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iss Otus 系列自 2013 年問世以來,依序推出 1.4/55、1.4/28、1.4/85 這幾顆大光圈定焦鏡,且獲得許多專業攝影師與影像工作者的熱烈好評,今年 Zeiss 趁勝追擊發表該系列的首顆望遠鏡 1.4/100,同樣強調極致的光學表現,採用 APO 複消色差設計與 Sonnar 光學結構,不論是解像力、色散抑制、抗耀光能力與變形控制都相當出色。這次香港商石利洛有限公司提供 Zeiss Otus 1.4/100 外加 Hasselblad X1D 讓我們進行評測,另外國祥貿易也出借 Nikon Z7 + FTZ 轉接環作為主力機身,影像畫素分別為 5,000 萬與 4,575 萬,緊接著就讓我們看看 Otus 1.4/100 的各項表現吧!
▌Zeiss Otus 1.4/100 主要規格
- 焦距 100mm
- 光圈範圍 f/1.4 - f/16
- 全片幅鏡頭專用
- 對焦距離 0.83m~∞
- 對焦行程 315°
- 最佳放大倍率 0.17x
- 光學結構 11 群 14 枚
- 鏡頭口徑 86mm
- 對應接環 Canon EF-Mount* (ZE) | Nikon F-Mount* (ZF.2)
- 體積 127mm x 101mm(ZF.2)
- 重量 1336g(ZF.2)
- 建議售價 NT$148,000
▌Zeiss Otus 1.4/100 外觀及特色介紹
鏡頭外盒
鏡片結構圖
開箱
以上是 Otus 1.4/100 的配件一覽,包括鏡頭本體、金屬遮光罩以及前後鏡頭蓋。
遮光罩反裝
正面
背面
側面
Otus 1.4/100 採用全金屬材質打造,紮實且帶有份量的鏡身是 Otus 的特色之一,本次借到的 Nikon F-Mount 版本體積為 127 x 101(mm),重量來到 1336 公克,如果是 Canon EF-Mount 版本的話,重量則來到 1405 公克,不過還是沒有 Sigma ART 105mm f/1.4 DG HSM 的 1645 公克那樣驚人,畢竟 Sigma 的濾鏡口徑高達 105mm。
濾鏡口徑86mm
蔡司廠徽
Sonnar結構 / APO複消色差設計
鏡頭描述
Otus 1.4/100 的濾鏡尺寸同 Otus 1.4/85 一樣是 86mm,目前 Otus 家族中口徑最大的還是 Otus 1.4/28 的 95mm,優美的鏡身弧線依舊是 Otus 的特色;留意前玉外圈有 Sonnar 結構與 APO 複消色差設計的描述,緊接著讓我們看看它的光學設計。
Otus 1.4/100 採用典型的非對稱結構(Sonnar),這設計在中長焦鏡頭上較為常見,鏡片組成為 11 群 14 枚,此種光學結構的優勢在於低變形率及低失光率,這對長焦大光圈鏡頭尤其重要,不過 Sonnar 結構最需要留意的就是像差問題,也因為如此原廠搭載 9 枚低色散鏡片並採用 APO 複消色差設計(Apochromat),白話一點就是可以同時消除縱向色差與橫向色差,包括焦內與焦外的色散問題,這也考驗著設計團隊的功力,畢竟大光圈鏡頭的伴隨而來的就是色散現象。
此外 Otus 1.4/100 搭載 1 枚非球面鏡片,用來抑制可能出現的枕狀變形;同樣掛上蔡司的「T*鍍膜」技術,這類鍍膜的原料或蒸鍍技術都是每家光學廠的 Know-how,其目的均是用來減少耀光與鬼影出現的機率,「T*鍍膜」百年來響叮噹的名氣,自然是此領域中的佼佼者。
Otus 1.4/100 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83 公分,放大倍率僅 0.17x,不過特寫能力本來就不是這類鏡頭的強項,基本上可以無視。Otus 為了與畫質及重量妥協,僅提供手動的對焦模式,否則再加入對焦鏡組與對焦馬達的話,不僅重量會再提升,成本肯定也會更高。
過去 Otus 1.4/85 的對焦行程已經 261°,沒想到 Otus 1.4/100 的對焦行程更長來到 315°,幾乎要轉一整圈才能跑完整個對焦行程,如果是抓拍移動的目標時就會感到比較吃力,因為大幅度的調整對焦環同時又要穩定機身並確認合焦的確不是一件易事,如果這時你又是用 f/1.4 最大光圈作業的話,肯定要反覆幾次確認峰值或放大對焦我才會放心按下快門,如果沒把握的話就是多拍幾張最後再來挑照片。總歸一句…累積足夠的經驗值就能得心應手,只是小編也是慢慢在適應中。
