Story共同開發的一幢3D列印房屋,在今年已迎來新主人:一位高齡70歲的流浪老人Tim Shea。

這棟用混凝土3D列印的房屋造價只需1萬元美金,具備低成本、便利性及舒適性,將為全球更多的流浪人口帶來安身之地。

延伸閱讀:24小時「印」出一棟豪宅!3D列印社區正席捲全球,下一步要飛向月球蓋房?

不過,除了房屋建造、生物組織等特定領域,大部分普及的3D列印材料,依然是金屬、塑膠等可黏合材料。

因此,最新的木質材料拓展了3D列印進入日常的可能。接下來,3D列印技術將從單一的列印材料,走向多元材料的混合列印,賦予3D列印機更多元的功能、更智慧的體驗以及更複雜的系統。這將讓3D列印的產品更加貼近每個人的生活。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責任編輯:文潔琳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