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普通竹餐具也成台灣之光!「竹編」工藝回流,留給下一代更好的環境

太報
更新於 2020年05月02日14:14 • 發布於 2019年10月17日08:08
竹篩子是台灣人家裡常見的工具。(攝影/洪采姍)

走入鄉間田野,路邊堆疊的竹篩子放滿各式農作物;踏進阿嬤家廚房,餐桌上擺著整齊有序的竹筷碗碟。看似平凡無奇的竹製品,是自古至今最不可或缺的存在,後期甚至與藝術結合,成為饒富台灣風又沉穩耐看的裝飾品。

種竹好處多、每種竹材特性不盡相同。(圖片來源/Pixabay)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製程繁雜多樣 經驗就是實力

來自台南竹會的蔡惠婷,大學開始接觸到竹編,慢慢變成助教,直到2013年辭去原本的工作,決定全心投入這塊產業。蔡惠婷表示,相較於其他植物如木頭、藤,竹子有更多元的用途及優點,不僅從竹子、竹根到竹葉都能被完全利用,且生長快速,約莫三年就可以被有效利用;加上竹子為一次性種植,不需要重新翻土栽培,有利於水土保持又能吸收二氧化碳並釋放大量氧氣,達到調節空氣的作用。

看似平凡的竹編器具,箇中學問可是相當奧妙。蔡惠婷說,「適材適用」很重要,每一種竹材的特性都不一樣,得先了解差異才能運用得宜,比如一個竹籃,可能就會有兩三種不同年齡的竹材,收編的夾框需要成熟的,一般編織就不用;要做袖珍作品的話,則需要較為軟韌的竹種。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選了對的材料後,開始竹編又是另一番工夫。「竹編」分為兩部分——編織、處理材料。編織技法可以倚靠學習,但處理材料是技術和時間的累積,「學會處理材料,材料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夠有更多的發展,需要不斷的練習,累積剖竹技術,剖得又快又漂亮,這是別人帶不走的。」蔡惠婷說道。

90歲師傅教導竹編技法,將工藝傳承下去。(圖片來源/臺南市竹會Facebook)

傳承需使命感 讓更多年輕人主動參與

竹編在台灣已擁有相當悠久的歷史,蔡惠婷在進行田野調查時,聽著耆老們分享故事,以前生活困苦,脫鞋背著小孩扛竹子,加上以量制價,所以晚上挑夜燈也要製作,價格不好又辛苦,所以總是希望後代能去做點別的。

不過,近來台南竹會在一位90歲的耆老家開設課程,進行竹編教學,慢慢地發現耆老的親戚、子女也都回來上課了;平時很不起眼,既辛苦又賺不到什麼錢的竹編,變得新奇而重要。耆老的女兒已30年沒有接觸竹編,現在也每週回來幫忙,更喚起記憶自己動手做,勤奮練習,再給爸爸看哪裡需要修正。

蔡惠婷說,從這件事情看到了不一樣的曙光,藉由開課帶動耆老的家人,讓身邊的人察覺這項技藝有多棒、多值得被保留,也讓女兒開始思考「傳承」這件事,這是他們預期外的效果,原本只是希望推廣竹編,卻因此間接影響到耆老家人,是很令人感動的事情。

蔡惠婷認為,堅持竹編需要「使命感」,竹子明明對環境很好,現代人卻還是選擇便宜的替代材質;因此,他們藉由課程傳遞竹子的優點、友善環境,以及與生活的連結,如何使用和怎麼保養,取之在地用之在地,為的是留給下一代更好的環境。

竹編、竹製品近年來受到觀光客喜愛。(攝影/洪采姍)

不再只是普通餐具 更成觀光客伴手禮

在古色古香的大稻埕,也有專售竹編等植物材料製成的民生用品專賣店,高建桶店已有八十年歷史,傳承至今為第三代,早期主要販售蒸籠、竹篩子等民生用品,這幾年則是以竹製餐具和竹編包包為主。

踏進高建桶店,日文對話此起彼落,整間店僅有少數台灣人,倒是外國遊客絡繹不絕,竹編包包、小物成了女性顧客的最愛,除此之外,由於日本人喜歡做料理,竹製的便當盒也十分受歡迎;搭配竹製筷子和湯匙,不但重量較為輕盈,滿滿「台灣風」更是一大誘因。對此老闆也說,以前販賣形式偏向台灣民生消費,近年因為觀光客湧入,生意越來越好,自然會隨著顧客喜好增減進貨類別。

竹編從興盛到沒落,又逐漸回流,不過據蔡惠婷所述,教學作品跟實際市場需求有很大的落差,技術依舊斷層。許多早期在台製造的商品,後來轉往國外生產,最後發現還是台灣品質較好,回頭轉向台灣,中間已經過了二、三十年,因為市場需求降低,無人製作,老師傅更是寥寥無幾,因此現時技藝的傳承就在平常上課中培養,全方位發展,才能隨時準備接下訂單,讓竹編工藝再次成為台灣的驕傲。

延伸閱讀:
認真的板凳,尚勇!一輩子的椅仔寮
虧錢也要繼續,保存全台唯一活版鉛字技術:日星鑄字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吧!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