光圈環
卡榫
在鏡尾處可以看到 Otus 1.4/100 的光圈範圍從 f/1.4~f/16,本篇使用的接環為對應 Nikon F-Mount 的 ZF.2,如果是 Canon EF-Mount 的電磁光圈設計就沒有光圈環的設計。Zeiss Otus 為了讓 Nikon 過去的老機身也能享受頂級鏡的美好,因此特別提供這樣的設計,可透過鏡頭上的光圈環來控制光圈值,如果是新世代的機身,直接將光圈環鎖定在 f/16 後便可直接用機身轉盤來控制光圈值。
Otus 1.4/100 在官方資料及鏡身上都沒有特別標示「防塵防滴」的規格,這是稍嫌可惜的地方,因此在鏡尾也不見 Loxia 或 Milvus 系列所具備的橡膠圈,因此在外拍時遇到陣雨或惡劣環境時可能得稍微留意,畢竟也是六位數以上的鏡頭,還是得小心呵護。
搭配 Nikon Z7 + FTZ 轉接環
正視
側視
俯視
握持A
握持B
小編這次跟國祥貿易商借 Nikon Z7 + FTZ 轉接環搭配 Otus 1.4/100 進行相關測試,或許會有人會出現疑問?為什麼不搭配 Nikon D850 呢?原因很簡單,小編私心想要減輕機身的負擔,另外因為 Z7 內建五軸五級 VR 防手震,在低光環境拍攝時至少還有個後盾可以提升成功率。原以為這樣的配置會有明顯頭重腳輕的問題,不過 Z7 的握把夠深且夠寬,其實這樣的組合還挺不錯的;另外因為 Z7 內建電子觀景窗,能即時檢視峰值對焦與放大畫面檢視合焦狀況,畢竟很多時候峰值真的僅能參考用,手動放大確認才是唯一正解。
香港商石利洛有限公司旗下代理多個品牌,除了本篇的主角卡爾蔡司鏡頭之外,同時也包括哈蘇相機與鏡頭,趁著這次機會他們也特別準備 Hasselblad X1D-50C 的 75 周年紀念版「4116」,另外再加上副廠轉接環讓我們可以順利搭配 Zeiss Otus 1.4/100(ZE 版本)體驗,但是體驗的過程不是很順利。
因為透過副廠轉接環的緣故,調整光圈變得很麻煩,再來僅能使用電子快門不支援機械快門,這樣的限制更不利於作業,因為這樣就無法觸發棚燈,也就是說我只能倚賴窗外的自然光拍照…5,000 萬畫素、手動對焦、超長的對焦行程外加快門延遲與電子快門,拍人像時很容易出現變形的情況,這種情況僅適用於拍靜物且一定要上腳架穩定機身,所以那天用上列組合拍攝的成果都不盡理想,最後帶回公司上腳架拍一組各級光圈的畫質表現來跟 Z7 比較,只能說是白忙一場。
▌散景比較「f/1.4~f4.0」
此時的對焦距離大約是五公尺,各位可以參考一下開放光圈 f/1.4 到 f/4.0 之間的變化,其採用 9 枚光圈葉片,f/1.4 即是工作光圈在這樣的光圈值之下又能兼顧自然的散景表現,這也是 Otus 的賣點所在。
▌Nikon Z7 + Zeiss Otus 1.4/100 各級光圈畫質
可以被冠上 Otus 的名號,其光學表現自然是有兩把刷子,以下 Otus 1.4/100 搭配有效畫素 4,575 萬(取消低通濾鏡)的全片幅機身 Nikon Z7 來進行測試,原圖直出的中央及邊緣畫質影像皆十分銳利;f/1.4 從影像中央到邊緣就是工作光圈,但也因為高畫素的緣故從 f/8~f/11 逐漸有偏軟的跡象,所以拍風景的時候我大多是用 f/5.6 以下的光圈值來記錄。
【Nikon Z7 + Zeiss Otus 1.4/100 各級光圈畫質 / 原圖打包下載】
▌Hasselblad X1D-50C + Zeiss Otus 1.4/100 各級光圈畫質
Hasselblad X1D-50C 的有效畫素為 5,000 萬,不過這僅限 RAW 及 TIFF 的影像格式,用它拍攝 RAW + JPG 得到的 JPG 僅有 1,300 萬,如果要取得全畫素的影像就必須解 RAW,我的作法就是將 RAW 檔匯入 Lightroom 再輸出成 JPG。換算等效焦距大概在 85mm 左右,但因為 Otus 1.4/100 的成像圈本來就是為了全片幅而設計,因此搭配中片幅機身拍攝時,理論上邊緣畫質相較起來會稍差一點;不過從實拍表現來看,除了開放光圈時的邊緣失光較嚴重之外,它的解像力似乎比搭配 Nikon Z7 時還要紮實,可說是將 Zeiss Otus 1.4/100 的畫質發揮到極限。
【Hasselblad X1D-50C + Zeiss Otus 1.4/100】
…繼續閱讀